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药理活性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整合畲药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909
颗粒名称: 2.4 药理活性研究
分类号: R298.3
页数: 2
页码: 54-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地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镇痛、止血、降脂降糖等。这些活性可能与地稔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酚类成分以及其他成分的参与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为地稔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新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医药 嘎狗噜 药理 活性研究

内容

地稔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抗炎镇痛、止血、降脂降糖等活性上。
  2.4.1 抗氧化活性
  地稔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在对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中,张超等[29,30]网发现地稔总黄酮具有明显地抑制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O2的产生,地稔总黄酮对NADPH-VitC和Fe2+-Cys系统诱发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均有抑制作用,地稔黄酮对由超氧自由基(02)和羟基自由基(OH)引起的线粒体膨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李丽等[31]研究发现地稔水提物也可以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作用机制可能是地稔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能够对抗四氧嘧啶所致的胰岛β细胞损伤,促进β细胞修复和再生。
  2.4.2 抗炎镇痛活性
  周芳等[32]运用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发现地稔水煎液可以提高小鼠痛阈值,而且在扭体法实验中发现,地稔水煎液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耳郭肿胀实验表明,地稔可以显著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郭肿胀。这些实验说明地稔的水煎液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雷后兴等[33]的实验也证实:地稔水煎液对乙酸和高温所致的小鼠疼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地稔具有镇痛作用。地稔水煎液大中剂量组对小鼠二甲苯致耳郭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能缓解由急性炎症引起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对甲醛致大鼠足肿胀后48h、72h有消肿作用,在大鼠纸片肉芽肿实验中地稔组肉芽重量比对照组明显减轻,表明地稔对慢性炎症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也有作用,而对大鼠胸腺、睥脏、肾上腺重量
  均无影响。Ishii等[28]发现地稔的酚性成分对干扰素-y和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他们进一步推测地稔水解鞣质在产生一氧化氮的炎症调控和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4.3 止血活性
  人们很早就发现地稔具有止血的功效,现在也有很多医院用地稔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地稔中含有糅酸、酚、糖类及氨基酸等成分,其止血效果可能与糅酸及酚类等有关,据临床实验观察,地稔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34]。周添浓[35]将地稔制成注射液,将其应用于家兔身上后发现,地稔注射液能显著增加家兔血小板含量,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对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都有明显的缩短作用,而对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含量以及对红细胞、白细胞的计数无明显影响。周添浓认为这是地稔中酚类成分的作用。陈丙銮等[36]通过剪尾法、玻片法和毛细管法发现,地稔50%醇提液、正丁醇部位可显著地缩短出血时间,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2.4.4 降脂降糖活性
  李丽等[37]以高脂肪乳剂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地稔提取物对血脂的影响,并发现地稔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小鼠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对调节脂类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地稔提取物可促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血中胆固醇运到肝脏,促进转化和排泄,从而使血中胆固醇降低,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此外,在研究地稔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中发现,地稔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对葡萄糖致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对肾上腺素致小鼠急性高血糖有显著拮抗作用。地稔提取物高中剂量对链脲佐菌素(STZ)致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提示其可能对胰岛素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胰岛素分泌缺陷,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38]。
  2.4.5 其他活性
  地稔还具有治疗溃疡、治疗带状疱疹等作用[20],并且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活性[39]。

知识出处

整合畲药学研究

《整合畲药学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整合了常用畲药的植物资源、栽培、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标准、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等诸多方面内容。全书收录常用畲药186种,包括重点介绍的11种收载于201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最常用畲药和27种次常用畲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