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接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662
颗粒名称: 猴接藤
分类号: I277.3
页数: 1
页码: 199
摘要: 本文收录了宁德市畲族民间故事《猴接藤》,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发现猴子经常偷他的苞萝和花生,他砍断了青藤,但半月后发现藤条又接上了。他再次砍断藤条,但下次来时藤条再次接上。他发现猴子用草药接上了藤条,于是他带回草药并成功治疗了一个受伤的女仔。这种草药被称为“三气草”,后来被念成了“三七”草。
关键词: 宁德市 传说 民间文学

内容

古底,有个人种在崖下的苞萝、花生,常常被崖壁青藤上荡下来的猴子偷去,他一气,抡柴刀砍断藤条。
  半月后,这人又来到崖下,发现原先被砍断的藤条竟又接上了,种下去的半畦花生只剩几粒壳,他气得几刀又砍了藤条。可是下一次来掰苞萝时,藤条居然又接上了。这人感到奇特了,他就有意再砍了藤条,悄悄躲到菅丛里看着。只见三只老公猴来了,都抱着老长的药草,它们拉来断藤,用药草蔓缠紧,再鼓着腮把草药根嚼得滑滑、烂烂的,糊在断藤茬上,然后尖叫着逃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这人把老猴撂下的药草带回山寨里来,正好有个布女仔跌伤了脚,他就用药草仿老猴接藤样式试一试,果然把伤脚治好了。从此,畲家有了一种专治跌伤骨伤的草药。因为这草药是他三番气得砍断藤条,猴子又三回接起来,就叫“三气草”,后来人音念走样叫“三七”草。

附注

附记: 〔1〕据寿宁县斜滩镇钟伏波讲述,寿宁县文化馆郑锦明整理的同题故事,有这不同之处:从前一个人去峡谷砍柴烧炭,嫌猴子荡秋千的长藤碍手脚,挥刀斩了,老猴从涧边挖起草根嚼烂敷断藤,竟接上了。砍柴人由此发现了这种接骨药,传给畲族乡亲,人们称为“猴藤根”。它的正名应是“建依根”。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故事

《闽东畲族故事》

本书是在宁德地区所属九个县市畲族乡村实地普查采录,严格实行田野作业和忠实原貌的原则,本着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科学要求,编纂而成。全书分神话、传说、故事三大部分,共184篇作品。其中神话27篇,传说85篇,故事72篇(包括寓言6篇、笑话7篇)。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明诚
责任者
钟细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