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寿宁县畲乡传统体育项目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育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077
颗粒名称:
寿宁县畲乡传统体育项目研究
分类号:
K288.3;G8
页数:
3
页码:
211-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寿宁县畲乡传统体育项目研究的情况。其中包括结果与分析、结论等。
关键词:
畲族
传统体育
项目研究
内容
寿宁县地处闽东北丘陵地区,畲乡位于南阳乡偏僻的高山峻岭上,人口近1万人,是蓝姓村落。由于交通闭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风貌。现代文明的逐渐渗透和畲汉的通婚杂居,使畲客民族体育项目不断完善并与汉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渐交融,但部分典型的体育运动仍然得以保存。
一、结果与分析
(一)原始射击运动的遗风——弹弓
弹弓,即团土为丸,而和弓弹出。弹弓是畲家男孩的心爱之物,他们凭各自想象爱好而制成不同规格式样的弹弓。弹弓大都用一枝天然“Y”形树枝削制而成,在两上枝端处缠绕一条近一尺长的牛筋,牛筋中部固定一块皮包扎小石子,利用牛筋的弹力来击中目标。很多小孩常成群结伙,邀约在一起,轮流站在距目标10多米的地方射出弹丸,击中次数多者为胜,同时还用弹丸射击鸟雀、果实。畲家少儿从小练习并以此娱乐健身,因而形成原始独特的运动项目。
(二)原始的投掷活动——击草
畲族少年勤劳活泼,从小就喜爱唱着山歌三五成群地到山上拔草、砍柴。他们在拔完猪草歇息之余,常玩一种叫击草的游戏,即人人取出一份猪草为共同的目标,大家排好队用自己的小镰刀来投击规定距离之外的草堆,击中目标者,草归他所有。这种投掷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质,所以较得畲家少儿的欢迎。
投掷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据文字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投掷运动的雏形——击壤,壤必须由木头做成。《艺经》中说:“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至于游戏的方法,也规定得很明确,“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击之,中者为上。”由此可见,畲族少儿的击草游戏几乎保留了原始社会时期投掷运动的风貌,虽没有击壤那样完善的规则,但都具有显著的竞赛性质。
(三)普及的攀爬运动——爬竹
畲族的家乡群山环绕,翠竹成林,畲族青少年常在竹林中玩耍乘凉,更爱好爬竹游戏。这种游戏有多种玩法,简单的有手脚并用快速爬竹比赛、双手快速爬竹比赛、双腿夹竹倒滑比赛等。最具有刺激性的是攀竹比赛,即先选出距离相当的成排竹子若干行,比赛开始,参赛者爬上起始竹末梢,利用竹子下坠力跳跃或攀爬到第二根竹子上,依次进行,坠落地上者失败,谁最早到达终点取胜。
我国类似这种运动的有广西苗族的“爬坡杆”和哈尼族的爬树追逐游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爬上高而光滑的一根树杆,在规定高度内看谁爬越攀登最快。畲族的攀竹则异在“攀”上,它不是特定的一根竹子,而是成排的攀跃,包括爬、攀、跳等一系列动作,其中有很多潜伏着危险性的高难动作。这种项目较其他运动更具竞争性,也更能锻炼肢体机能和胆识,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原始体育运动之一。
(四)迎春舞狮和“举八吨”
畲族成人最热衷的项目还有喜庆丰收恭贺春节所表演的舞狮和“举八吨”。舞狮由二人组成,狮子由布缀毛制成,多为绿色,代表森林之王含义。舞狮时,人居其中成鞠躬状。狮前有一人用线带一红球抛转引路,后有两三人敲锣打鼓,到全村各户拜年,“驱邪”。每到一家厅堂狮子就表演爬、滚、翻、跃等动作,有的主人会取出婴幼儿的衣服让狮子“食”下,从尾部“排”出,传说小孩穿了这衣服,会全年无病痛,茁壮成长。
最为精彩的表演是压台戏叠罗汉,俗称“举八吨”,即一人举8人之意。一人站在另一人肩上逐层叠向高空,8人叠成罗汉后,中央层共5人、顶层3人,底层罗汉还要自转一周,再向前走若干距离,这时锣鼓由平衡节奏转向高亢激昂,呼声四起。主人忙向表演者献上茶水糖果,以感谢光临和庆贺表演成功。
畲族“举八吨”在表演上技术上类似我国天津芦台叠罗汉表演中的“单挑”和“三炉香”特点。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畲客人口少,畲客叠罗汉至今仅保留这一种而无法形成专项表演活动,但它的存在打破了叠罗汉是汉族特产的传统说法,这无疑是寿宁畲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体育运动之一。
在众多的寿宁畲族体育中,有不少项目和汉族的同类项目长期共存,如寿宁汉人的舞狮活动有不少群狮对舞、互斗、嬉戏的场面,舞者都有精湛的技巧。但是,锣鼓声的伴奏旋律却单调平淡,而畲族的舞狮技术不高,但锣鼓声配合得激昂悠扬,变化多端。随着两族文化交流密切,舞狮节日都越来越精彩,给寿宁山乡畲汉两族人民的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欢快气氛。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寿宁畲族人口不断流动,他们大都往富裕的村镇搬迁,很多都已受汉族文化影响,这对于保留畲族体育文化非常不利。我们期望随着寿宁经济文化的发展,畲族人民能够在自己的家园永久地安居乐业,畲族的体育也随着愈加发扬光大。
二、结论
由于寿宁地处高山丘陵,交通闭塞,而畲族居住地更加落后,所以他们的体育仍停留在原始状态,并与生产劳动、宗教、音乐紧密结合,成为日常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从畲族民间体育着手,我们可以发现畲族完整的生活风貌。他们的风俗习惯、性格气质可以从体育中显示出来,如弹弓、击草、爬竹这几项传统体育项目在畲族少儿活动中经久不衰,就是他们具有群体意识、乐观向上、竞争性显著的性格特征,这些体育项目体现了畲族的民族文化。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育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畲族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畲族传统武术的套路及拳谱;畲族民俗体育;畲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活动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寿宁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原始射击运动的遗风—...
相关专题
原始的投掷活动——击...
相关专题
普及的攀爬运动——爬...
相关专题
迎春舞狮和“举八吨”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