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瑶族的族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1056
颗粒名称: 二、瑶族的族称
分类号: K28
页数: 3
页码: 008-0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瑶族名称的由来、族称的演变、自称和他称的分类,以及瑶族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文化和统一性。
关键词: 瑶族 族称 自称

内容

(一)瑶族名称的由来
  关于瑶族名称的由来,因史家记载不一,长期争论不休。但在这几年经过多次瑶学研究会议讨论认定,瑶族先民在南北朝以前就与南方少数民族统称为“蛮”,如“荆蛮”“盘瓠蛮”“长沙蛮”“武陵蛮”和“五溪蛮”等。南北朝时,出现了“莫徭”的称号,这是瑶族族称中最早见于文献的称呼。据唐初姚思廉《梁书·张缵传》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又据《隋书·地理志下》载:“长沙郡又杂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尝免徭役,故以为名。”这说明,“莫徭”是免于徭役的意思,瑶族名称的得来与徭役有关。“莫徭”称号,自南北朝时期出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二)族称的演变
  瑶族,自唐宋成为单一民族实体以后,随着向南迁徙与各民族的接触与交往,称谓也在演变之中。
  唐末宋初,居住在洞庭湖一带的瑶族开始向南迁徙,唐宋时期的文献多用徭役的“徭”来称呼瑶族。如称“莫徭”“蛮徭”“傜人”或“徭人”等。除使用“莫徭”名称外,还混用于“蛮”“獠”“山徭”“山越”“夷蜒”等名称。元代,瑶族大量南移进入两广地区。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把“徭”字改为带有犬字旁的“猺”,出现了“猺”“蛮猺”“猺人”等带侮辱性的称谓。在清代,仍袭用“猺”字,史称“猺”“猺蛮”“猺人”“猺民”“山峒猺”等,这些称谓一直沿用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约在20世纪20年代,广东中山大学一些学者提倡将“猺”之犬字旁改为人字旁的“傜”字,从此一些学者开始使用单人旁的“傜”来称呼瑶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取消了带有侮辱性“猺”的称谓,改用“傜”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又将“傜”字改为“瑶”字,统称为瑶族。
  (三)自称与他称
  瑶族称谓分自称与他称,其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
  1自称
  瑶族有不同的自称,其形成与图腾崇拜和语言的差异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语言和图腾崇拜相同或接近的自称相同或相似;语言和图腾崇拜不同的,自称多不同。据普查,全瑶族共有28种不同的自称,每一种自称都有一定的含义。比如,自称“勉”或“绵”“曼”“门”“敏”“努”“诺”“璃”“奈”“迎”等的都是“人”的含义,而“尤”“标”“藻”的称呼则是“瑶”的族称。其中自称“绵”的为盘瑶、盘古瑶、过山瑶等;称“董本尤”的为大板瑶;称“祝敦尤绵”的为小板瑶;称“土尤”的为土瑶;称“荆门”的为蓝靛瑶;称“布努”“布诺”的为背篓瑶;称“炳多尤”的为平地瑶;称“拉珈”的为茶山瑶等。在自称中以“勉”“门”为最多。
  2他称
  “瑶”不是瑶族自称,而是其他民族对瑶族的称呼。从元代至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瑶族被冠以许多不同的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瑶族他称达456种。每一种他称,都有一定的含义。其称谓的特点:一是与崇拜信仰有关,比如崇拜盘瓠、盘王的瑶族被称为“盘瑶”;二是与归附政府,接受教化有关,比如凡编入户籍需服徭役的瑶族被称为“安宁瑶”“太平瑶”“下山瑶”“良瑶”“杂瑶”“汉瑶”“真瑶”。凡没有编入户籍或不纳税役的瑶族,被称为“险瑶”“生瑶”“蛮瑶”“山瑶”“野瑶”等,反映其政治地位低下的他称有“山狗”“狗猺”等,多达50多种;三是与生产耕作有关,比如居住在山上,刀耕火种迁徙频繁的瑶族,被称为“过山瑶”“山子瑶”“背篓瑶”“高山瑶”“开山瑶”等,其中被“芹菜瑶”“竹山瑶”等瑶族名称反映的是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农作物生产;四是与居住地有关,瑶族因在历史上居住地条件不同,也出现过不同的他称,比如因居住地势、方位而得名的有“高山瑶”“深山瑶”“七百弄瑶”“八排瑶”“东山瑶”“西山瑶”“平地瑶”等,以居住地地名而得名的还有“茶山瑶”“道州瑶”“乳源瑶”等;五是与服饰有关,据查,不少他称是因穿着的服饰而得名,其中以服饰颜色式样而得名的有“红瑶”“白裤瑶”“青裤瑶”“黑衣瑶”“长衫瑶”等,以头部装饰而得名的有“板瑶”“尖头瑶”“花头瑶”“红头瑶”等,以蓄发或不蓄发得名的有“长发瑶”“光头瑶”等;反映胸饰得名的有“钱币瑶”“钱瑶”和“花肚瑶”。他称还与瑶族姓氏有关,如“十二姓瑶”“盘家瑶”和“赵家瑶”等。
  瑶族各支系自称、他称、语言,甚至风俗习惯或许不同,但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瑶族人民有着共同的传承、共同的文化,因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瑶族。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出版者: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纺织出版社获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上篇瑶族服饰文化,将全国的瑶族归纳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和平地瑶,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各个瑶族支系的服饰文化;下篇瑶族传统技艺,从纺纱、织布、织锦、印染、挑花、服饰工艺等内容进行撰写,并在每一分项中列举出几个最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技艺进行阐述,如蓝靛染色、织花带、扎染、黏膏树脂染、数纱绣、贯头衣、大襟衣、对襟衣、狗尾衫、肚兜、百褶裙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

相关专题

瑶族名称的由来
相关专题
族称的演变
相关专题
瑶族自称
相关专题
瑶族他称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