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心理因素——模仿心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783
颗粒名称: 1.21.6 心理因素——模仿心理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1
页码: 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模仿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当模仿受到阻碍时,会运用新方法和手段达到目的。畲族文化弱势地位导致其既自尊又自卑,模仿汉文化但也有所抵御。部分畲民因自卑接受汉文化习俗,甚至改名换姓。
关键词: 畲族服饰 文化变迁 心理因素

内容

19世纪末法国塔尔德(G.Tarde)曾提出,模仿是人类的主要心理,也是文化发展、变迁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当模仿受到阻碍、怀疑或反对等刺激的时候,人类会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模仿而达到目的,这是是一个循环往复、无止境的社会文化过程,也是其变迁的动因。[12]
  畲族是一个杂散居的少数民族,与作为中国主体民族文化的汉族传统文化相对而言,畲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文化上的弱势地位使畲族形成了既自尊又自卑,对汉文化既模仿又抵御的民族文化心理[18]。《建阳县志》载,“嘉庆间有岀应童子试者,畏蔥特甚,惧为汉人所击,遽冒何姓,不知彼固闽中旧土著也”。可见清代部分畲民由于“惧为汉人所击”,在自卑心理的诱导下,接受汉族习俗和文化,甚至改名换姓,“不知彼固闽中旧土著”。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承》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畲族服饰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为经、不同时期畲族的生活文化背景为纬,梳理了从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直至20世纪的畲族服饰文化变迁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畲族服饰在色彩、款式、装饰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同特色以及畲族文化生活背景对服饰发展变化的影响;本书第二部分从空间的维度对浙江、福建等地区的畲族服饰现状进行田野调査并做梳理.釆取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相结合以及个别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求对近现代畲族服饰、工艺及其文化背景有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