二、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50
颗粒名称: 二、学校体育
分类号: G633.96
页数: 2
页码: 101-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福安市的体育教学仅限于官立学校。1949年以后,学校体育受到重视,体育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50年代以后,县内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体育课,并安排了课间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课。1978年以后,各中小学的体育活动开展得更为扎实。福安市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强项为田径,每年都要举办田径运动会。
关键词: 福安市 体育事业 学校体育

内容

民国时期,体育课虽已成为中小学校的必修科目,但由于师资缺乏,场地不足,体育设施较差,体育教学还仅限于官立学校。
  1949年以后,学校体育受到重视,各学校均配备体育教师,购置器材,开拓场地,体育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50年代以后,县内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以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韵律操、武术等项目为主的体育课,每周2节至3节,并每天安排一次课间操、一次眼保健操和一节课外活动课。1963年,各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乒乓球活动,纷纷成立了业余乒乓球队,鼓励学生参加训练。1971年,城关各中小学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轮流主办篮球友谊赛,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1978年以后,各中小学的体育活动开展得更为扎实,参加《全国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的学生达到100%。1990年被福建省评为“体育达标先进单位”。近年来,达标率又有所提高,1995年~1996年度,参加测试的学生达57,329人,达标率为85.2%。
  福安市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强项为田径,各校每年都要举办田径运动会。其它项目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拔河、射击、射箭等也根据各校情况每年安排2至3次比赛。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