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尊重和关心生命共同体的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831
颗粒名称: 6.3.2 尊重和关心生命共同体的文化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生态后现代主义主张促进人的福祉而非经济增长,重视多元共同繁荣。畲服传承应激发民族意识和文化归属感,尊重畲族文化核心价值,创造可持续的传承环境,如研习班、传习所和市场对接。
关键词: 畲族服饰 生态系统

内容

正如美国学者杰伊·麦克丹尼尔所说,“各种经济体制和政策应该将其目的确定为在生态学的语境中促进人的福祉,而不是为了其自身的原因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人类共同体在与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系统之富有成效的合作时,以及当他们在某种范围内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为其他活的生息存在保留空间时,实现其繁荣”[75]。将共存于世的其他生命体看作与自身完全平等的存在,将多元共同繁荣视作发展的首首要前提,是扭转单面性的男性精神(强权意识)的支点。在此基础上,重视弱势群体文化的内在核心价值、尊重其生存模式、增强其生命力,才能真正保证其繁荣和延续。
  畲服传承的动机首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爱.传承的对象首先是凝聚于畲服之上的美和生命力。在传承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唤起畲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文化归属感、激发其他人对畲服的喜爱,而不是用强制的手段维持畲服的“表面繁荣”目前,每年举行的畲服设计大赛在推动服装设计业界对畲服的关注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笔者建议还可以学习西方时尚界扶持传统手工技艺作坊的有益经验,为畲服爱好者创造可持续的传承环境,如畲族服饰等技艺的研习班、传习所,并为研习产品寻求市场对接。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