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方病、传染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45
颗粒名称: 三、地方病、传染病防治
分类号: R183
页数: 2
页码: 97-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在结核病、地甲病、丝虫病、血吸虫病和麻风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结核病患病率逐年降低,地甲病得到基本控制,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已基本消灭,麻风病也基本消灭。这些成果得益于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
关键词: 福安市 医疗卫生 传染病防治

内容

(一)结核病 据1976年福安县人口死因回顾调查,1973年~1975年结核病死亡率为61/10万,居各类死因第4位。1977年接种卡介苗4.8万人次。1984年,结核病被列入重点防治。1989年建立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此后,结核病的患病率逐年降低。
  (二)地甲病 1979年调查157个自然村,患病率最高的为利岔大队,达1.38%。1979年~1983年,平均每年实检36,676人次,查出患病者258人。1984年定潭头乡为地甲轻病区,1985年开展服碘盐工作。至1987年已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三)丝虫病 1957年~1978年先后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丝虫病查治活动,共血检96.44万人次,查出病例20,682例,治疗3141人次。同期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群治群防活动。1983年11月至1984年3月底,全县采用海群生药化食盐防治丝虫病,监测243,187人次,药盐覆盖率为92.92%。1985年5月抽样检查,血检7515人,检出微丝蚴血症2例,微丝率为0.03%,确认福安基本消灭了丝虫病。
  (四)血吸虫病 1976年以来,全县出动劳动工日3275个,在松罗、溪尾、甘棠、赛岐、下白石、湾坞、溪柄等地查螺,灭螺面积687.1万平方米。1985年10月,经省、地、县组成的考查组考核,确认福安已达到消灭钉螺的标准,血吸虫病已基本消灭。
  (五)麻风病 1949年以后,福安县陆续开展了麻风病查治工作。1972年,全县调查确诊19例,其瘤样型者被送到古田麻风病院治疗。1985年9月,省、地有关部门确定福安基本上消灭了麻风病。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