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畲民常用的天然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5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畲民常用的天然药
分类号:
R298.3
页数:
112
页码:
348-459
摘要:
本节收集了191个品种是畲族同胞常用的天然药,并均鉴定出原植物。畲民用药往往采用“一把、一握、一撮、一条”等大概的量,故附方中的用量,系作者根据畲民用量情况的估计用量。
关键词:
畲族医药
中药学类别
宁德市
内容
本节收集的191个品种是畲族同胞常用的天然药,并均鉴定出原植物。畲民用药往往采用“一把、一握、一撮、一条”等大概的量,故附方中的用量,系作者根据畲民用量情况的估计用量。
动动烟
【别名】 牛尿柏。
【来源】 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的成熟子实体。
【性状】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包被膜质,灰棕色至黄褐色,易脱落。孢体灰褐色或烟灰色,紧密,极富弹性,用手撕之,内有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气似尘土,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疔疮,咽喉肿痛。
【附方】
1.疔疮:动动烟3份,鲜猪油1份,调匀敷患处。
2.咽喉肿痛:动动烟2g,温开水送服。
枫树蕈
【别名】 灵芝。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 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
【性状】 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菌盖上表面黄棕色至红褐色,有光泽或无,具环状或辐射状棱纹,有的被有粉尘样的黄褐色孢子;下表面黄白色至深棕色,密生小孔状菌管孔,菌肉白色至淡棕色,分三层,上层为皮壳层,极薄,中间为菌肉层,靠近上表面色浅,下层为菌管层。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表面黄褐色至紫褐色,光亮,断面白色至棕色,中间色较深,无菌管层。体轻,质柔韧。气特异,味苦涩。
紫芝菌盖上表面紫黑色,有的具漆样光泽。断面锈褐色。
【药性】 阴药。
【主治】 高血脂。
【附方】 高血脂:枫树蕈10g,水煎服。
山蟹
【别名】 黑耳。
【来源】 为地星科真菌硬皮地星Geastrum hygrometricumPers.的干燥子实体。
【性状】 子实体星状,外包被多被剥去。内包被扁球形,直径1.8~2.8cm,顶端口裂,灰色至褐色。膜质。孢体深褐色。
【药性】 阴药。
【主治】 外伤出血,胃肠道出血。
【附方】
1.外伤出血:山蟹适量,研粉敷患处(或直接用孢子敷患处)。
2.胃肠道出血:山蟹10g,水煎服。
松树须
【别名】 柴胡须。
【来源】 为松萝科植物松萝UsneadefractaVain.的干燥丝状体。
【性状】 地衣体丝状,灰绿色或草绿色。主枝二叉状分枝,直径1~1.5mm;侧枝渐细如发丝,表面有多数环状裂纹,环间距0.5~2cm。质柔韧,有弹性,手拉可使环节断开,露出坚韧的中轴。气特异,味淡或略酸。
【药性】 阴药。
【主治】 肝肿大,气管炎。
【附方】
1.肝肿大:松树须9~15g,水煎30分钟,取药汁加入冰糖5g。每日1剂,分2次服。
2.气管炎:松树须20~30g,水煎服。
石蕈
【别名】 石衣。
【来源】 为脐衣科植物石耳Umbilicaria esculenta(Miye-shi)Minks的干燥叶状体。
【性状】 为类圆形或多角形的薄片,多皱缩。上表面灰棕色,较光滑;下表面灰黑色,较粗糙,覆有绒毡状或结成团块状物,中间有黑色脐状微突的着生点。干时质脆,易碎。折断面可见明显的黑白两层。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痔疮出血。
【附方】 痔疮出血:石蕈5g,水煎服。
铜丝草
【别名】 钢丝草。
【来源】 为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L.ex Hedw.的全草。
【性状】 呈数株丛集在一起的团块,株长8~25mm,黄绿色或黄褐色,湿润分离后,每株茎单一,有的扭曲,叶丛生在茎上部,展平后上部叶披针形,渐尖,中肋突出,叶尖呈刺状,腹面可见栉片,叶缘有密锐齿,基部鞘状较宽;下部叶鳞片状。茎下部可见须状假根,有的雌株具红棕色四棱柱形的孢蒴,脱盖后的孢蒴口具64个蒴齿。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大便燥结,胃肠道出血。
【附方】
1.大便燥结:铜丝草9~20g,水煎服。
2.胃出血:鲜铜丝草30~50g,水煎服。
石壁果果
【别名】 小杉树。
【来源】 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的全草。
【性状】 茎上部多二叉分枝,顶端有时有芽孢。表面黄绿色。叶螺旋状排列,略呈4行,椭圆披针形,长0.8~2cm,宽约3mm,短尖头,基部狭楔行,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中脉明显。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同大,孢子囊肾形,叶腋生,两端露出,几乎每叶都有。气微,味微苦。有小毒。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跌打损伤(皮肤未破损):石壁果果适量,捣碎,以热黄酒调敷患处,每日3~6次。
坛头松
【别名】 岩松。
【来源】 为石杉科植物柳叶马尾杉Phlegmariurus cryp-tomerianus(Maxim.)Ching的全草。
【性状】 茎簇生,表面褐绿色,上面通常3~4次二叉分枝,直径2~3mm。叶螺旋状排列,表面墨绿色,披针形长,1~2cm,宽约1.5mm,先端锐尖,基部缩狭下延,无柄;叶革质,稍具光泽。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同大。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无名肿毒。
【附方】 无名肿毒:坛头松适量,捣碎,加入米酒,敷患处。
山裹猫
【别名】 山猫绳。
【来源】 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的全草。
【性状】 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长可达2m,直径1~3mm,其下有黄白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长3~5mm,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质柔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肌肉劳损。
【附方】 胸肌及腰肌劳损:山裹猫30g,鸡方尾15g,黄芪6g,升麻2g,浸酒500ml,浸30天后,每天服1次,每次50~100ml。
坛头刷
【别名】 灯笼刷。
【来源】 为石松科植物灯笼草Palhinhaea cemua(L.)Franco et Vasc.的全草。
【性状】 茎上部多分枝,长30~50cm,直径1~2mm,表面黄色或黄绿色。叶密生,线状钻形,长2~3mm,黄绿色或浅绿色,全缘,常向上弯曲,质薄,易碎。枝顶常具孢子囊穗,矩圆形或圆柱形,长5~15mm,无柄,常下垂。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跌打损伤,带状疱疹。
【附方】
1.跌打损伤:坛头刷20g,水煎服。
2.带状疱疹:鲜坛头刷适量,捣碎,加适量米醋,敷患处。
岩柏
【别名】 卷柏。
【来源】 为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Selaginell ainvolvens(Sw.)Spring的全草。
【性状】 茎上部2~3回分枝,表面灰黄色,长12~30cm。叶在茎上一型,表面灰绿色,螺旋状排列,卵形,先端尖,基部一侧常有撕裂状凹缺,边缘具睫毛状细齿,下侧微凹,全缘;中脉明显,两侧常有1条并行沟。孢子叶穗单生小枝顶枝,稀有双生,四棱形;孢子囊肾形;孢子二型。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肝硬化腹水。
【附方】 肝硬化腹水:岩柏60~100g,两头牢10~15g,水煎服。
石壁松
【别名】 鸡方尾。
【来源】 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全草。
【性状】 茎上部分枝,表面灰黄色或淡红褐色。分枝上营养叶异形;中叶斜卵形,顶端锐尖,基部心形,有膜质的白边和微齿;侧叶斜展,卵状三角形,具短尖头;均呈灰绿色;主茎上的叶卵状三角形,螺旋状排列,向上贴生,暗紫红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肝炎。
【附方】 肝炎:鸡方尾30g,阴行草20g,乌韭10g,水煎服。
还魂草
【别名】 九死还魂草,七死八活。
【来源】 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 atamariscina(Beauv.)Spring的全草。
【性状】 全体紧缩如拳形,基部须根粗壮并簇生众多棕色至棕黑色须根。枝丛生,扁而分枝,绿色或棕黄色,向内卷曲,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侧生叶斜圆卵形;叶卵状披针形,基部有一簇细毛。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儿高热惊风,小儿咳嗽。
【附方】 小儿高热惊风或小儿咳嗽:七死八活3~5g,水煎服。或根水煎,叶开水泡。
地塌蓬
【别名】 穿龙岩柏,鸡娘草。
【来源】 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uncinata(Desv.)Spring的全草。
【性状】 茎灰黄色或黄绿色,有棱。分枝处有根托。主茎上叶一型,2列,疏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短尖头,基部近心形;分枝的叶二型,背腹各2列,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全缘,有白边,叶薄草质,淡绿色至鲜绿色;孢子穗生于小枝顶端,背部隆起,孢子二型。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肝炎,水肿,肾炎,外伤出血,产后风。
【附方】
1.黄疸肝炎:鸡娘草全草连根30~50g,水煎服。
2.产后风:鸡娘草30~50g,水煎服。
3.外伤出血:穿龙岩柏适量,碾细粉敷患处。
4.水肿:鲜地塌蓬50~100g,水煎服。
5.肾炎:地塌蓬20~30g,水煎服。
笔管草
【来源】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Hippochaete debilis(Roxb.)Ching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粗糙,节间长5~8mm,中空。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叶鞘短筒状,紧贴于茎,鞘肋背面平坦,鞘齿膜质,先端钝头,基部平截,有一黑色细圈。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高血压。
【附方】 高血压:笔管草20~30g,水煎服。
洗桌草
【别名】 接骨草,擦草。
【来源】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a(Desf.)Boerner的全草。
【性状】 茎灰绿色,基部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2mm,中部以下节处有2~5个小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粗糙,有肋棱8~16条,棱上有1列小疣状突起,或有小横纹。叶鞘筒狭长,略呈漏斗状,长为直径的2倍,叶鞘背上无棱脊,先端有尖三角形裂齿,黑色,边缘膜质常脱落。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小孔。气微,味淡、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骨折。
【附方】 骨折:洗桌草30g,水煎服;另取鲜品捣烂敷患处。
独脚郎衣
【别名】 蛇不见。
【来源】 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Scepteridium ternatum(Thunb.)Lyon的带根全草。
【性状】 根茎长0.5~1cm,直径2~3.5mm,表面棕褐色至灰褐色。根长约5cm,常弯曲,表面棕褐色,具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叶柄黄棕色至黄褐色,扁平而扭曲,具纵条纹;叶片黄绿色,宽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侧生裂片3~4对;叶脉不明显,孢子叶柄长10~40cm,黄绿色或淡红棕色,孢子囊穗,黄绿色。气微,味微甘而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高热惊风,疮痈。
【附方】
1.小儿高热惊风:独脚郎衣10~15g,水煎服。
2.疮痈:独脚郎衣15~20g,水煎服。未溃者还需用鲜独脚郎衣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
黄狗头
【别名】 郎汤光。
【来源】 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japonicaThunb.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性状】 呈圆锥形、近纺锤形、类球形或不规则长球形,稍弯曲,先端钝,有时具分支,下端较尖,长5~30cm,直径4~8cm。表面棕褐色,具残留叶柄基部和黑色须根,无鳞片。叶柄残基断面中部有1个U形维管束。质硬。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无名肿毒。
【附方】 无名肿毒:鲜黄狗头适量,捣烂加黄酒敷患处。
铜丝藤
【别名】 过路青,上树郎衣。
【来源】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全草。
【性状】 茎纤细,缠绕扭曲成团状,长可达1m以上,表面禾秆色,多分枝,长短不一。叶对生于短枝两侧,二型,草质皱缩,表面黄棕色至绿褐色;营养叶尖三角形,一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卵圆形,长4~8cm,宽3~6cm;二回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掌状3裂,裂片短而阔,顶生裂片长2~3cm,宽0.6~0.8cm,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近等,一回羽片4~5对,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4~6cm;二回羽片3~4对,卵状三角形。羽片下面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肾炎浮肿,肝硬化。
【附方】
1.肾炎浮肿:铜丝藤30~50g,龙须草30~50g,毛筋草30~50g,蛤蟆衣30~50g,水煎服。
2.肝硬化:铜丝藤、灯心草、山里黄根、细叶水团花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前、香茶菜、茵陈、水苦益、车前草、岩柏、白山毛桃根各适量,水煎服。禁食酸、辣。
孬巨
【别名】 狼衣,蒙干笋(幼苗)。
【来源】 为里白科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padata(Houtt.)Nakaike的根茎、叶、幼苗和茎髓。
【性状】 根茎圆柱形,被棕色鳞毛。叶卷缩,叶柄褐棕色,光滑,20~50cm,叶轴1~3回二叉分枝,多数2回,各回分叉的腋间有1个休眠芽,密被绒毛,并有1对叶状苞片;末回羽片展开后呈披针形,长15~25cm,宽4~6cm,篦齿状羽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顶端常微凹,侧脉每组有3~5条;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白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骨折。
【附方】 骨折:孬巨茎髓适量,捣烂敷患处。
高骨墙鸡
【别名】 漆祖公。
【来源】 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L.)Maxon的全草。
【性状】 根茎类椭圆形,长2~7cm。表面密被淡紫褐色钻状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紫褐色须根。叶柄长10~25cm,直径约2mm,呈不规则的细圆柱形,表面光滑,禾秆色或基部红棕色,有数条角棱及一凹沟;叶片披针形,3~4回分裂,略皱折,棕褐色至深褐色,小裂片楔形,先端平截或1~2浅裂。孢子囊群1~2个,着生于每个小裂片先端边缘。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腹泻,肝炎。
【附方】
1.腹泻:高骨墙鸡30~50g,水煎服。
2.肝炎:漆祖公30g,山里黄根30g,水煎服。
白脚鸡
【别名】 白脚金鸡。
【来源】 为凤尾蕨科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 ormisBurm.的全草。
【性状】 根茎圆柱形,被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及黑色弯曲须根。叶簇生,二型,灰绿色或草绿色;叶柄细,长10~20cm,灰绿色或黄绿色,具4棱,易断。叶皱缩,表面草绿色至黄绿色,二回羽状,不育叶卵状长圆形,长10~15cm,宽4.5~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能育叶与不育叶同形,但较大,长可达30cm,宽可达15cm。孢子囊群线形,沿能育小羽片的叶缘着生;质松脆,易碎。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急性肾炎,小儿腹泻。
【附方】
1.急性肾炎:鲜白脚鸡250g,猪爪尖2只,水煮,服汤食肉,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
2.小儿腹泻:白脚鸡10~15g,石榴皮1~1.5g,陈皮2~3g,水煎服。
蕨丝
【别名】 蕨儿。
【来源】 为蕨科植物蕨Pteridium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的根茎、嫩芽。
【性状】 根茎圆柱形,有锈黄色至黑褐色细长毛。表面黑褐色,长短不一,直径1~2cm,质硬,折断面类白色,具点状维管束,气微,味微甘。嫩芽顶端拳形,嫩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至紫棕色,直径约2mm,质韧,不易折断。气微,味淡,微甘。
【药性】 阳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扭伤:蕨丝嫩根7个,捣烂敷患处。
高骨青柏
【别名】 阴地柏,乌韭,丝米草。
【来源】 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雉尾Onychium japonicum(Thunb.)Kunze的全草。
【性状】 根茎细长,略弯曲,直径2~4mm,密被黄棕色鳞片,鳞片脱落处呈黑褐色,两侧着生向上弯的叶柄残基和须根。叶柄细长略呈方柱形,表面浅棕黄色,具纵沟。叶片卷缩,展开后呈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10~30cm,宽6~15cm,表面浅黄绿色或棕褐色,3~4回羽状分裂,营养叶的小裂片有齿。孢子叶末回裂片短线形,下面边缘生有线形孢子囊群,囊群盖膜质,短线形,灰白色,向内开口。质脆,易折断。气微,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黄疸。
【附方】 黄疸:高骨青柏30g,水煎服。
树上草浦
【别名】 岩山菖蒲。
【来源】 为书带蕨科植物平肋书带蕨Vittaria udzinoiMak.的全草。
【性状】 根状茎密被灰褐色鳞片,叶簇生,线形,长30~50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缩狭,并下延至叶柄基部,全缘,上表面黄绿色至灰绿色,下表面绿灰白色。叶近革质。孢子囊群生于叶缘内的边条线。气微,味淡,微苦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惊风。
【附方】 小儿惊风:树上草浦50g,水煎服。
鸡尾巴
【别名】 墙春山鸡尾。
【来源】 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蹄盖蕨Athyriumwardii(Hook.)Makino的带根茎的全草。
【性状】 根状茎短,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30cm,有沟,基部黑褐色,向上浅黄色,光滑;叶片皱缩,展平后卵状三角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0~35cm,基部宽约22~25cm,二回羽状,羽片4~8对,互生,基部羽片阔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稍狭并为截形,对称;顶部羽片长圆形,尖头至钝头,上侧截形至圆楔形,下侧稍下延,有下部羽片互生,稍斜展,基部偏斜,叶脉下面明显。孢子囊群长圆形至线形,每小羽片约5对,不接近主脉,囊群盖长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附方】
1.无名肿毒:鸡尾巴嫩枝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2.毒蛇咬伤:鸡尾巴适量,捣烂加烧酒适量外洗,渣敷患处;内服:苦爹菜20g,捣烂,加适量烧酒内服。
鹅口药
【别名】 墙春草。
【来源】 为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的全草。
【性状】 全草长15~25cm。根茎短,被有多数黑褐色鳞片,下部生有须根及极细须根。叶簇生,叶柄长1~3cm,上面有1条纵沟,禾秆色或基部浅棕色。叶二回羽状;小羽片黄棕色至黄褐色,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阔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边缘具粗齿。孢子囊群长圆形,着生于小脉上侧分枝近基部,靠近中脉。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肾炎。
【附方】 肾炎:鹅口药30g,石菖蒲15g,千年霜15g,白茅根15g,水煎服。
墙串
【别名】 吓草,墙边柏。
【来源】 为铁角蕨科植物铁角蕨AspleniumtrichomanesL的全草。
【性状】 全草长5~30cm。根茎短,被有多数黑褐色鳞片,下部丛生极细的须根。叶簇生;叶柄与叶轴呈细长扁圆柱形,直径约1mm,栗褐色而显光泽,有纵沟,上面两侧常可见全缘的膜质狭翅,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片条状披针形,小羽片黄棕色,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斜卵形或扇状椭圆形,两侧边缘有小锯齿。孢子囊群长圆形,着生于小脉上侧分支的中部。气微,味淡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吐血,外伤出血,肾炎。
【附方】
1.吐血:墙串30~50g,水煎服。
2.外伤出血:鲜墙串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
3.肾炎:墙串30g,石菖蒲15g,千年霜15g,白茅根15g。水煎服,每日2剂。
贯众花
【来源】 为乌毛蕨科植物胎生狗脊WoodwardiaproliferaHook.et Arn.的根茎。
【性状】 根茎圆锥形,稍弯曲,密被紫棕色至红棕色鳞片,鳞片脱落处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具黑褐色须根。叶柄残基半圆形,浅棕黄色。质硬。气微,味稍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感冒。
【附方】 感冒:贯众花15~30g,水煎服。
公鸡吊
【别名】 墙蕨。
【来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Cyrtomiumfortunei J.Smith的根茎。
【性状】 根茎块状,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长8~25cm,直径2~6cm。表面棕褐色,具多数残存短叶柄,并有红棕色膜质半透明的鳞片;下部须根较硬,黑色。叶柄残基,表面棕黑色,有不规则的纵棱。折断面红棕色,有4~8个类白色小点,排列成环。气微,味涩微甘,易引起恶心。
【药性】 阳药。
【主治】 毒蛇咬伤,小儿疳积。
【附方】
1.毒蛇咬伤后伤口不愈:墙蕨100g捣碎,加入白酒500ml,浸10天后,外洗伤口,每日数次。
2.小儿疳积:墙蕨30g,水煎服。
带脚郎衣
【别名】 凤凰卵。
【来源】 为肾蕨科植物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L.)Trimen的块茎。
【性状】 块茎球形或扁圆形,直径约2cm。表面密生蓬松黄棕色绒毛状鳞片,可见自根部脱落后的圆形疤痕,除去鳞片后表面显亮黄色,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质坚硬。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儿疝气,黄疸,腹泻。
【附方】
1.黄疸:凤凰卵30~60g,水煎服。
2.腹泻:凤凰卵30g,水煎服。
石差豆
【别名】 老鼠尾。
【来源】 为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Humata repens(Linn.f.)Diels的带根茎的全草。
【性状】 根状茎圆柱形,表面具紫棕色的膜质鳞片,鳞片披针形,盾状着生。叶片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卵状三角形,长4~9cm,宽2~9cm,先端渐尖,基部不缩狭,多二回羽状分裂,羽片6~8对,无柄,基部下延于叶轴两侧形成狭翅,基部1对最大,不对称。叶革质,两面无毛或沿叶轴有极稀疏棕色鳞片。孢子囊群近叶缘生。气微,味淡微甘。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中风。
【附方】
1.跌打损伤:石差豆60g,水煎服。
2.骨折:鲜老鼠尾适量,捣烂敷患处。
3.中风:石差豆20g,九节兰10g,平地木10g,地骨皮10g,洗桌草10g,红藤10g,青藤15g,兰香草15g,水煎服。
老鼠尾巴
【来源】 为骨碎补科圆盖阴石蕨Humatatyermanni Moore的带根茎的全草。
【性状】 根状茎扁圆柱形,稍扭曲或有分支,长短不一,直径3~5mm,表面密被膜质线状披针形鳞片,长约4mm,灰白色,基部圆形,红棕色;须根多数,棕褐色,除去鳞片后显棕黑色;质硬,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绿色,有点状维管束。叶皱缩不平,革质,完整叶展开后呈宽卵状三角形,二至四回羽状深裂,羽片有柄,基部1对最大;末回裂片通常有长短不等的2个钝齿,每齿有1条小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先端。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关节炎。
【附方】 关节炎:老鼠尾巴30g,水煎服。
岩石藤儿
【别名】 仙人指甲,豆爿草。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Bak.)Ching的全草。
【性状】 根茎散生淡棕色膜质鳞片,直径约3mm。叶二型;营养叶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cm;孢子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宽约1cm;孢子囊群圆形,黄褐色,分两行沿叶背中脉左右排列。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肺脓疡。
【附方】 肺脓疡:豆爿草、多花勾儿茶、华山矾、木槿、构树根、蜈蚣草各适量,水煎服。
山海带
【别名】 七星剑,山海草。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Microsoriumhenyi(Christ)Kuo的带根茎的全草。
【性状】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约1~2mm,顶端被稀疏棕色鳞片,无鳞片处表面绿白色至淡黄白色。叶片线状披针形,厚纸质,灰绿色,长25~60cm,宽2.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于叶柄形成狭翅,全缘,具骨质的边;两面无毛。孢子囊群大,圆形,棕黄色,沿中脉两侧排成较整齐的一行或有时为不规则的两行。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附方】
1.尿路感染(尿频):山海带30g,车前草20g,铜丝藤根15g,水煎服。
2.跌打损伤:鲜山海带适量,捣烂敷患处。
金鸡脚
【别名】 鸭掌草。
【来源】 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Phymatopsishastate(Thunb.)Kitagawa ex H.Ito的全草。
【性状】 根状茎直径约1mm,表面密被红棕色至紫棕色的鳞片,下面着生黑褐色须根。叶皱缩,纸质,黄绿色至灰绿色,完整者展平后常指状3裂,或有时单叶、二叉与指状3裂共存,偶有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或略波状,或有细浅钝齿。孢子囊群圆形,沿中脉两侧各排列成一行,位于中脉与叶缘之间。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儿疳积,便血。
【附方】
1.小儿疳积:金鸡脚3g,研细粉,开水送服。
2.便血:金鸡脚120g,煎汤,加粳米、肥猪肉适量,煮食。
石缸头
【别名】 石豇头,石蚕。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水龙骨Polypodiodes nipponica(Mett.)Ching的根茎。
【性状】 根茎圆柱形,有的有分支,长短不一,直径3~4mm。表面青灰色,具纵皱纹,被白色粉霜,可见叶痕及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黑褐色,中间散生黄色点状维管束。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牙痛,跌打损伤。
【附方】
1.牙痛:石缸头15g,水煎服。
2.跌打损伤:鲜石缸头适量,加米酒适量捣烂敷患处。
石刀
【别名】 坛刀。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的全草。
【性状】 叶片略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长10~25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偏斜,全缘,边缘常向内卷曲;
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叶柄具4棱,长10~20cm,直径1.5~3mm,略扭曲,有纵槽。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崩漏,尿频。
【附方】
1.崩漏:石刀20g,白鸡冠花15g,水煎服。
2.尿频(量少):石刀适量,研成细粉,每次3~5g,每天2次,开水送服。
石壁蓬
【别名】 坛头蓬。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Saxiglossum amgustissmum(Gies.)Ching的全草。
【性状】 根茎密被红棕色鳞片,直径约1.5mm。叶片线形,长2~9cm,宽0.2~0.5cm,先端钝尖,基部渐缩狭,边缘反曲;上表面黄绿色至灰绿色,中脉下凹,下表面密被黄色星状毛。孢子囊群线形,沿中脉两侧各排成一行。叶革质。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红眼病。
【附方】 红眼病:石壁蓬30~50g,水煎服。
猢狲姜
【别名】 猴姜。
【来源】 为槲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ith的根茎。
【性状】 根茎呈扁平长条形,多弯曲,有分支,长5~15cm,宽10~15mm,厚2~5m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火燎者表面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老人脚抽筋,面神经麻痹,骨折。
【附方】
1.老年人夜里腿抽筋:猢狲姜10~12g,水煎服。
2.面神经麻痹:猢狲姜50g,糯米50g,黄鳝血适量。先将糯米蒸熟,与猢狲姜一起捣烂,做成饼状,取黄鳝血涂于饼面,贴于瘫痪面。一般10小时见效。
3.骨折:猢狲姜50g,铜钱7枚,酒糟适量,在密封坛内浸1天,取猢狲姜捣烂敷患处。
水铜钱
【别名】 浮萍草,田箬。
【来源】 为蘋科植物蘋MarsileaquadrifoliaL.的全草。
【性状】 根茎细长,多分支。叶柄纤细,长3~18cm,光滑,棕绿色;小叶4片,卷缩,展开后呈田字形,小叶片倒三角形,长约1.6cm,宽约1.7cm,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伤后狂笑(穴被打伤)。
【附方】 伤后狂笑:田箬10~20g,水煎,冲黄酒服。
水蜈蚣
【别名】 蜈蚣萍。
【来源】 为槐叶蘋科植物槐叶蘋Salvinianatans(L.)All.的全草。
【性状】 茎细长,有毛。叶二型,一种细长如根,一种羽状排列于茎两侧,叶片矩圆形,长8~12mm,宽5~8mm,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淡绿色,在侧脉间有5~9个突起,其上生一簇粗短毛,下面灰褐色,生有节的粗短毛。根状叶基生出短小枝,枝上集生有大孢子果和小孢子果4~8枚。气微,味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疔、疖。
【附方】 疔、疖:鲜水蜈蚣洗净适量,食盐适量(约3%),捣烂敷患处。
红苹
【别名】 天女散花,仙女散花。
【来源】 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Azollaimbricata(Roxb.)Nakai的全草。
【性状】 叶小,三角形,密生于短枝上,皱缩成粒片状,直径约1mm,上面黄绿色,下面紫褐色或红褐色;须根多,泥灰色,质轻。气微,味微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热感冒。
【附方】 热感冒:天女散花3~6g,水煎服。
公孙树
【别名】 白果。
【来源】 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的种子。
【性状】 呈椭圆形,一端稍尖,另端钝,长1.5~2.5cm,宽1~2cm,厚约1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白,平滑,具2~3条棱线。中种皮(壳)骨质,坚硬。内种皮膜质,种仁宽卵球形或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横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气微,味甘,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疥疮。
【附方】 疥疮:鲜白果仁适量,捣烂敷患处。
苍柏籽树
【别名】 闪树,松树。
【来源】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叶、花粉、结节。
【性状】 叶呈针状,长10~20cm,直径约1mm,2叶一束,表面深绿色或枯绿色;叶鞘长约5mm,棕色。气微香,味微苦涩。
花粉呈淡黄色粉末,体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气微,味淡。
结节呈扁圆状或球状,长短大小不一。表面黄棕色、浅黄棕色或红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较均匀。质坚硬而重。气特异(具松节油样香气),味微苦辛。
【药性】 阳药。
【主治】 湿疹。
【附方】 湿疹:鲜松树叶100g,水煎,洗患处。
常青柏
【别名】 扁柏。
【来源】 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枝叶。
【性状】 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儿百日咳,腮腺炎,年老久咳。
【附方】
1.小儿百日咳:常青柏30g,糖蔗根60g,红枣7枚,水煎服。
2.腮腺炎:鲜扁柏适量,加醋捣烂如泥,敷患处,干后加醋湿润,每天1剂。
3.年老久咳:扁柏叶(阴干)9g,红枣7枚,水煎代茶饮。
水竹柴
【别名】 水竹。
【来源】 为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Hook.f.的枝叶。
【性状】 小枝对生,基部有宿存的芽鳞;叶螺旋状排列成2列,常水平展开,披针状条形,长4~13cm,宽0.3~0.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成短柄,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面中脉两侧有白色气孔带。气微,味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白血病。
【附方】 白血病:水竹10g,铁丁角30g,七叶一枝花25g,白山毛桃根50g,白花蛇舌草25g,半枝莲25g,水煎服。
榧 树
【来源】 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 et Levl.)S.Y.Hu ex Liu的叶、种子。
【性状】 叶片多呈镰状,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1.5~4cm,宽0.3~0.4cm。上表面微皱缩,暗绿色或淡棕绿色,略有光泽;下表面中脉明显,浅绿色,偶见成片或零星的角质样乳头状突起,气孔带黄绿色至绿色。种子倒卵形或椭圆形,有纯纵脊,种脐椭圆形或近三角形。气特异,味微甘,后稍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水肿。
【附方】 水肿:榧树叶6g,包罗须15g,水煎服。
田鲜臭菜
【别名】 臭节,臭盏儿,臭盏。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全草。
【性状】 茎扁圆柱形,扭曲,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感冒咳嗽,气管炎,肾炎。
【附方】
1.小儿感冒咳嗽:鲜臭节20g,枇杷叶(去毛)9片,淡竹叶10g,水杨柳全草30g,八月黄花15g,紫苏果穗10g,甜果叶50片,水煎服。
2.咳嗽发热:臭节30~50g,水煎服。
3.气管炎:臭盏60g,水煎服。
4.气管炎:臭盏30g,陈皮15g,枇杷叶12g,淡竹米15g,水煎服。
5.急性肾炎:田鲜臭菜20~50g,车前草10g,水煎服。
插田白
【别名】 补田白,白头公。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的全草和根茎。
【性状】 茎圆柱形,有4条纵沟,1条较宽;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叶多皱缩互生,展平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6cm;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1~3cm,有纵皱纹。总状花序顶生,棕褐色。气微,味淡。
根茎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支,长短不一。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及环状节,节上有须根,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稍粉性。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水肿,疖。
【附方】
1.水肿:补田白15g,水煎服。
2.疖:鲜三白草适量,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
满山香
【别名】 海风蝇,满坑香。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山蒟Piperhancei Maxim.全株。
【性状】 茎圆柱形,细长,直径1~3mm;表面灰褐色,有纵纹,节膨大,具不定根,节间长2~10cm。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灰褐色,较薄,木部灰白色,有许多小孔。叶多皱缩,有的破碎,完整叶展平后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常偏斜,上表面墨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质脆。气清香,味辛辣。
【药性】 阳药。
【主治】 中暑。
【附方】 中暑:满坑香9g,水煎服。
四叶对
【别名】 四天王,四叶金。
【来源】 为金粟兰科植物丝穗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A.Gray)Solms-Lamb.的带根全草。
【性状】 根茎呈团块状,节间较密。须根细长弯曲,直径0.5~1.5m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具明显纵皱纹,有支根痕;质脆易断,皮部易与木部剥离而露出木心。茎具纵棱;表面浅棕色,节处棕黑色,具残存托叶,节间长4~10cm。叶对生,茎顶两对密集,常似4叶轮生;叶皱缩,展平后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2~6cm,边缘具圆锯齿,灰绿色;叶柄长0.5~1.5cm。有的可见单一顶生的穗状花序(或果序)。气香,味苦、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痈疽。
【附方】 痈疽:鲜四叶金叶适量,用针将叶面扎无数小孔后,浸醋24小时,外敷患处。
九节茶
【别名】 九节兰。
【来源】 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
Nakai的全草。
【性状】 根茎粗大,直径1~2cm,密生须根。茎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暗绿色或暗褐色,有纵纹,具稀疏皮孔,节膨大。叶对生,叶柄长0.5~1cm,较硬,基部合生抱茎,叶片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上面棕色或灰绿色,下面色较淡,边缘具粗锯齿,齿尖有一黑色腺体,叶脉在两面均隆起。枝端常有棕色的穗状花序,多分枝。气微香,味微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风湿痛。
【附方】
1.跌打损伤:鲜九节茶适量,捣烂敷患处。
2.风湿痛:九节兰15g,水煎服。
杨 柳
【别名】 倒柳。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枝叶及芽。
【性状】 嫩枝圆柱形,直径0.1~0.5cm,表面微有纵皱纹,黄色。节间长0.5~5cm,上具交叉排列的芽或狭披针形的叶,枝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薄而浅棕色,木部宽而黄白色,中央有黄白色髓部。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肝炎。
【附方】 肝炎:杨柳50g,水煎服。
水火香
【别名】 风香,化香。
【来源】 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的叶及树皮。
【性状】 叶多皱缩。叶柄及叶轴表面黄棕色。小叶完整者宽披针形,不等边,略弯曲,长3~11cm,宽0.8~4.5cm,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黄绿色,边缘有重锯齿;近革质。气稍清香,味淡。树皮板片状或两边向内卷曲而成卷筒状,长短厚薄不一,表面灰褐色,有不规则纵裂,较薄的树皮可见皮孔。内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气微香,味淡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疥疮。
【附方】 疥疮:鲜水火香叶适量,捣烂取汁擦患处,或用树皮50g,加水500ml,煎成250ml,洗患处。
伤药
【别名】 伤皮树。
【来源】 为榆科植物榔榆Ulmus parvifolia Jacq.的根皮或叶。
【性状】 根皮呈长卷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不一,厚1~4mm。表面灰黄棕色,具不规则皱纹,有的可见横向突起皮孔;内表面黄白色。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外侧棕红色,内侧黄白色。气特异,味淡,嚼之有黏感。
叶皱缩,展平后窄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1~3cm,先端短尖或略钝,基部圆形,稍歪,边缘具单锯齿,上面微粗糙,棕褐色,下面淡棕色。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感。
【药性】 阳药。
【主治】 腰痛,疔疮。
【附方】
1.腰痛:伤药皮50g,水煎服。
2.疔疮:鲜伤皮树叶适量,加白酒捣烂敷患处。
大料谷皮树
【别名】 黄皮绳。
【来源】 为桑科植物藤葡蟠Broussonetia kaemperi Sieb.的全株。
【性状】 枝条细长,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6mm,表面褐紫色。叶卷曲,或皱缩,展平后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7cm,宽2~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浅心形,稍不对称,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有疏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5~10mm,被毛。气微香,味微甘。
【药性】 阳药。
【主治】 跌打损伤,肝炎。
【附方】
1.外伤(皮肤未破损者):鲜大料谷皮树适量,洗净,与糯米饭一起捣烂敷患处,每日一换。
2.肝炎:黄皮绳50~100g,炖猪肚,喝汤。
谷皮柴
【别名】 构皮树。
【来源】 为桑科植物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Zucc.的叶。
【性状】 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卵形或长卵形,长6~12cm,宽4~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具2~3个乳头状腺体,边缘有锯齿,不裂,或2~3裂,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上面具糙毛,下面具细柔毛。气微,味淡微甘。
【药性】 阳药。
【主治】 体癣,疥疮。
【附方】
1.疥疮:鲜谷皮柴叶捣烂涂患处。
2.体癣:谷皮柴叶100g,水煎至100ml,用纱布蘸药汁敷患处。
黄鸡母
【别名】 担米刺,石米刺。
【来源】 为桑科植物畏芝Cudrania cochinchinensis(Lour.)Kudo et Masam.的根。
【性状】 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5cm。外皮橙黄色,具显著的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栓皮薄,多层,易脱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灰黄色,木部占绝大部分,浅黄色,柴性,导管孔明显。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跌打损伤:黄鸡母50g,水煎服。
牛乳柴
【别名】 大叶牛乳绳,牛乳绳。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天仙果Ficus erecta Thunb.var.beecheyana(Hook.et Arm.)King的根、叶。
【性状】 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3~2.5cm,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具纵皱,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浅棕红色。具特异香气,味淡微甘。
【药性】 阴药。
【主治】 脱力劳伤,疳积。
【附方】
1.脱力劳伤:牛乳柴根100g,煎汤,炖猪脚尖,喝汤食肉。
2.小儿疳积:牛乳柴根50~100g,煎汤,炖小公鸡(500g),喝汤,分2次服。
攀蓬
【别名】 攀爬藤。
【来源】 为桑科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的隐花果。
【性状】 呈梨形,长4~6cm,直径3~5cm。表面黄褐色至黑褐色,先端近截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小孔,孔内有膜质小苞片充塞,孔外常有褐色细密绒毛;隐花果下端渐狭;具短果柄或点状果柄痕。质坚硬而轻,剖开后断面黄白色至红棕色,厚2~4mm,内有众多细小黄棕色圆球状瘦果。气微,味甘、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乳汁不通。
【附方】 乳汁不通:攀蓬3~5个,瘦猪肉50g,水煎,服汤食肉。
风树落
【别名】 风藤翰逊,珍珠莲。
【来源】 为桑科植物珍珠莲Ficus sarmentose Buch.-Ham.ex J.E.Sm.var.henryi(King ex D.Oliv.)Corner的根及茎。
【性状】 根及茎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2~8mm。表面灰褐色,具纵皱,质坚硬或脆,断面纤维性,不易断离。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儿腹泻,肝炎。
【附方】
1.小儿腹泻:风树落根适量,蘸水磨汁,再调入人乳,加少量冰糖炖服。
2.肝炎:风树落45g,白前15g,马兰90g,土牛膝60g,香花崖豆藤15g,水煎服,连服5天为一疗程。
山桑
【来源】 为桑科植物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的根皮。
【性状】 呈扭曲的条状或槽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2.5mm。外表面棕黄色至橙黄色,稍粗糙,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难,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药性】 阳药。
【主治】 风疹。
【附方】 风疹:山桑根皮10g,大水蓼10g,水煎服。
水桑
【别名】 水松。
【来源】 为桑科植物华桑Morus cathayana Hemsl.的根皮。
【性状】 外表面黄色至棕褐色,其他与“山桑”相同。
【药性】 阳药。
【主治】 痢疾,扭伤,外伤出血,糖尿病。
【附方】
1.痢疾:水桑30g,加猪瘦肉或猪脚适量,水煎服。
2.扭伤:水桑适量,捣烂,和糯米饭外敷;伤处发热加鸭蛋清适量,混匀后敷患处。
3.刀伤出血:水桑根或叶适量,与糯米饭共捣烂,敷患处。
4.糖尿病:水桑根、腐婢、梵天花各适量,水煎服。
青麻
【别名】 纸麻。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苎麻 Boehmeria mivea(L.)Gaud.的根茎及根、叶。
【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稍弯曲,长4~30cm,直径0.4~5cm;表面灰棕色,有纵纹及皮孔,并有多数疣状突起及须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棕色,木部淡棕色,有的中间有数个同心环纹,中央有髓或中空。根略呈纺锤形,长约10cm,直径1~1.2cm,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断面粉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叶多皱缩。表面绿棕色,有毛,完整叶展平后为宽卵形,长5~15cm,宽3~13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齿。基出脉3条,上面微凹,下面稍隆起。叶柄长可达7cm。气微,味微辛、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便出血,蜈蚣咬伤。
【附方】
1.小便出血:青麻根30g,牛尿刺10g,水煎服。
2.蜈蚣咬伤:鲜纸麻叶50g,捣烂服汁,渣敷患处。
野麻
【别名】 青麻。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Boehmeriaplatani-folia Fr.et Sav.的叶。
【性状】 叶多皱缩,易破碎。表面绿棕色。完整叶展平后为宽卵形或近圆形,长5~13cm,宽4.5~16cm,先端3裂,裂片骤小或尾状尖,基部圆形或截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或重锯齿,上通被糙伏毛和细颗粒状的钟乳体;下面具短柔毛。质轻脆。气微,味微辛、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跌打损伤:野麻叶15g,水煎服。
官做媒
【别名】 冷饭团,猪儿菜。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Gonostegia hirta(Bl.)Miq.的带根全草。
【性状】 根粗壮,肉质,圆锥形,有支根。表面浅红棕色,不易折断,断面略粗糙,浅棕黄色。茎黄褐色,有分枝,具短柔毛。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粗糙有毛。完整者展平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全缘;有时可见簇生的花或瘦果,果实卵形,顶端尖,约具10条细纵棱。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疳积。
【附方】 疳积:官做媒30~50g,水煎服。
山麻
【别名】 野麻。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Laportea bulbi era(Sieb.et Zucc.)Wedd.带根的全草。
【性状】 根茎连接成团块状,大小不等,灰棕色或棕褐色,上面有残基和孔洞。根簇生于根茎周围,呈长圆形或细长纺锤形,扭曲,长6~20cm,直径3~6m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细纵皱纹,有纤细的须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浅红棕色。叶多皱缩破碎,在茎上互生。完整叶展平后呈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3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有毛,密生点状钟乳体,灰绿色。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疳积。
【附方】 小儿疳积:山麻全草30g,水煎服。
冷水草
【别名】 炕兰。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赤车Pellioniaradicans(Sieb.etZucc.)Wedd.的全草。
【性状】 根茎圆柱形,细长,长短不一,直径约1mm,表面棕褐色。叶皱缩卷曲而多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狭卵形或卵形,基部不对称,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质脆易碎。有的可见小花序。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风痛。
【附方】 风痛:鲜冷水草50~100g,水煎服。
黄根草
【来源】 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chinense Turcz.的全草。
【性状】 呈扭曲成团状的不规则体。全草多分枝,长15~35cm。根圆锥形,直径1~2.5m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须根。茎丛生纤细;表面黄绿色有纵条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形,长1~3cm,宽1.5~3mm,灰绿色。小花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近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
灰黄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预防中暑。
【附方】 预防中暑:黄根草25g,泡开水,当茶饮。
枫树寄生
【别名】 羊覃草。
【来源】 为桑寄生科植物枫香寄生Visc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的全株。
【性状】 为不规则枝条,嫩枝交叉分枝或二歧(偶见三歧)分枝,扁平,呈长节片状,稍肥厚,节部明显,节间长2~4cm,宽3~6m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纵肋5~7条和不规则的皱纹,边缘较厚,节部可见鳞片状叶。质较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黄绿色,髓部不明显。老茎圆柱形,直径5~15mm,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腰痛,中耳炎。
【附方】
1.腰痛:枫树寄生约20g,老鼠尾巴15g,扶芳藤6g,水煎服。
2.中耳炎:枫树寄生适量,烘干研细粉,鱼脑石2枚,煅后研细,加粉冰片少许,吹入耳中。
白一条鞭
【别名】 疹药,青木香。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d.et Zucc.的根。
【性状】 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3~1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木部宽广,射线类白色,放射状排列,形成层明显,黄棕色。气香特异,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痧气腹痛。
【附方】 痧气腹痛:白一条鞭0.3g,嚼烂,开水送服。
马蹄香
【别名】 白马蹄香。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尾花细辛AsarumcaudigerumHance的带根全草。
【性状】 根状茎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3~12cm,直径2~6m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3~10mm。根细长,密生节上,直径1mm;表面浅灰色,有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叶片阔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心形,上表面深绿色,疏生长柔毛,下面毛较密,灰绿色。气芳香,味麻辣,略有麻舌感。
【药性】 阴药。
【主治】 胃痛。
【附方】 胃痛:鲜马蹄香15g,猪心1只,水炖,分5次服完。
红马蹄香
【别名】 马蹄香。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宜昌细辛Asarum ichangenseC.Y.Cheng et C.S.Yang的带根全草。
【性状】 根茎短,直径1~2mm,灰黄色,断面灰白色。完整叶展开后圆心形或卵状心形,长3~8cm,宽3.5~7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具长柄,表面灰绿色,有时上面主脉两侧有灰白色的斑块。花被管壶状,花柱不分裂,柱状顶生。气芳香,味麻辣,略麻舌。
【药性】 阴药。
【主治】 感冒,口舌生疮。
【附方】
1.感冒(风寒感冒):红马蹄香全草1~1.5g,水煎服。
2.口舌生疮:红马蹄香全草1~1.5g,水煎服。
铁丁头
【别名】 大叶蓼,人字草,天油草。
【来源】 为蓼科植物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或短毛金线草Antenoronneo fili-forme(Nakai)Hara的带根全草。
【性状】 金线草根茎不规则结节状条块,长2~15cm,节部稍膨大,表面红褐色,有细纵皱纹,并有众多根痕及须根。顶端有茎痕或茎。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粉红色,髓部色稍深。茎圆柱形,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长糙毛。叶多卷曲,具柄,完整叶片展开后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稀圆形,托叶鞘膜质,筒状,顶端截形,有条纹,具短缘毛,叶两面及托叶鞘均被长糙伏毛。气微,味涩、微苦。
短毛金线草与金线草酷似,但茎无毛或被疏毛;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长渐尖,两面被短伏毛或近无毛。
【药性】 阴药。
【主治】 喉蛾。
【附方】 喉蛾:天油草20~30g,水煎服。
山花麦
【别名】 天花麦,假花麦。
【来源】 为蓼科植物野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的块茎。
【性状】 为不规则的团块或圆柱状,常有瘤状分支,顶端有茎残基,长3~15cm,直径1~4cm。表面棕褐色,有横向环节及纵皱纹,密布点状皮孔,并有须根残存。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或淡棕红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色较深。气微,味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产后浮肿。
【附方】 产后浮肿:假花麦30g,天雷不打石根30g,加黄酒煎服。
日头花草
【别名】 泻肚药,竹节草。
【来源】 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5~40cm,直径2~3mm。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约3cm;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腹泻。
【附方】 腹泻:日头花草30g,水煎服。
虎枪
【别名】 斑竹根,花斑竹。
【来源】 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Zucc.的根茎及根。
【性状】 圆柱形短段状,长1~7cm,直径0.3~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质硬,断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水火烫伤,肝炎,风气痛。
【附方】
1.水火烫伤:虎枪根适量,米泔水磨汁搽患处。
2.急性黄疸型肝炎:虎枪根适量,炖糯米酒服。
3.风气痛(关节痛):虎枪、落坭泡各适量,水煎服。
水辣蓼
【别名】辣蓼。
【来源】 为蓼科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全草。
【性状】 根须状,紫褐色。茎圆柱形,有分枝,无毛,长20~50cm,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棱线,节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中空。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7~15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棕褐色,下面褐绿色,两面密被腺点;托叶鞘筒状膜质,紫灰色,顶端有细长稀疏的缘毛。花小,排列成稀疏间断的穗状花序;花被片密被腺点。果小,坚硬,双凸镜状,稀三棱形,暗褐色。气微,味辛辣。
【药性】 阳药。
【主治】 胆道蛔虫症。
【附方】 胆道蛔虫症:水辣蓼30g,黄省藤30g,水煎服。
天蓼
【别名】 大叶蓼,大水蓼,白天参。
【来源】 为蓼科植物荭草Polygounm orientale L.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多分枝,密被长软毛,长1~2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至灰褐色。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开后宽椭圆形,稀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20cm,宽2~11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稀宽楔形,两面密生柔毛以脉上尤为甚;叶柄长3~10cm,基部扩展;托叶鞘筒状,密被长柔毛,顶端绿色。气微,味微辣、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气管炎,支气管炎。
【附方】
1.气管炎:天蓼(开白花者)15g,加猪肺100g,水煎服。
2.支气管炎:白天参(开白花者)50g,与猪肺一起煎服。
咬虱药
【别名】 野麦刺,花麦刺。
【来源】 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unm prtfoliatum L.的全草。
【性状】 茎细长,略呈方柱形,直径1~3mm;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黄绿色,生有倒生钩状刺;节略膨大,具托叶鞘脱落后的环状痕,节间长0.6~6cm;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髓部或中空。叶互生,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展平后近等边三角形,淡棕色或灰绿色,叶缘、叶背主脉及叶柄疏生倒钩状刺。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圆形,花小,多萎缩或脱落。气微,味微酸。
【药性】 阳药。
【主治】 毒蛇咬伤。
【附方】
1.毒蛇咬伤:鲜咬虱药叶、鲜公鸡草各等量,捣烂绞汁内服,药渣外敷。
2.毒蛇咬伤:鲜咬虱药叶适量,捣烂外敷;同时用全草100g,水煎内服。
藓黄头
【别名】 羊舌头草,土大黄。
【来源】 为蓼科植物酸模Rumex acetose L.或羊蹄Rumexjaponjcus Houtt的根及根茎。
【性状】 酸模根茎粗短,顶端有常留茎基,常数条根相聚簇生;根稍肥厚,长3~7cm,直径1~6mm,表面棕紫色或棕色,有细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粗糙,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羊蹄根类圆锥形,长6~18cm,直径0.6~1.8cm。根头部有残留茎基及支根痕。表面棕灰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样疤痕。质硬,易折断,断面灰黄色颗粒状。气特异,味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疥癣。
【附方】 疥癣:鲜藓黄头根或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土大黄
【别名】 鲜大黄,金不换。
【来源】 为蓼科植物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 L.的根及根茎叶。
【性状】 主根茎圆柱形或圆锥形,上部有分支,直径约3cm,顶端有残留茎基或叶柄,呈棕色鳞片状及须毛纤维状,有的具侧芽及须状根;根长圆锥形,长可达17cm,直径1~1.8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上段具横纹,其下有多数纵皱纹,散有横长皮孔样疤痕及点状须根痕。质硬,断面黄色,可见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稍苦。
叶皱缩,展平后叶有长柄;托叶膜质,或脱落;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0~30cm,宽12~20cm,先端圆钝,基部心形,两面无毛,仅下面有小疣状突起及沿脉有毛状突起,茎生叶卵状披针形,较小。气微,味微苦、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跌打损伤:鲜土大黄适量,捣烂敷患处。
白鸡骨草
【别名】 牛膝。
【来源】 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野生根。
【性状】 根茎圆柱状,长1~3cm,直径0.3~0.8cm,表面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5cm以下,直径可达0.4cm,表面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质稍韧软,干透后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生的维管束。气微,味微甜。
【药性】 阳药。
【主治】 脱力。
【附方】 脱力:白鸡骨草30~50g,童子鸡1只,同煮,服汤。
白鸡脚橙
【别名】 白牛膝。
【来源】 为苋科植物长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Makino)Makino的根。
【性状】 根茎短粗,圆柱形,长2~6cm,直径1~1.5cm。根4~9条,扭曲,长5~20cm,直径0.3~1cm,向下渐细。表面灰黄褐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及须根除去后的痕迹。质硬而稍韧,易折断,断面皮部淡灰褐色,略光亮,可见多数点状散生的维管束。气微,味初微甜后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咽喉肿痛。
【附方】 咽喉肿痛:白鸡脚橙15g,水煎服。
狗骨草
【别名】 红牛膝,红鸡骨草。
【来源】 为苋科植物红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Makino)Makino f.rubra Ho的根。
【性状】 与白鸡脚橙相似,不同点为表面紫褐色至灰褐色。
【药性】 阳药。
【主治】 风湿,跌打损伤,腰扭伤。
【附方】
1.风湿:红鸡骨草根20~30g,水煎服,或加白酒同服。
2.跌打损伤:红鸡骨草根20~30g,水煎服,或加白酒同服。
3.腰扭伤:狗骨草根适量,加鸡蛋炒食(不加水)。
野苋菜
【别名】 刺苋菜。
【来源】 为苋科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多分枝,棕红色或棕绿色。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3.5cm,先端稍凹入而有小芒刺,基部渐狭,全缘,无毛或幼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5~6cm,无毛,基部两侧有硬刺1对。雄花集成顶生圆锥花序,雌花簇生于叶腋或穗状花序下部。胞果长圆形,种子扁球形,黑色或棕褐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尿血。
【附方】 尿血:野苋菜30g,黄酒250ml,加水250ml煎服。
鸡冠花
【别名】 白鸡冠花。
【来源】 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白色穗状花序。
【性状】 穗状花序扁平而肥厚,似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狭小,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各小花有膜质胞片及花被片。果实盖裂,种子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白带。
【附方】 白带:白鸡冠花30g,蛤蟆衣15g,水煎服。
黄瓜草
【别名】 拔脓草。
【来源】 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 L.的全草。
【性状】 全草缠绕交错成团状。多分枝,长10~20cm,表面淡红棕色或黄绿色。基生叶莲座状,展平后长圆状披针形至匙形,茎叶生3~5片成假轮生,或对生,展平后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5cm,宽2~8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花小顶生或与叶对生的二歧聚散花序。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疔疮。
【附方】 疔疮拔脓:鲜黄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酸草
【别名】 铜钱草,和尚菜,五色草。
【来源】 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 L.的全草。
【性状】 全草多皱缩卷曲成团。茎圆柱形,长10~25cm,直径1~3m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有明显扭曲的纵沟纹。叶易破碎或脱落,完整叶展平后倒卵形,绿褐色,长1~2.5cm,宽0.5~1.5cm,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花少见,黄色,生于枝端。蒴果圆锥形,长约5mm,种子黑色。气微,味微酸及带黏性。
【药性】 阳药。
【主治】 急性腮腺炎。
【附方】 急性腮腺炎:鲜五色草200g,嫩茎叶加食盐、味精少许,在油锅中炒熟,食用;老根、茎叶加水煎服;另取鲜全草,加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至愈。
鸡娘草
【别名】 万里年。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L.)Ctrill.的全草。
【性状】 全草多扭曲成团。茎细圆柱形,直径2mm,多分枝,有纵棱,表面黄绿色,一侧具1列短柔毛,下部节处具灰黄色须根,质稍韧。叶对生,无柄,完整叶展平后卵形或卵圆形,长0.5~2.5cm,宽0.5~1.5cm;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全缘,灰绿色。花生枝顶或叶腋,单花,淡棕色。蒴果卵圆形;种子卵圆形,稍扁,黑褐色,表面密生疣状突起。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跌打损伤:鸡娘草30~50g,水煎服。
鸡母绳
【别名】 一把抓。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DC.的全草。
【性状】 茎类方形,长可达数米,缠绕,直径1~5m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通常有6条较明显的纵棱,被白柔毛,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木部黄白色,可见多数细导管孔,髓部疏松。叶对生,三出复叶,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卵形或宽卵形,常具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粗锯齿,暗绿色,两面有短毛。总叶柄长2~9cm,常扭曲。有的带有花果。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水肿,漆树过敏。
【附方】
1.水肿(浮肿):一把抓30g,水煎服。
2.漆树过敏:鲜鸡母绳适量(量要大),捣烂取汁,擦患处。
雪里开
【别名】 雪里开花,雪里开。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 Oliv.的块根。
【性状】 块根纺锤形,长2~12cm,直径0.5~2cm,弯曲不直。表面黄褐色,有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具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疳积。
【附方】 小儿疳积:雪里开9g,金烛台3g,野猪牙齿(用米泔水磨汁)1~2g,加冰糖水煎服。
老鼠屎
【别名】 蛇不见。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天葵Sa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块茎。
【性状】 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顶端常具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气微,味甘、微苦、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胃炎。
【附方】
1.胃炎:老鼠屎90g,加猪瘦肉炖后,喝汤食肉。
2.胃炎:老鼠屎250g,天胡荽250g,长梗南五味根50g,甘草6g,放入羊肚中炖服(分5次)。
土黄连
【别名】 木黄连,刺黄柏。
【来源】 为小蘖科植物庐山小蘖Berberis virgetorumSchneid.的茎及根。
【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可达5cm,表面灰棕色,有不整齐略弯曲的沟纹,可见少数小皮孔;茎上部多分枝,枝直径0.8~3cm,有数条纵棱,针刺较多,单个或2~3分叉。主根圆柱形,直径4~5cm,侧根及支根扭曲,表面土黄色至灰棕色,栓皮易呈片状脱落而露出棕黄色的皮部。质坚硬,断面强纤维性,鲜黄色。气微,味极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骨髓炎。
【附方】 骨髓炎:土黄连10~15g,水煎服。
黄省藤
【别名】 黄柏藤,里省藤,八卦藤。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藤茎。
【性状】 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凹陷的枝痕及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中暑,滚筒痧,跌打损伤。
【附方】
1.中暑:黄省藤30g,水煎服。
2.滚筒痧:黄省藤30g,水煎服。
3.跌打损伤:八卦藤、攀蓬各等量,水煎服。
大叶黄柏
【别名】 土黄柏。
【来源】 为小蘖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的茎。
【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0.7~1.5cm,多切成长短不一的段条。表面灰棕色,有众多纵沟,横裂纹及突起的皮孔;嫩茎较平滑,节明显,略膨大,节上有叶痕。外皮易剥落,剥去后内部鲜黄色。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或破裂状;横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鲜黄色,可见数个同心性环纹及排列紧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蚕豆病,腹泻。
【附方】
1.蚕豆病:土黄柏9g,淡竹叶9g,阴行草15g,天胡荽10g,水煎服。
2.腹泻:大叶黄柏15g,水黄连10g,水煎服。
青绳
【别名】 青藤。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防己 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的藤茎。
【性状】 茎圆柱形,稍弯曲,细茎缠绕成团,直径0.3~2cm。表面绿棕色至灰褐色,具细沟纹和皮孔,节处稍膨大,有突起的分枝痕或叶痕。细茎质脆稍硬,较易折断,断面木部灰棕色,呈裂片状;粗茎质硬,断面棕色,木部具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并可见多数小孔,中心髓细小,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疔毒。
【附方】
1.疔毒:青绳根、土黄连根、苦参根,水煎服。
2.疔毒:青藤根、苦参根各等量,米泔水磨汁,敷患处。
猪屎藤
【别名】 金丝吊葫芦,大号青绳。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的根。
【性状】 呈不规则圆柱形,多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5cm。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咽喉炎。
【附方】 咽喉炎:大号青绳15g,开水泡服。
梦幢香
【别名】 山木蟹,红茴香,芥草根。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A.C.Smith的根及根皮。
【性状】 根圆柱形,常不规则弯曲,直径2~3cm。表面粗糙,棕褐色,具明显的横裂纹和纵裂纹,有的栓皮易剥落现出红棕色皮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棕色,木部占根的大部分并可见年轮。气香,味辛涩。有毒。
根皮呈不规则块状或条片状,略卷曲或卷曲,厚1~2mm。表面棕褐色,具纵皱纹,少数横裂纹;内表面红棕色,光滑,有纵纹理。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略整齐。气香,味辛、涩。有毒。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
【附方】
1.跌打损伤:山木蟹10g,石膏适量。山木蟹研成细粉,与石膏粉调匀,敷患处。
2.骨折:山木蟹根(除去根皮用木质部)5g,浸白酒250~500ml,10天后服,每次10~20ml。如舌苔黄者忌服。
3.跌打损伤:山木蟹根皮2份,青黛1份,冰片1份,共研成细粉,外敷。
樟树
【别名】 香樟树,黄樟,红壳樟。
【来源】 为樟科植物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的木材、根。
【性状】 木材为不规则的块或小段。外表红棕色至暗棕色或浅黄色,纹理顺直。横断面可见年轮。质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辛,有清凉感。
根为不规则条块状、段状,大小长短不一。外表面赤棕色或暗棕色,有栓皮或部分脱落。横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年轮。质坚而重。有樟脑气,味辛而清凉。
【药性】 阳药。
【主治】 醉酒。
【附方】 醉酒:樟树根3~5g,水煎服。
脚郎头
【别名】 鸡蛋衣,棚棋灵,小鸟柴根。
【来源】 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块根。
【性状】 块根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3~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剖开后横断面黄白色或浅黄色,有细密的射线放射状纹理,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药性】 阳药。
【主治】 胃胀,暑气发痧。
【附方】
1.胃胀:小鸟柴根10~15g,水煎服。
2.暑气发痧:小鸟柴根10~15g,水煎服。
山 苍柴
【别名】 理气柴,荜澄茄。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根、叶、果实。
【性状】 根多圆锥形。长短粗细不一。表面棕色,有皱纹及颗粒状突起。质松脆,易折断,断灰褐色,可见细小的小孔(导管)。气香,味辛辣。
叶片皱缩,展开后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表面棕色或棕绿色,长4~1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全缘,羽状纹脉明显,下面稍突起,中脉两面稍突起。质较脆,易破碎。气芳香,味辛凉。
果实圆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有网状皱纹,基部常有宿萼及果梗,中果皮易剥去,内果皮暗棕红色,种皮坚脆。种子1粒,内有肥厚子叶2枚,富含油质。具特异强烈窜透性香气,味辛微苦、凉。
【药性】 阳药。
【主治】 腹胀,湿气。
【附方】
1.腹胀:山苍柴(枝叶)6g,泡开水服。
2.湿气:山苍柴10g,水煎服。
木橿
【别名】 山木通。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橿Lindera refiexa Hemsi.的小枝。
【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绿黄色,具黑褐色斑块,平滑,无皮孔。质坚硬,较易折断,断面髓部宽广,海绵状,黄白色,木部淡黄色,皮部薄,气香,味微辛。
【药性】 阳药。
【主治】 暑气,胃痛,跌打损伤。
【附方】
1.暑气:山木通(小枝连叶)15g,泡开水当茶饮。
2.胃痛:木僵枝或根15g,水煎服。
3.跌打损伤:木僵根皮适量,捣烂敷患处。
半缸草
【别名】 粪桶草。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Thunb.)Pers.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不规则形。茎光滑无毛。完整叶展平后,2~3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近卵形,浅裂至深裂,表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花黄棕色,上花瓣延伸成距,末端圆形。蒴果线形;种子扁球形,黑色。味微苦,有小毒。
【药性】 阴药。
【主治】 秋天腹泻,疥疮。
【附方】
1.秋天腹泻:半缸草6g,水煎服。
2.疥疮:鲜粪桶草适量,米醋适量,捣烂取汁搽患处。
马蹄莲
【别名】 细叶落回。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带根的全草。
【性状】 根茎细圆柱形,弯曲或扭曲,长可达至5cm,直径1.5~5m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纹,节长2~5cm,节上着生纤细的须状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红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苦。
地上部分叶柄及茎,棕褐色,光滑。叶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卵状心形,长4.5~14cm,宽3.5~11cm,先端急尖,基部深凹,边缘宽波状,上面褐绿色至黄绿色,下面灰绿色,具白粉。气微,味稍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结核性胸膜炎。
【附方】 结核性胸膜炎:鲜马蹄莲带根全草250g,猪骨(捣碎)500g,水煎,分3次服。
蓬蓬
【别名】 喇叭竹,山火筒。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Macleayacordata(Willd.)R.Rr.带根的全草。
【性状】 根及根茎肥壮。茎圆柱形,中空,表面绿褐色至紫褐色,具白粉。叶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广卵形或近圆形,长5~30cm,宽5~25cm,7~9掌状浅裂,裂面呈不规则的波齿状;上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下面灰色,有白粉和灰白色细毛。花序圆锥状。蒴果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而扁平。种子4~6。有毒。
【药性】 阳药。
【主治】 山蜂(黄蜂)蜇伤,疥疮。
【附方】
1.山蜂蜇伤:鲜蓬蓬茎或叶的黄汁适量,搽患处。
2.疥疮:鲜山火筒叶适量,捣烂取汁,每5ml加1ml米醋,搽患处。
蟛蜞菊
【别名】 野芥菜,野萝卜。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Rorippaindica(L.)Hi-ern的全草。
【性状】 多皱缩成团,展平后长15~30cm,淡绿色。根长,弯曲,直径1~2mm,表面浅黄色,有不规则皱纹及须根,质脆,折断面黄白色,木部黄色。茎分枝或单一,淡绿色,有时带紫色。叶多卷曲,易破碎或脱落,完整叶形多变化,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片大头状羽裂,顶生裂片较大,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钝,边缘有齿牙,侧生裂片2~5对,向下渐小,两面无毛;茎上部叶向上渐小,多不分裂,边缘具疏齿。花小,萼片黄绿色,4片,花瓣4,黄色。长角果,稍弯曲,长1~2cm,宽1~1.5mm,种子多数,2列,淡褐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无名肿毒(拔脓)。
【附方】 无名肿毒(拔脓):鲜野芥菜适量,捣烂敷患处。
黄瓜碎
【别名】 狗屎牙,瓜子草,佛指甲。
【来源】 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全草。
【性状】 茎纤细,长可达20cm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一,叶片披针形至短圆形,绿色,肉质,长1.5~2.8cm,宽3~7m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乳腺炎,毒蛇咬伤。
【附方】
1.乳腺炎:鲜狗屎牙适量,加红糖捣烂敷患处。
2.毒蛇咬伤:黄瓜碎适量,加烧酒捣烂外敷。
3.毒蛇咬伤(银环蛇、金环蛇):佛指甲50g,徐长卿30g,浸酒服。外用大叶牛乳绳50g,加盐少许捣烂外洗。
耳朵草
【别名】 坛荷。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Meerb.的全草。
【性状】 全体被毛。单叶,基部丛生,叶柄长,叶片圆形至肾形,纸质,宽2.5~8cm,边缘浅裂并具不规则浅牙齿;绿色或褐绿色。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牙痛。
【附方】 牙痛:鲜耳朵草15g,洗净切碎,炒鸡蛋服。
山江子
【别名】 山桐子,珍珠皮,山刚子。
【来源】 为海桐花科植物崖花海桐Pittosporum illicioidesMakino的根。
【性状】 根呈圆柱形或略扭曲,长10~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至黑褐色,较粗糙,可见茎基及侧根痕和椭圆形皮孔。质硬,不易折断,切面木心常偏向一侧,木部黄白色,可见环纹,皮部较木部深,易剥离,韧皮部呈棕褐色环状。气微,味苦、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腹痛。
【附方】
1.跌打损伤:山桐子根适量,研磨成细粉,敷患处,20分钟后如有灼热感去除药粉。每日1~2次。
2.腹痛:山刚子6~9g,水煎服。
龙牙草
【别名】 牙骨草,脱力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全草。
【性状】 长50~100cm,全体被白色柔毛。茎下部圆柱形,直径4~6mm,红棕色,上部方柱形,四面略凹陷,绿褐色,有纵沟及棱线,有节;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暗绿色,皱缩卷曲;质脆,易碎;叶片有大小2种,相间生于叶轴上,顶端小叶较大,完整小叶展开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托叶2,抱茎,斜卵形。总状花序细长,花萼下部呈筒状,萼筒上部有钩刺,先端5裂,花瓣黄色。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痢疾,感冒。
【附方】
1.痢疾:龙牙草20~30g,甜缸根30g,水煎服。
2.痢疾:龙牙草20g,铁苋菜20g,黄毛耳草30g,水煎服。
3.感冒:龙牙草50g,水煎服。
山枣
【别名】 不哩。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Zucc.的根、果实。
【性状】 根圆柱形,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红棕色至褐棕色,有须根痕及皱纹,质硬,难折断,切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浅黄色,具细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淡而涩。
果实球形,直径0.8~1.4cm;表面棕色至棕红色,有灰白色的小斑点,顶端有圆形凹窝状宿存花萼,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痕。质坚硬,剖开后,果肉薄,种子5,土黄色。气微,味酸、涩、微甜。
【药性】 阳药。
【主治】 鼻息肉,胃痛,痢疾。
【附方】
1.鼻息肉:山枣50g,土牛膝50g,龙胆草25g,海金沙25g,水煎服。
2.胃痛:山枣根30g,鱼腥草20g,牛乳柴根30g,水煎服。
3.痢疾:不哩炭6g,鱼腥草18g,水煎服。
甜缸
【别名】 鸡陀刺,酒罐刺。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根、果实。
【性状】 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3.5cm。表面暗棕红色至红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外皮略浮松,易片状剥离,质硬,难折断,剖开面皮部薄,紫褐色;木部宽广,淡黄色或黄棕色,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涩、微甜。
果实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至棕红色,有多数刺状刚毛,脱落后的残基形成棕色小凸点,无凸点处具光泽,先端宿存花萼盘状,其中央稍隆起,有黄色花柱基;基部渐细,有残留果柄。质坚硬,纵切后壁厚1~2mm,内壁密生淡黄色有光泽的绒毛,瘦果扁纺锤形,长约7mm,淡黄棕色,木质,外被淡黄色绒毛。气微,味甜、微酸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牙痛,痢疾。
【附方】
1.牙痛:甜缸根60g,冰糖5g,水煎服。
2.痢疾:酒罐刺根50~60g,水煎服。
七姐妹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不一,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细纵皱纹,外皮松脆,易片状剥落,质坚,难折断,切断面黄棕色或棕黄色,具明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涩、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无名肿毒,崩漏。
【附方】
1.无名肿毒:七姐妹、细叶冬青、牛目引叶、半边莲各等量,捣烂,加适量黄酒,敷患处。
2.败血(崩漏):七姐妹根30~50g,煮嫩鸡,服汤食鸡。血止后滋补调理。
寒扭
【别名】 冬泡,蛇葡萄。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a Ser.的根。
【性状】 主根圆柱形,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灰褐色至褐色,主根上端具点状突起皮孔,下端皮孔几无,质坚硬,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宽广,具放射状纹理及导管孔;须根较多,表面浅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淡、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风痛,风气阴子肿,坐骨神经痛。
【附方】
1.风痛:寒扭根10~20g,山桐子10~15g,加猪脚尖,水煎服。
2.风气阴子肿(睾丸肿大):蛇葡萄根适量,煮乌骨鸡的鸡蛋,煮熟内服。
3.坐骨神经痛:寒扭根30g,与猪脚尖共同煮,食肉喝汤,连服6~7天。
山红枣
【别名】 山荔枝,山枣仁。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 ficinalis L.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或不规则纺锤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质硬,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水火烫伤,白带。
【附方】
1.水火烫伤:山红枣根适量,磨汁搽患处。
2.白带:山枣仁根15~20g,水煎服。
马殿西
【别名】 胡碎,乌梢根。
【来源】 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ormosa(Vog.)Koehne的全株及根。
【性状】 茎圆柱形,棕色至棕褐色,小枝常有纵沟,幼枝密被短柔毛。复叶3小叶,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端急尖,圆钝或微凹,有小尖,叶基楔形;上面绿色至棕绿色,下面灰绿色,密生短柔毛。
偶见花序,总花梗密生短柔毛。气微清香,味淡。
根圆柱形或不规则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具纵皱。质坚韧,断面纤维性,浅红棕色。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刀伤,跌打损伤。
【附方】
1.刀伤:乌梢根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2.跌打损伤:马殿西根(去外皮)5g,水煎,加白糖,冲高粱酒服。
红血藤
【别名】 血藤,红茉莉水绳。
【来源】 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Harms的茎。
【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粗糙,栓皮鳞片状,皮孔椭圆形,纵向开裂。药材切断面,皮部约占1/4~1/3,外侧淡黄色,内侧分泌物呈黑褐色;木部浅黄色,导管孔明显,放射状排列呈轮状,髓小居中。气微,味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刀伤,跌打损伤。
【附方】
1.刀伤:红血藤适量,晒干研成细粉敷患处。
2.跌打损伤:红茉莉水绳20~30g,水煎服。
野割绳
【别名】 野葛藤,葛绳。
【来源】 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根。
【性状】 药材多纵切成厚片,长15~35cm,厚1~3cm。外皮淡棕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可见横向皮孔和不规则的须根痕。切面棕色、灰褐色或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
【药性】 阴药。
【主治】 醉药。
【附方】 醉酒:野葛藤根10g,水煎服。
盐酸草
【别名】 老鸦饭,酸草。
【来源】 为酢浆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或直立酢浆草Oxalis strictaL.的全草。
【性状】 酢浆草全草皱缩卷曲成团。表面淡黄绿色,茎、枝被疏长毛。叶纸质,皱缩或碎,黄绿色;完整者展平后,掌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心形,下面有毛,脉上较密,先端凹,基部宽楔形;有的可见托叶。花小,黄色。具酸气,味咸而酸涩。
直立酢浆茎直立,托叶无或不明显。
【药性】 阳药。
【主治】 肝炎,蜈蚣咬伤,血晕。
【附方】
1.肝炎:盐酸草、积雪草各等量,浸白酒服。
2.蜈蚣咬伤:鲜盐酸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3.血晕:鲜盐酸草适量,捣汁,每次12ml,冲黄酒灌服(出血过多者禁服)。
山金橘
【别名】 金豆。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山橘Fortunella hindsii(Champ.ex Benth.)Swingle的根、叶。
【性状】 根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纵向皱纹和须根痕。刮去外皮有的显灰绿。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香,味稍苦涩。
叶多卷曲,展开后长椭圆形至矩圆形或倒卵形,长3.5~8cm,宽1.5~4cm。革质。羽状脉,主脉叶背凸出,两面无毛。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黄绿色;对光视之,密布透明小腺点。气微香,味辛、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痧症。
【附方】 痧症(体乏纳呆):山金橘10g,山胡椒10g,短梗南蛇藤10g,紫荆藤20g,钩藤6g,水煎服。
瓜子草
【别名】 金钥匙,土远志。
【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的全草。
【性状】 根圆柱形,稍弯曲,直径1~4mm,表面黄褐色,有纵皱纹;质硬,断面黄白色。茎长10~30cm,少分枝,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被细柔毛。叶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卵形、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3.5cm,宽5~15mm,侧脉明显,先端急尖,基部圆钝或楔形,全缘,灰绿色;叶柄短,有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最上的花序低于茎的顶端;花多皱缩。蒴果圆而扁,长约7mm,具宽翅,萼片宿存。种子扁卵形,褐色,密被白绒毛。气微,味微辛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脚底脓肿,摇中风(头晕),子宫肌瘤。
【附方】
1.脚底脓肿:鲜瓜子草适量,加食盐捣烂敷患处。
2.摇中风:瓜子草5g,红酒500ml,加红糖浸服。
3.子宫肌瘤:瓜子草15g,水煎服,一疗程3~5剂。
山落麻
【别名】 野落麻。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长20~55cm,茎细,多单一,基部有分枝,表面棕绿色,有纵条纹,具灰白色细柔毛。叶皱缩,破碎,单叶互生,具柄,完整叶卵形、卵状菱形或近椭圆形,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棕绿色,两面略粗糙,均有白色细柔毛,叶片膜质。花序自叶腋抽出,单性,无花瓣,棕绿色。蒴果直径3~4mm,三角状半圆形,表面淡褐色,被粗毛。气微,味苦、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痢疾,糖尿病。
【附方】
1.痢疾:山落麻30g,铺地蜈蚣30g,酸草30g,水煎服。
2.阿米巴痢疾:铁苋菜200g,水煎服。
3.糖尿病:铁苋菜一大把,水煎服。
天雷不打石
【别名】 雷打柿,馒头柴,百家橘。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L.)Hutch.的根、果、叶。
【性状】 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不一,直径0.2~3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具不规则皱纹,有的外皮卷
起,易剥落。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灰黄色。气微,味苦。
果呈扁球形,形如算盘珠,具8~10条纵沟槽。表面红色,红棕色或绿褐色,被短绒毛,有的先端具环状伸长的宿存花柱。种子近肾形,具纵棱,表面红褐色。气微,味苦、涩。
叶具短柄,完整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5~2.5cm,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散生短柔毛或无毛,下面毛较密,表面灰绿色至粉绿色。叶片厚纸质或革质。气微,味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缠腰丹(带状疱疹),腹泻,蜈蚣咬伤,中暑。
【附方】
1.缠腰丹:雷打柿根、伸筋草各等量,碾细粉,用陈茶油(或菜油)调匀敷患处。
2.腹泻:雷打柿根10g,野柿根10g,水煎服。
3.腹泻:鲜雷打柿叶100g,水煎服。
4.蜈蚣咬伤:鲜天雷不打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榨汁擦患处。
5.中暑:天雷不打石叶10g,陈头蜈蚣10g,坚七扭叶10g,金刚刺叶10g,水煎服。
白叶山桐子
【别名】 白山刚子,白桐柴,假桐子。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根、叶。
【性状】 根呈不规则的块状或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6cm。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根皮薄,可撕离。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木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苦。
叶皱缩不平,具长柄。完整叶展平后宽卵形,长5~10cm,宽3~9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有2腺点,全缘或不规则3浅裂,上面近无毛,绿褐色;下面密被星状毛,灰白色,有细密棕色的腺点。气微,味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胆道蛔虫,跌打损伤,胃脘痛,外伤出血。
【附方】
1.胆道蛔虫:白山刚子根15g,山苍子根30g,竹叶椒根30g,水煎服。
2.跌打损伤:白山刚子叶适量,捣烂外敷。
3.胃脘痛:白桐柴根适量,炖猪肉服。
4.外伤出血:假桐子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仲子树
【别名】 更子树。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的根皮。
【性状】 根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成半筒状,长短不一,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有纵横纹,并有横长皮孔;内表面较平滑,淡黄色,微有纵纹。易折断,折断面纤维状。气微,味苦涩,有小毒。
【药性】 阳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1.跌打损伤:更子树适量,捣烂敷患处。
2.跌打损伤:仲子树根30g,米酒炖服。
野黄柏
【别名】 八角刺。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u Lindl.ex Paxt.的叶、根。
【性状】 叶长方形或长椭圆状方形,偶具长卵圆形,长3~8cm,宽1~4cm。先端有3个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圆形截形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有刺齿1~3枚,边缘稍反曲;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上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
根长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5~5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木部黄白色至淡黄色。气微,味微苦、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烂脚。
【附方】 烂脚:野黄柏根、豆腐各适量,共捣烂外敷。
苦丁茶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Ilexlatifolia Thunb.的叶。
【性状】 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有的破碎或反向卷曲。长8~28cm,宽4.5~7.5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疏锯齿,表面黄绿色、灰绿色或黑褐色。上面有光泽;叶柄粗短,有皱纹,长1.5~2.5cm,厚革质;气微,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口舌糜烂,减肥。
【附方】
1.口舌糜烂:苦丁茶30~50g,开水泡,当茶饮。
2.减肥:苦丁茶10~15g,开水泡,当茶饮。
细叶冬青
【别名】 火柴头。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Arn.的根、叶。
【性状】 根圆柱形,有的分支,长短不一,直径0.5~4cm,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根头部具残留茎基,外皮粗糙,具纵向细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木部发达,灰白色至土黄色,有致密的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味苦、涩而后甜。
叶皱缩或卷曲成不规则形,表面褐绿色或黄绿色。完整叶展开后卵形或椭圆形,纸质,长2~6cm,宽0.8~2.5cm,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边缘有稀疏的小尖齿或近全缘;叶柄密被短毛。质脆,易碎。气微,味苦、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扁桃腺炎,高血压,外伤出血。
【附方】
1.扁桃腺炎:细叶冬青根30~50g,水煎服。
2.高血压:火柴头根50~60g,水煎服。
3.外伤出血:火柴头叶适量,碾成细粉,敷患处。
打串 籽
【别名】 铁包金,清水藤,画眉杠。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Wall.)Brongn.的根及茎。
【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1~3cm,长短不一。表面被黑褐
色易擦去的粉末,擦去粉末后显黄绿色,光滑,有黑色小斑。质稍韧,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菲薄,木部黄白色。气微,味微涩。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不一。表面灰褐色至灰棕色。
【药性】 阳药。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伤。
【附方】
1.风湿性关节炎:铁包金30~60g,水煎服。
2.腰肌劳伤:画眉杠100~120g,鸡蛋2只,水煮,食蛋喝汤。
金线吊葫芦
【别名】 三叶青,金丝吊葫芦。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Diels et Gilg的块根。
【性状】 块根纺锤形、卵圆形、葫芦形或椭圆形,长0.5~3cm,直径0.3~2cm。表面棕褐色,稍光滑,或有皱纹,或皮孔样的小瘤状隆起,有的还有凹陷,其内残留黑褐色细根。质硬,稍脆,断面略平坦而粗糙,类白色,粉性,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微,味微甘。
【药性】 阴药。
【主治】 蛇伤,小儿高热,感冒,百日咳。
【附方】
1.蛇伤(毒蛇咬伤):三叶青适量,加水研磨敷患处。
2.小儿高热:三叶青全草15~30g,水煎服。
3.感冒:三叶青根2~3粒(打碎),板蓝根20g,水煎服。
4.百日咳:金丝吊葫芦3~9g,水煎服。
新米花
【别名】 咏梅花,米烫花。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根皮、花。
【性状】 根皮多内卷成长槽状或单筒状,大小不一,厚1~2mm。外表面青灰色或灰褐色,有细而略弯曲纵皱纹,皮孔点状散在。内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平滑,具细的纵纹理。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类白色。气微,味淡。
花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圆柱状,长1.5~3.5cm,宽1~2cm,常带有被星状毛的短花梗。副萼片6~7片,线形;花萼钟状,灰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被星状毛;花冠黄白色或浅棕黄色,5瓣;雄蕊,多数,花丝联合呈筒状。气微香,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白带。
【附方】 白带:新米花根15~20g,天仙果根30~50g,三白草根20~30g,水煎服。
山棉花
【别名】 土棉花。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ata L.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3~15mm。表面棕褐色;支根少数,上生多数须根,表面淡黄色,具纵皱纹,质硬,断面纤维状,类白色至淡黄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糖尿病。
【附方】 糖尿病:山棉花50g,水桑根30g,腐婢20g,水煎服。
野棉花
【别名】 五龙会,山棉花,石棉花。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usL.的根。
【性状】 根多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5~3.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栓皮粗糙。质硬,断面纤维性,皮部黄色,木部黄白色或浅黄色。气微,味淡,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腰痛,半身不遂。
【附方】
1.腰痛:山棉花50~100g,水煎服。
2.半身不遂:石棉花根90g,石缸豆60g,浸黄酒500ml,7天后服,每日3次,每次适量,4剂为一疗程。
茶
【别名】 茶叶。
【来源】 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的嫩叶或嫩芽。
【性状】 叶多卷缩成条状、薄片状,表面褐绿色、黄绿色或绿黄色。质脆,易破碎,完整叶展开后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时上半部宽,长0.5~2cm,宽3~8mm,先端急尖或钝尖,有的微凹,基部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有白毛,下面主脉凸出,纸质。气微清香,味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痢疾,腹泻,小便出血。
【附方】
1.痢疾:陈年(二年以上)春茶9g,食盐6g。陈茶与食盐
一起炒焦,去盐,加冰糖30g,炖汤服。如治冷痢,加煨姜3片。
2.腹泻:茶叶(炒炭存性)3~6g,雪里开(切开)6~9g,用开水泡后取药液加红糖炖服。热泻有血者加白脚鸡(剑叶凤尾蕨)3~9g,茭白根3~9g。
3.小便出血:茶叶3g,白糖30g,开水冲服。
大肚芥
【别名】 公鸡草,抽脓拔,拔脓白,白花地丁。
【来源】 为堇菜科植物须毛蔓茎堇菜Viola diffusaGing.ex DC.var.brevibarbataC.J.Wang的全草。
【性状】 多皱缩成团,有的可见数条短的匍匐茎,表面灰绿色。根圆锥形,表面灰黄色。完整的全草湿润展开后,叶基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5cm,宽1~3cm,叶先端稍尖,基部截形或楔形,下延于叶柄上部,表面及叶缘有绒毛。花梗等长或短于叶,花白色。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鼻渊,无名肿毒。
【附方】
1.鼻渊:白花地丁叶适量,加冰糖捣烂外敷;再用根30g,瘦猪肉125g,炖熟后加入糖少许,内服。
2.无名肿毒(拔脓):鲜公鸡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之二
【别名】 志仁,志一,之一。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indica(L)C.A.Mey.的根或根皮。
【性状】 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支,长短不一,直径0.5~
2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不规则皱纹和横向皮孔及突起的支根痕。质坚韧,断面皮部厚1.5~3mm,类白色,易与木部分离,有众多绒毛状纤维;木部淡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久嚼有持久的灼热不适感。
根皮呈槽状,向内卷曲,内表面黄白色。有毒。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
【附方】 跌打损伤:之二(去根皮)30g,山刚子30g,嘎狗黏30g,朱砂根15g,长梗南五味根15g,田七15g,菊叶三七7.5g,陈伤加红花15g。浸黄酒1000ml,一天后隔水炖酒服,每次30ml。
红老虎吊
【别名】 红百鸟不歇,红百鸟不宿。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棘茎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Hand.-Mazz.的根皮、根、茎。
【性状】 根皮卷筒状、槽状或片状,长短不一,厚约1~2mm。栓皮呈纵长片状,易脱落,表面棕褐色,凹凸不平,有横纹及横长皮孔;质脆韧,断面粉性,不平坦,呈片状层叠,灰褐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显淡黄色荧光;内表面浅绿色或灰绿色,有纵皱纹。气微,味微苦。
根圆柱形,稍弯曲,粗细长短不一,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具不规则皱纹,栓皮向外翘起,易脱落,并有横向皮孔及支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灰褐色,木部浅黄色,部分老根木部中央空洞或呈朽木状。气微,味微苦。
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5cm。表面紫褐色,密生红棕色直刺,有纵皱纹、皮孔。质轻,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气微,味微苦,嚼之稍有黏性。
【药性】 阴药。
【主治】 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胃痛。
【附方】
1.关节痛:红百鸟不宿根500g,猪脚爪1只,加红糖水煎服。
2.风湿性关节炎:红百鸟不宿30g,鸭掌柴30g,满坑香30g,九节兰30g,络石藤30g,水煎取汤,加入猪爪一只炖熟,加红酒适量冲服。每日1剂。
3.糖尿病:红百鸟不宿30g,水煎服,连服30天。
4.胃痛:红百鸟不宿30g,五爪金龙30g,山油皂根30g,焦刺根30g,石杨梅30g,水煎取汁,加猪夹心肉100g同煮,服汤食肉,每日1剂,连服3~5剂。
鸭掌柴
【别名】 半边枫,半架风。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Merr.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稍弯曲,有支根,长短不一,直径0.3~3cm。表面浅棕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纹,皮孔横向延长或类圆形。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灰黄色,木部淡黄白色。气微香,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风湿病,关节炎,半身不遂。
【附方】
1.风湿病:半边枫50g,海风藤50g,三角枫30g,络石藤30g,水煎服。
2.关节炎:半边枫50~100g,水煎服。
3.关节炎:半边枫20g,四面风20g,白花蒿20g,白藤扭20g,当归20g,丹参10g,牛膝20g,鹿含草10g,桑寄生10g,
白及10g,水煎服。
4.半身不遂:鸭掌柴100g,水煎服。
三角枫绳
【别名】 三角枫。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var.sinensis(Tobl.)Rehd.的茎叶。
【性状】 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横长皮孔,嫩枝有鳞片状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叶革质,卷缩或皱缩,灰绿色。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能育枝上的叶长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全缘。气微,味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腰肌劳损,伤风。
【附方】
1.腰肌劳损:三角枫15~30g,水煎分2次服。
2.伤风:三角枫20~30g,水煎服。
天竹香
【别名】 天竹参。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隔山香Ostericumm citriodorum(Hance)Yuan et Shan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或纺锤形,长5~15cm,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具纵皱及支根痕;顶端具残留茎叶基痕。质硬稍韧,易折断,断面稍粗糙,皮部黄色,木部黄白色。气香,味甘、微苦、微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毒蛇咬伤。
【附方】 五步蛇咬伤:天竹参30g,浸白酒500ml,内服,每次100ml。不饮酒者用开水冲淡(1∶1)内服。每日3次。
破铜钱
【别名】 老鸦碗。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saiatica(L.)Ur-ban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团。根圆柱形,直径约1mm,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有细纵纹,黄棕色,节上常着生须根。叶皱缩,易破碎,完整叶展平后近心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钝齿;叶柄长2~10cm,常扭曲,基部有膜质叶鞘。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柄甚短。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跌打损伤,中暑,小儿惊风。
【附方】
1.跌打损伤:鲜破铜钱根及茎适量,捣烂敷患处。
2.中暑:鲜老鸭碗150g,加醋捣烂炖服。配合推刮胸,拿虎口(合谷),拧胸及背部,自上而下拈风池穴,捏、掐人中等疗效更明显。
3.小儿惊风:鲜积雪草根6g,鲜酢浆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水芹菜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的全草。
【性状】 全草多皱缩成不规则形。茎弯曲,具纵棱,下部节处常有须根。叶皱缩,易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基生叶三角形
或三角状卵形,1~2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披针形、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1~~4cm,宽0.8~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牙齿或锯齿;茎上部叶柄渐短,成鞘,叶较小;叶柄长7~15cm。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上部侧生。气微香,味淡,微辛、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产后口渴,风湿,发热。
【附方】
1.产后口渴:水芹菜10~20g,水煎服。
2.风湿:水芹菜10~20g,水煎服。
3.发热:水芹菜20~50g,水煎服。
山当归
【别名】 陌生草,大香头,大猫脚趾。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Miq.)Franch.et Sav.的根或全草。
【性状】 根短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下部有分支,长3~10cm,直径0.5~2cm。根头部有时具膜片状的叶柄残基。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具纵皱纹、环纹或横向皮孔。质硬而稍韧,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疏松,皮部厚,具放射状裂隙,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放射状纹理不甚不明显。气香,味微苦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附方】
1.肾炎水肿:陌生草30~50g(全草),水煎服。
2.跌打损伤:陌生草30~50g(全草),水煎服。
矮茶
【别名】 矮地茹,平地木。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japonica(Thunb.)Bl.的全草。
【性状】 根茎呈圆柱形,疏生须根。茎略呈扁圆柱形,稍扭曲,长10~30cm,直径2~4mm;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叶痕及节;质硬,易折断。叶互生,集生于茎梢;叶片略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7cm,宽1~4.5cm,灰绿色、棕褐色或浅红棕色;先端急尖,基部狭楔形至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近革质。茎顶偶有红色球形核果。气微,味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肝炎,风湿,疝气,产后腹痛。
【附方】
1.肝炎:矮茶5~20g,水煎服。
2.风湿:矮茶5~20g,水煎服。
3.疝气:矮茶5~10g,水煎服。
4.产后腹痛:矮茶30g,嘎狗黏30g,用黄酒蒸服。
5.乙型肝炎:平地木20~30g,黄柏20~30g,山里黄根20~30g,茜草20~30g,水煎服。
二花针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巴东过路黄Lysimachia patun-gensis Hand.-Mazz.的全草。
【性状】 全草常缠成团状,无毛或密被淡黄色至黄白色多节腺毛。表面黄绿色、棕色或暗绿色。茎扭曲,细长,下部节上常有须根(不定根)。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完者展平后呈宽
卵形或近圆形,长1~3.5cm,宽1~3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圆形。叶片对光透视其边缘具淡红色短线状腺条;叶柄长0.5~2cm。花2~4朵生于枝顶的叶腋,具长花梗。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疔疮。
【附方】
1.疔疮:二花针茎(除去叶)适量,加食盐捣烂敷患处。
2.疔疮:鲜二花针、五叶蛇扭各等量,捣烂敷患处。
白染
【别名】 白桑。
【来源】 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Lour.)Druce的叶、根。
【性状】 叶片多皱缩破碎,绿黄色或金黄色,完整者展平后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9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边缘有细小锯齿,上面有短毛,下面及叶柄被灰黄色皱曲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纸质。气微,味苦,有小毒。
根圆柱形,稍弯曲,表面具瘤状隆起,有不规则纵裂,长短不一,直径0.5~10cm;栓皮棕黄色,常片状剥落。质硬,难以折断,断面皮部外侧棕黄色,内侧浅黄色,形成层明显,木部黄白色,射线纤细,不明显,有年轮。气微,味苦、涩,有小毒。
【药性】 阳药。
【主治】 骨折。
【附方】 骨折:鲜白桑根20g,浸红麦曲酒500ml,每次服1小杯。长梗南五味根皮4份,苦参1份,共捣烂敷患处。
柴花树
【别名】 牛目引,牛莫引,山步仁。
【来源】 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纵纹及易剥落栓皮。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强纤维性,灰白灰。气微,味微苦、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骨折,小儿疳积。
【附方】
1.骨折:牛目引根、皮适量,加酒糟、糯米饭适量,捣烂敷患处。适用于皮肤无损破者。
2.小儿疳积:牛莫引根3~5g,画眉杠10g,竹茹3~5g,水煎服。
九头青
【别名】 矮脚黑鱼胆,九头牛。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五岭龙胆Gentiana devidii Franch.的全草。
【性状】 卷缩成不规则的团。根表面灰黄色或浅黄色,直径1~2mm,茎细,灰绿色,丛生,分枝或不分枝,有棱角。叶对生,皱缩,易破碎,在营养枝上密集,基部成莲座状,在花枝下部较稀疏;完整者展平后,长圆状披针形、狭长椭圆形或披针状线形,长2~6cm,宽0.5~1cm,先端稍钝,基部渐狭,连合,无柄,上面有毛,下面仅中脉和边缘有短刺毛;花顶生3~10朵,蓝色。气微,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尿路感染。
【附方】 尿路感染:九头青10g,水煎服。
九层壳
【别名】 野番萁,山番薯。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Cyna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的根。
【性状】 根圆柱形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5cm。表面灰棕色或淡黄棕色,凹凸不平,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可成片状剥落。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有稀疏黄色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甜,后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喉炎,急性扁桃腺炎。
【附方】
1.喉炎:飞来鹤15~20g,水煎服。
2.急性扁桃腺炎:九层壳适量,切成薄片,开水泡服,每日3次。
水天竹
【别名】 水杨柳。
【来源】 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Schltr.ex Levl.的根或全草。
【性状】 根茎细长圆柱形,有分支,稍弯曲,长4~5cm,顶端有残茎。质脆,断面中空。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次分支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
全草多枝条状,茎圆柱形,长10~30cm,直径2~4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无毛,具细棱。单叶对生,叶片皱缩或破
碎,有的脱落;完整者展开后,狭披针形或线形,长4~10cm,宽0.3~1.2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脉下面明显,具短柄。花序腋生,伞形聚伞花序,花小,黑棕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肝硬化,水湿风。
【附方】
1.肝硬化:水杨柳、九头狮子草、卷柏、九层皮各适量,水煎服。
2.水湿风:水天竹6g,朱砂根6g,坑仙3g,藁本6g,钩藤15g,五加皮15g,山楂根15g,水煎服。水肿明显加腹水草15g,及己0.5g。痛重者加荭草20g。孕妇、妇女月经期禁用藁本。
3.水湿风:水天竹6~9g,五加皮30g,红百鸟不歇60g,水苦益90g,白鸡骨草30g,用黄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4.水湿风(风肿):水天竹4.5g,石菖蒲6g,朱砂根3g,景天三七4.5g,水煎服。
臭桐柴
【别名】 赤木丹,鸡虱药,土常山,臭桶盘。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Steud.的茎叶。
【性状】 枝长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3~10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皮孔点状或稍呈纵向延长,节处叶痕凹点状。质硬,断面皮部棕色,菲薄,木部灰黄色,髓部白色。气微,味淡。
叶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宽卵形,长7~15cm,宽4~10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小
齿,上面棕褐色至黑色,疏被短柔毛,下面色稍淡,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叶柄黑色。气臭,味微苦、辛。
【药性】 阳药。
【主治】 睾丸肿大,偏头痛。
【附方】
1.睾丸肿大:土常山30g,猪腰1对,炖服。
2.偏头痛:臭桶盘根30g,燥棒根30g,水煎服。
豆腐柴
【别名】 苦蓼,山麻兹,腐婢。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柴Premua microphyllaTurcz.的嫩枝叶、根。
【性状】 茎枝圆柱形,浅棕色,具纵沟,被黄色柔毛。叶对生,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长1~5cm,宽0.5~3cm;先端急性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全缘或有疏锯齿,较嫩叶两面有毛。叶片淡棕黄色。气臭,味稍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骨折,疝气。
【附方】
1.骨折:豆腐柴根、野葡萄根、野桃树根各等量,捣烂敷患处。
2.疝气:豆腐柴45g,〓木果实20~30粒(或根45g),马蹄金30g,乌骨鸡鸡蛋1只(两端各刺7个小孔),加水共煮。
黄荆条
【别名】 大叶黄荆,白埔酱(姜)根,黄荆秋。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Vitexnegundo L var.cannab-ifolia(Sieb.et Zucc.)Hand.-Mazz.的根、叶。
【性状】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不一,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有的可见残留茎基。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棕黄色,木部黄棕色,有数个同心状环纹。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小儿夜尿,头痛,风痛,急性肝炎。
【附方】
1.小儿夜尿:黄荆条根10~15g,海金沙根5~6g,水煎服。
2.头痛:白埔酱根30g,加适量冰糖,炖服。
3.风痛:黄荆秋6g,山橘根6g,钩藤4.5g,老鸦柿4.5g,红百鸟不宿3g,毛冬青6g,用黄酒炖服。
4.急性肝炎:黄荆秋根15g,水煎服。
苦草
【别名】 白地蜂蓬,白花夏枯草,大叶地汤蒲。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伏地筋骨草AjugadecumbensThunb.或紫背金盘Ajuganipponsis Makino的全草。
【性状】 伏地筋骨草全草皱缩成团,长5~20cm。根细小,暗黄色。地上部分灰黄色或暗绿色,密被白柔毛。茎细,具四棱,质较韧,不易折断。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匙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7cm,宽1.5~3cm,绿褐色,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边缘有波状锯齿;叶柄具狭翅。伞花序腋生,淡黄色或黄褐色。气微,味苦。
紫背金盘全草灰绿色,茎基部常带紫色,无基生叶,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8cm,宽1.2~4cm。
轮伞花序多花。气微,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腮腺炎,无名肿毒,扁桃腺炎。
【附方】
1.腮腺炎:白地蜂蓬30g,土牛膝20g,鸭跖草20g,三白草30g,小青草20g,笔管草20g,木橿30g,水煎服。
2.无名肿毒:大叶地方汤蒲5~10g,水煎服。
3.扁桃腺炎:大叶地方汤蒲5~10g,水煎服。
野仙草
【别名】 风轮菜。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细风轮菜Clinopodium gracile(Benth.)Matusm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团。茎细,直径1~1.5mm,表面紫棕色,有纵槽,被倒向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叶多皱缩,易破碎、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圆卵形至卵形,长1~3cm,宽0.8~2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疏生短硬毛;叶柄长0.3~1.5cm,密被短柔毛,轮伞花序仅残留黄绿色花萼,有的可见黄褐色卵球形小坚果。气微,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毒蛇咬伤,阴茎肿大,阴囊水肿。
【附方】
1.毒蛇咬伤后溃烂:风轮菜、宜昌细辛各等量,水煎洗患处。
2.阴茎肿大、阴囊水肿:野仙草适量,捣烂用米泔水调和,敷患处,每日3~4次。
红老鸦碗
【别名】 方梗老鸦碗,入骨箭,方杆老鸦碗。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longituba(Na-kai)Kupr.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团。茎方柱形,细而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具纵棱及短毛,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灰绿叶或绿褐色,多皱缩,易破碎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1~3cm,宽1.5~3cm,边缘具圆齿;叶柄细长,长0.5~6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红色或紫色。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疳积。
【附方】 小儿疳积:入骨箭15g,鸡肝1副,水煎后取药汁炖鸡肝服。
雷独草
【别名】 九重楼,地蜂蓬,好公草。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全草、果穗。
【性状】 全草长10~30cm。茎钝四棱形,表面紫褐色至紫红色。叶对生,叶片多皱缩,破碎,展平后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cm,宽0.5~1.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全缘或微波状。轮伞花序,顶生穗状,多无花冠,花萼管状钟形,浅棕色至棕红色。气微,味淡。
果穗呈圆柱形,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十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
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胃脘痛,扁桃腺炎,高血压。
【附方】
1.胃脘痛:夏枯草25g,马蹄金20g,墨鱼干1条,白英15g,棕根3~5条,水炖服。
2.扁桃腺炎:夏枯草20g,银花20g,土牛膝20g,菊花20g,水煎服。
3.高血压:夏枯草9g,杜仲9g,鲜芹菜根30g,水煎服。
热红草
【别名】 月风草,活血丹,丹参。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 Dunu的根。
【性状】 根茎粗短,上端具残留茎基。根数条,圆柱形,稍弯曲,或微弯曲,长5~30cm,直径1~8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略角质样。气微,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月经不调,闭经,盆腔炎。
【附方】
1.月经不调、闭经:活血丹30g,月季花20g,食凉茶20g,加米汤煎服。
2.急慢性盆腔炎:活血丹30g,水煎服。
两头牢
【别名】 两头吊,两头丁。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铁钓竿Veronicastrum villosulum(Miq.)Yamazaki var.glabrum Chin et Hong的全草。
【性状】 多卷成团状,长短不一,直径1~2mm;茎圆柱形,有纵皱纹,有的顶端具须根,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无毛。叶片皱缩,易破碎或脱落,完整叶展开后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多浑圆,厚纸质,上面略具光泽,边缘锯齿三角状,表面灰绿色、绿褐色或紫褐色。花序近头状,腋生,苞片和萼片密生硬毛;花紫褐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扭伤,阑尾炎,白带。
【附方】
1.扭伤:两头丁适量,用麻油稍炒,再用红曲酒稍蒸,取出,擦或外敷患处。
2.阑尾炎:两头丁10g,桃仁5粒,冬瓜仁15g,蒲公英10g,红藤10g,水煎服。
3.白带:两头丁少许,地菍适量,水煎服。
石豇豆
【别名】 石杨梅,石吊兰。
【来源】 为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Lysionotuspauci lorusMaxim.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长2~20cm,直径2~4m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皱纹,节处略膨大,节间长短不一,有叶痕及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绿色。叶多脱落,革质,完整者展平后楔形或楔状线形,有的狭长圆形、狭卵形或倒卵形,上半部有疏锯齿,边缘反卷,上面草绿色,下面黄绿色,主脉下陷,背面凸起。气微,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外阴瘙痒,牙痛。
【附方】
1.外阴瘙痒:石吊兰30g,瘦猪肉12g,水煎服;另用白英适量,水煎外洗。
2.牙痛:石吊兰30g,鸡蛋1只(刺孔),水煎服。
铺地蜈蚣
【别名】 塌地蜈蚣,陈头蜈蚣,穿地蜈蚣,大地蜈蚣。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金毛耳草Hedyotis chrysoyricha(Palib.)Merr.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团。茎细,稍扭曲,被金黄色柔毛,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具明显纵沟纹,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有的破碎、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1~2.5cm,宽0.5~1.2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略反卷,具缘毛,下面被金黄色柔毛,上面被疏短毛,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黄绿色,托叶短,合生,叶柄短。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暑气,腹泻,泻痢。
【附方】
1.暑气:铺地蜈蚣30~50g,水煎服或开水泡服。
2.腹泻:大地蜈蚣50~60g,水煎服。
3.泻痢:鲜铺地蜈蚣30g,鲜铁苋菜30g,鲜马齿苋30g,水煎服,一天2次,饭前服用。
蛇舌草
【别名】 二叶葎。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Willd.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团状。茎纤细,具纵棱,淡棕色或棕黑色。叶对生,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叶片线形,棕黑色;托叶膜质,下部联合,顶端有细齿。花通常单生于叶腋,具梗。蒴果扁球形,顶端具4枚宿存的萼齿。种子深黄色,细小,多数。气微,味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尿路感染。
【附方】 尿路感染:白花蛇舌草30~50g,水煎服。
六月 雪
【别名】 白马骨。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DC.)Druce的全草。
【性状】 根细长圆柱形,有分支,长短不一,直径2~8mm。表面深灰色、灰白色或黄褐色,有纵裂隙,栓皮易脱落。老茎深灰色,表面有纵裂纹,栓皮易脱落,小枝灰白色,幼枝浅灰色,微被毛。质硬,断面纤维性,木质。叶对生,纸质或薄革质,黄绿色,皱缩,易碎或脱落,完整者展开后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3cm,宽0.5~1.2cm,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至长楔形,全缘,稍反卷,叶脉在两面均凸起;叶柄极短。枝上部有时可见黄白色小花数朵。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红痢疾,小儿疳积,胃纳差,痧症(暑气)。
【附方】
1.红痢疾:六月雪20g,千年霜20g,水煎服。
2.小儿疳积:六月雪15g,红关门草15g,水煎服。
3.胃纳差:白马骨30~50g,水煎服。
4.痧症(暑气):六月雪嫩叶10g,牡荆嫩叶10g,水煎服。
双色花
【别名】 变色花,双花,银花,金银花,忍冬藤。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花、茎。
【性状】 花蕾细棒槌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1.5~3.5cm,上部直径2~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淡黄棕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黄,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小,绿色,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茎多捆成束或卷成团。长圆柱形,有分枝,直径1.5~6mm。表面棕红色至暗红色,有的灰绿色,老枝光滑,细枝有淡黄色绒毛;外皮易剥落露出灰白色内皮。枝上多节,节间6~9cm,有残叶或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感冒,胃炎(胃热),湿疹,喉炎。
【附方】
1.感冒:金银花10g,野菊花3g,一枝黄花15g,水煎服。
2.胃炎(胃热):忍冬藤9g,铁拳头9g,卷柏9g,云木香3g,陈皮6g,水煎服。
3.湿疹:金银花、千里光全草各等量,水煎洗患处。
4.喉炎:金银花30~50g,水煎服。
苦野菜
【别名】 苦益菜,白苦叶菜。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Thunb.)Juss.的全草。
【性状】 全草常折叠成束。茎圆柱形,直径2~4mm,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主茎、分枝及花序梗全部或两侧被白色倒生粗毛,具纵棱及细纹理;叶多卷缩或破碎,两面有毛,完整者展平后,基生叶卵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卵形或窄椭圆形,不裂或基部生1对小裂片。花白色。瘦果基部贴生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气特异,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毒蛇咬伤,产后虚汗,瘰疬。
【附方】
1.毒蛇咬伤:苦益菜、鲜铺地蜈蚣各适量,捣烂外敷。内服红牛膝50g,白花蛇舌草50g,水煎服。
2.产后虚汗:苦益菜30~50g,开水泡服。
3.瘰疬:鲜苦益菜200g,山羊骨500g,烧酒适量。将山羊骨烧成炭状,磨成细粉,与鲜苦益菜、烧酒捣成泥状,敷患处。
绿花白根草
【别名】 疯草。
【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兰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的全草。
【性状】 全草缠绕成不规则状。全长10~30cm。根细长,鲜时白色,干后棕褐色或淡棕黄色,有的有分支,断面黄白色。茎丛生,纤细。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易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倒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2~4mm,灰绿色或棕绿色。花顶生或腋生,具长花梗,浅蓝紫色。蒴果圆锥状,直径3~4mm;种子多数,细小。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药性】 阳药。
【主治】 角膜溃疡,小儿疳积。
【附方】
1.角膜溃疡(眼生白点):疯草根适量,捣烂,加入人乳,左眼塞右鼻孔,右眼塞左鼻孔。
2.小儿疳积:兰花参10~15g,加猪肝或鸡肝炖服。
叶下红
【别名】 一支香,铁交杯。
【来源】 为菊科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ngransChamp.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卷曲成团。茎短,被褐色长柔毛。叶4~7枚,轮生或稍互生排列于短茎上,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10cm,宽2~6cm,先端较圆钝,基部心形,全缘,上表面几无毛,叶缘、叶下表面及叶柄被褐色柔毛。气微香,味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喉蛾,鹅口疮。
【附方】
1.喉蛾:铁交杯15~20g,水煎服。
2.鹅口疮:铁交杯3~5g,米泔水煎服。
白百里风
【别名】 四干毛张老。
【来源】 为菊科植物翅茎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
f.pterocaula(Franch.et Savat.)Ling的全草。
【性状】 全株稍弯曲,长15~35cm,被白色绵毛。根灰褐色,茎灰白色。基部毛脱落处显淡棕色,并木质化,上部茎在节间有翅,有纵沟;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灰白色。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呈长圆形、倒披针形或线形,先端急尖,基部下延成狭或宽翅,上面灰绿色,老叶无毛,嫩叶被绵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伞房状,顶生,淡黄白色。气香,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水肿。
【附方】 水肿:四干毛张老30g,水煎服。
马仁菜
【别名】 火烧菜。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1~3mm,表面黑棕色或棕色,微具光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叶皱缩卷曲,易碎及脱落,表面黄绿色至棕黑色。花序黄绿色,种子褐色。气香,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乳腺炎。
【附方】 乳腺炎:鲜火烧菜适量,加食盐捣烂,外敷于红肿处,每日换药3次。
假堇菜
【别名】 四季菜。
【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olia Wall.ex DC.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多分枝,具纵棱,直径2~5mm,表面灰黄白。质硬,断面纤维性,灰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叶多皱缩卷曲,极易脱落,并多在茎上部,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1或2回羽状深裂,顶生裂片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两面无毛,灰绿色或黄绿色。头状花序,多排列呈圆锥状,花小,黄白色。气香,味稍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皮肤瘙痒,胃癌,腰扭伤,白带。
【附方】
1.皮肤瘙痒:四季菜适量,水煎,温热时洗患处。
2.胃癌:四季菜20g,白山毛桃根20g,半枝莲20g,水煎服。
3.腰扭伤:四季菜20~25g,水煎服。
4.白带:假堇菜20g,两头丁10g,水煎服。
草鞋芎草
【别名】 毛舌,老虎舌,大猫舌。
【来源】 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Aster turbinatu S.Moore的全草。
【性状】 具根茎。茎圆柱形,直径3~5mm,单生,表面绿褐色、灰黄绿色,具白色的糙毛,粗糙;质硬,易折断,断面灰白色。叶皱缩卷曲,易破碎,易脱落,完整者基部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2~6cm,先端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渐狭成柄,柄具宽翅,边缘具疏齿;叶部中无柄,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1~3cm;上部叶片较小,两面被短糙毛,下面沿脉有长糙毛,灰绿色、灰黄绿色或棕褐色。头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直径1~2cm。气微香,味微苦。
【药性】 阴药。
【主治】 水湿风痛、肾炎。
【附方】
1.水湿风痛:草鞋芎草30~50g,水煎服。
2.肾炎:毛舌30g,水煎汤,加猪腰炖服,服汤食肉。
牛尿刺
【别名】 大叶牛须刺,牛节刺,牛须刺。
【来源】 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DC.)Max-im.的全草。
【性状】 根长纺锤形,多簇生而扭曲,长短不一,直径0.3~1cm,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稍平坦,皮部薄,棕褐色,有小裂隙,木部类白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地上部分,茎圆柱形,直径0.3~1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棱,被灰白色毛,质松脆,断面黄白色,髓部白色,常中空。叶皱缩卷曲,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基生叶倒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几全裂,齿端有针刺,基部下延成翼柄;中部叶长圆形,裂片和齿端均有针刺,基部抱茎;上部叶片较小,叶片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被稀疏的长多节毛。头状花序顶生,圆球形或椭圆形,总苞枯黄色,苞片披针形,多层,冠毛羽状,黄白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产后腹痛,小儿乳哮。
【附方】
1.产后腹痛:大蓟根10~15g,水、酒煎服,红糖为引。
2.小儿乳哮:牛尿刺3~5g,加猪爪,水煎服。
吉花
【别名】 艾花,黄菊花,野菊花。
【来源】 为菊科植物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nl.的头状花序或全草。
【性状】 头状花序类球形,直径0.2~0.8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被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根细圆柱形,多侧生,表面灰褐色或棕色。茎圆柱形,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棕褐色或浅黄绿色,有棱角,除基部老茎外被细柔毛,直径1~5mm。叶多生于茎中部以上,叶片皱缩卷曲,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一回羽状浅裂至深裂,全部裂片边缘浅裂或有锯齿,上表面有疏毛,褐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毛较多,灰绿色,叶基部渐狭而成有翅的叶柄,叶柄基部有的可见其锯齿的假托叶。气香,味稍苦、微涩。
【药性】 阳药。
【主治】 疮疖,妇女月子内不思饮食,高血压头昏。
【附方】
1.疮疖:吉花、鲜地丁草各等量,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2.妇女月子不思饮食:野菊花30g,去心莲子30g,水煎服。
3.高血压头昏:吉花根15~30g,水煎服。
墨黑草
【别名】 日花草,墨汁草,乌黑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全草。
【性状】 全草均被白色绒毛。茎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叶对生,近无柄,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全缘或具浅齿,墨绿色。头状花序,直径2~5mm。瘦果椭圆形而扁,长2~3mm,棕色或浅褐色。气微,味微咸。
【药性】 阳药。
【主治】 腹泻,出血(外伤)。
【附方】
1.腹泻:墨黑草10g,节节草10g,铺地蜈蚣10g,水煎服。
2.腹泻:乌黑草20~30g,水煎服。
3.外伤出血:鲜乌黑草适量,捣烂外敷。
白头翁
【别名】 马头翁。
【来源】 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ortunei Turcz.的全草。
【性状】 茎圆柱形,长20~80cm,直径2~4m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稍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及纵棱线;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有柄,叶多皱缩、破碎,绿褐色,完整叶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叶片较大,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狭窄,边缘有锯齿;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气芳香,味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韧带扭伤,刀伤。
【附方】
1.韧带扭伤:马头翁20~30g,水煎服。
2.刀伤:马头翁干叶适量,研成细粉敷患处。
大发散
【别名】 千里橘。
【来源】 为菊科植物泽兰Eupatorium japonicum Thunb.带茎的头状花序。
【性状】 茎被白色弯曲短柔毛。头状花序排列呈紧密的伞房状,总苞钟状,3层,外层短,披针形,中层及内层渐长,长椭圆形或圆状披针形,黄绿色或黄褐色;每个头状花序具5朵花,管状,类白色或灰白色。瘦果椭圆形,黑褐色,具5棱,在放大镜下观看,被多数黄色腺点;冠毛灰白色。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产后全身发痒,伤风,痛经。
【附方】
1.产后全身发痒:千里橘18g,天花粉18g,水煎服。
2.伤风:大发散10g,水煎服。
3.痛经:千里橘10~15g,水煎服。
白日
【别名】 叶下白,天青地白。
【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背鼠曲草Gnaphalium japonicumThunb.的全草。
【性状】 全草皱缩成不规则形,茎自基部发出,圆柱形,直径约1mm,密被白绵毛,长5~20cm。叶皱缩卷曲,展平后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3~10cm,宽3~6m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下延,上面深绿色或墨绿色,稍有白色绵毛,下面灰白色,厚被白色绵毛,质柔软。头状花序顶生,少数球形,红褐色。气微,味淡,微甜。
【药性】 阳药。
【主治】 白带,红眼病。
【附方】
1.白带:叶下白50g,马头翁30g,金鸡脚30g,水煎服。每日2次,饭前服。
2.红眼病:白日30~60g,水煎服。
田岸青
【别名】 水苦益,温州青,马兰头,鸡儿肠。
【来源】 为菊科植物马兰 Kalimeris indica(L.)Sch.-Bip.的全草。
【性状】 主根细长圆柱形,着生有多数浅棕黄色的须根。茎圆柱形,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多数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被短毛,有的枝顶可见头状花序,花淡紫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有毛。气微,味淡,微涩。
【药性】 阴药。
【主治】 疮疖,肾炎,牙痛,烂口角,牙龈肿痛。
【附方】
1.疮疖:鲜鸡儿肠250g,食盐25g,捣烂敷患处。
2.肾炎:水苦益45g,石菖蒲15g,鸡蛋1只。鸡蛋两头扎小孔后与药同煮,服汤食蛋。
3.牙痛、烂口角:温州青50g,水煎服。
4.牙龈肿痛:鲜马兰头根50g,水煎服,每日2次。
日头花
【别名】 向日葵。
【来源】 为菊科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花序托、茎髓。
【性状】 花序托圆盆形,直径8~30cm,上面有蜂窝状孔,灰棕色,稍突起,下面细颗粒,粗糙,金黄色,中央和边缘外突,中部一圈凹入。气微,味淡。
茎髓圆柱状,长短不一,直径2~6cm,海绵状,白色。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支气管炎,荨麻疹。
【附方】
1.支气管炎:日头花(花序托)30g,水煎服。
2.荨麻疹:向日葵茎髓20~30g,水煎服。
木米头
【别名】 木莲头,九里明,千里橘,千里光。
【来源】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全草。
【性状】 全草多成圈或成束。茎圆柱形,曲折,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深棕色或黄棕色,具细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灰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的枝顶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瘦果有纵沟,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浮肿,褥疮,骨髓炎。
【附方】
1.浮肿:千里光150g,水煎服。
2.褥疮:九里明200~250g,水煎,温热时取药液淋洗疮面,每日2次,并用消毒纱布覆盖疮面。
3.骨髓炎:鲜千里光适量,捣烂外敷,每日1次,连续使用2个月。
金钗花
【别名】 八月黄花,土柴胡,满山黄。
【来源】 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的全草。
【性状】 根茎粗短,簇生淡黄红色细根。茎圆柱形,长20~65cm,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色,有棱,上部茎有毛;质脆,断面纤维性,髓部类白色。叶互生,常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卵圆形或披针形,先端稍尖而钝,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基部下延成柄,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头状花序集生茎端,总状排列;总苞片3层,卵状披针形,近中脉处色较深;花黄色,有舌状花与管状花之分。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药性】 阳药。
【主治】 急性荨麻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刀伤,乳痈。
【附方】
1.急性荨麻疹:鲜金钗花适量,捣烂绞汁,炖热,擦患处。
2.毒蛇咬伤:鲜金钗花30~60g,水煎服。并再用鲜金钗花60g捣烂外敷。
3.跌打损伤:鲜一枝黄花(或干品)适量,捣烂外敷(干品加水)。
4.刀伤:一枝黄花叶适量,嚼烂敷患处。
5.乳痈:鲜金钗花根适量,嚼烂敷患处。
6.产后腹痛:金钗花10~15g,水煎服。
千斤拔
【别名】 千人拔。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的全草。
【性状】 根须状,黄棕色,直径约0.5mm。茎扁圆柱形,浅灰绿色,有纵棱,节明显,节间长4~8mm,直径1~3mm。叶卷曲,皱缩,展平后线形,长可达15cm,平行脉,灰绿色。穗状花序数个呈指状排列于茎顶端,常为3个。气微,味淡。
【药性】 阳药。
【主治】 呃逆,小儿腹泻。
【附方】
1.呃逆:千人拔30g,鹅不食草9g,开水泡服。
2.小儿腹泻:千人拔3~5g,凤尾草5g,水煎后加入少量蜂蜜调服。
雅雀草
【别名】 竹叶草,百日晒。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
【性状】 全草长短不一,表面黄绿色,老茎略呈方形,光滑,具数条纵棱,直径约2mm,节膨大,基部节上常有须根,质韧,断面中部有白色的髓。叶互生,皱缩成团,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至披针形,两面无毛,或上面近边缘处微粗糙,无柄或几无柄。聚伞花序单生于茎的顶端,总苞片佛焰苞状、折叠,边缘不相连,花冠多脱落,萼片膜质,花瓣蓝黑色。气微,味甘、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毒蛇咬伤,急性扁桃腺炎。
【附方】
1.毒蛇咬伤:鲜鸦雀草适量,捣烂外敷。
2.急性扁桃腺炎:鲜鸦雀草适量,捣烂绞汁20ml,内服,每日2~3次。
满田星
【别名】 耳朵刷,稻栅。
【来源】 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Koern.带总花梗的头状花序。
【性状】 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总花梗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1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质柔软。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夜盲。
【附方】 夜盲:鲜稻栅50g,猪肝适量,水煮服。每日2次。
百合
【别名】 百合花头。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野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ex Miellez的鳞茎。
【性状】 根茎呈莲花座状球形或卵圆形。鳞叶卵圆形、匙形或披针形,长1~3cm,宽5~12mm,表面淡黄色或乳白色,光滑,略具光泽,脉纹不甚明显,整个鳞片向内卷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类白色。气微,味淡,微苦。
【药性】 阳药。
【主治】 痈疽,疮疖,干咳。
【附方】
1.痈疽:百合花头50g,食盐10g,共捣烂(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敷患处。
2.疮疖:百合适量,碾成细粉,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敷患处。
3.干咳:百合15g,冰糖60g,水煎服。
金烛台
【别名】 七层塔,七叶一枝花。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根茎。
【性状】 根茎结节状扁圆柱形,稍弯曲,直径0.5~3cm,长1.5~10cm。表面黄棕色或淡黄棕色,具斜向环节,上侧有半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粉性,少数部分角质样,粉性者类白色,角质样者淡黄棕色。气微,味微苦、麻。
【药性】 阴药。
【主治】 毒蛇咬伤,牙痛,小儿疳积,小儿惊厥。
【附方】
1.毒蛇咬伤:鲜七叶一枝花适量,捣汁外敷。
2.牙痛:七层塔一个,用醋磨汁抹患处。
3.小儿疳积:金烛台3g,雪里开9g,野猪牙适量(用米泔水磨汁),加冰糖炖服。
4.小儿惊厥:金烛台3~6g,三叶青6g,水煎服。
千年运
【别名】 山姜,九蒸姜,黄精。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或长梗黄精Polygonatum filipes Merr.的根茎。
【性状】 多花黄精根茎为结节状,稀连珠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5~15mm,结节长2~4cm,略成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上侧有突起的圆盘状茎痕,直径8~15mm。节环较密。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长梗黄精根茎多连珠状,稀结节状,长5~15cm,直径2~7mm,连珠长1~3cm,略成扁圆形,表面黄棕色,茎痕圆形,直径5~8mm。
【药性】 阴药。
【主治】 痢疾,小儿腹泻。
【附方】
1.痢疾(小儿):鲜黄精30g,切成2mm片,放在火上焙黄后放凉,水煎服,每日1剂。
2.小儿腹泻:千年运20g,青绳儿根5~9g。将千年运切片,晒干后焙黄,与青绳儿根(木防己)一起水煎服。
疳首
【别名】 山芭扇,金绞剪。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根茎。
【性状】 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长2~8cm,直径0.6~1.5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有的可见茎基残存;下面有须根。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气微,味苦,微辛。
【药性】 阴药。
【主治】 小儿疳积,咽喉炎。
【附方】
1.小儿疳积:疳首3~5g,水煎服,或加鸡肝煮服。
2.咽喉炎:射干、山豆根各适量,共碾成细粉,吹至咽部。
石豆
【别名】 岩豆,坛豆,台豆。
【来源】 为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tr.的全草。
【性状】 根茎纤细,直径约1mm,每隔1~2cm有一假鳞茎。假鳞茎卵状长圆形或类圆锥形,长0.5~1.5cm,直径3~6mm,表面黄绿色至暗绿色,具细纵棱,近根茎一侧具一凹槽,基部不收缩成柄状。气微,味淡。
【药性】 阴药。
【主治】 乳腺炎,小儿惊风。
【附方】
1.乳腺炎:石豆30~50g,水煎服。
2.小儿惊风:石豆30~50g,水煎服。
(李建良)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