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30
颗粒名称: 三、文化活动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
关键词: 福安市 文化事业 文化活动

内容

50年代以来,福安的文化活动主要表现在文艺创作、文物征集、参加各类文艺会演以及配合形势进行文化宣传等方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工作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福安市文化部门努力服务于改革开放,服务于经济建设,成功地推出了“畲、茶、古”三大特色文化,并以之为龙头带动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少儿文化的蓬勃发展,增进了对外交流,提高了福安的文化知名度。
  在挖掘和弘扬畲族文化方面,首先将着眼点放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学和音乐舞蹈上。1994年3月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安市分卷》、《中国谚语集成福建卷·福安市分卷》和《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福安市分卷》等畲族文艺作品的出版工作,挖掘出“畲族宝塔茶”、“福安新娘茶”等难得的地方茶俗,成为近年来茶艺团久演不衰的节目。新创作的畲族歌舞《竹卜惊雀》、《打尺寸》等多次在省级大赛中获奖。其次是继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和传统习俗的古朴魅力,从1985年起共举办了五届畲族歌会,1993年起又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民俗节。1992年还利用国际茶文化交流会期间举办畲族风情旅游节,使许多国际友人目睹了畲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三是加强畲族文物的保护工作。继坂中畲族乡大林畲村“钟氏祠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在铁湖村建立了畲族民俗馆,该馆荟萃了畲族各类文物和生产、生活用具,充分展示了畲族文化特色,与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一起成为人们了解畲族文化与历史的窗口。此外,经过多年努力,福安市于1995年12月出版了《福安畲族志》,使福安畲族文化有了大的集成。
  福安是我国著名的茶区之一,明代“坦洋功夫茶”即扬名海内外,茶文化成为福安文化的又一大特色。1991年~1992年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国际性的茶文化交流会,并成立了畲族茶文化艺术团,每年相继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茶艺表演节目,并赴香港及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演出,获得了中外嘉宾的赞誉。
  在古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主要活动有:举办“廉村古文化系列展”、“廉村古文化笔会”,拍摄播放风光片《探古寻幽廉村行》和《廉村古文化村》,并投资26万元修复了廉村明代古城墙、清前期建筑后湖宫、陈氏宗祠等建筑。此外还成立了薛令之、谢翱、郑虎臣“三贤研究会”,开辟“历史文化长廊”,搜集整理完成了60万字的《谢翱遗作集》初稿,并将40余万字的《谢翱资料集》付梓成书。“三贤”的研究者还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在《福安文艺》上开辟专版刊登。同时还准备组织福安“三贤”后裔筹资兴建天马山“三贤祠”。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人物

薛令之
相关人物
谢翱
相关人物
郑虎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