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7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分类号: D624.57
页数: 3
页码: 34-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的历史发展和作用。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始,经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在福安市的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对于健全福安市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常委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和视察工作,为提高审议和决策能力,组织了多次调查研究活动,对福安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福安市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内容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49年12月23日,福安县召开了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标志着福安县人民民主建设的起步。至1953年12月,全县共召开了两届12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每次出席会议的代表均由县人民政府提名,与各界人民群众协商产生。各界人民代表的职责是听取并审议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对本县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做出决议,为全县顺利开展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减租减息、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人民代表大会
  1953年6月至1954年4月,福安县产生了第一次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人大代表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实施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4月召开了福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福安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从1954年4月至1997年3月,福安县(市)共召开了12届人民代表大会。其中,1954年4月至1966年2月召开了5届人民代表大会,共举行了14次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县长、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法院院长和出席省人代会代表,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及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等。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民主气氛十分浓厚,代表们在肯定政府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就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提出严厉的批评,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958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代表会议制度和民主气氛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此后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福安县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3月,福安县举行第七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1980年12月举行八届一次人代会至1997年3月举行十二届五次人代会,是福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人代会代表从间接选举进入了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代表的广泛性、先进性和代表性以及参政议政素质不断提高。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听取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县(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市)人民政府正副县(市)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报上级批准);就全县(市)的大政方针作出重要的决议和决定,保障福安县(市)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促进了全县(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在福安市的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共有少数民族代表66名,占代表总人数的16.3%;在全市1337名乡镇人大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196名,占乡镇人大代表总数的14.7%。
  三、人大常委会
  福安县1954年~1978年召开的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均未设常务委员会,人大闭会期间由人民政府行使职权,形成政府自己监督自己的不合理状况。在1980年12月举行的福安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选举产生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会设立后,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监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依法决定副县(市)长的任免;任免人民政府委、办、局的主任或局长;任免人大常委会机关及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对于健全福安市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0年下半年换届选举后,在全市19个乡镇设置了人大常委会常设机构。
  为提高审议和决策能力,福安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和视察工作。1984年~1990年,第九、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组织了68次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活动,经过调研产生的报告、建议、决定和决策,对福安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0年代后,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调研和视察工作,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仅在1996年就围绕“两个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了60多次调查活动,就春耕生产中的种子供应、自来水提价、肉猪屠宰、蘑菇生产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1997年,福安市人大常委会设置的工作机构有:办公室、法制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科教文卫委员会、民族华侨工作委员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