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喜梅上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夜闯卑库山》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0013
颗粒名称:
喜梅上路
分类号:
I247.7
页数:
8
页码:
55-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喜梅到姨妈家探虚实后得知婆婆真的中了500元奖金。喜梅决定马上去接婆婆回家,充满了勇气和庆幸,同时也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婆婆的不孝。最后,喜梅离开姨妈家,继续赶回家去接婆婆。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当代
内容
喜梅上路,有着难以告人的目的。
她吃过早饭,托嘱好男囡,拉着胶轮车出门时,东方天际刚刚涂上一抹橘黄色。这是一个标致的畲家少妇,有舞蹈演员般的身段,鹅蛋脸,弯弯眉直插鬓边,杏核眼水灵灵会说话,她梳着畲家样式繁复的发髻,像一只彩凤,凤髻缠上了红头绳。五彩宽边的深青衣衫崭崭新,齐膝花边黑短裤下的绑腿,也裹得一丝不苟,齐齐整整。
“喜梅,做什么去?”有人问。
“到小桥镇买麦麸,做白木耳。”喜梅说。
“怕不是吧?”
“不是?”喜梅早有准备,指指车上的两个麻袋,“看,这是什么?”车上还有一顶麦秆编织的草帽。
这一关过得容易。喜梅希望再也别遇着熟人了。可是不巧,才走一箭之地,见兰二佟从对面走来。这是村里出了名的调皮后生,昨天去小桥镇看《少林寺》,在亲戚家过夜,一早赶回来的。他一见喜梅便问:“去哪里?”不待回答,又说,“去接婆婆?嗨,别轻信别人乱嚼舌头啦。”
喜梅一震:“怎么啦?”
兰二佟一本正经地说:“你婆婆压根儿就没中什么奖,大概是人家把你当猴耍呃。”
喜梅脸色陡然一变,但还是骂了一句:“没口德!”
兰二佟劝道:“喜梅嫂,还是转回村吧。”
喜梅怔了一下,指指车上的麻布袋,气咻咻地嚷:“我去买麦麸,转回村做屁?”两胳膊一夹,猛运劲,带着胶轮车一溜小跑,撇下了兰二佟。才跑了一截,她就放慢了速度,像大蚂蚁在爬,双脚沉甸甸的,心一个劲往下沉,说不出是何滋味……
畲家有句俗话:穷时多看破,富时粒粒到。喜梅正是这种人。
喜梅跟老实疙瘩兰恳成亲时,正值“割尾巴”之年,家里缺吃少穿,可是三口之家和和睦睦,谁也没跟谁红过脸,高过声,丈夫兰恳没有性子,却不笨,是个懂得疼老婆的角色。婆婆兰溪妈年近古稀,一副菩萨心肠,她心疼儿子、媳妇,总是撑着多干活,上山拾柴,下田割猪草,晚上点灯打草鞋卖钱,换来油盐酱醋,平时一有空,总是不离草鞋架子。添了小孙孙,她又一把屎一把尿地照看着。喜梅看着兰溪妈,衣合眼,裤合眼,额上条条皱纹也合眼。她也够孝敬婆婆了,桌上偶尔摆上碗好吃的,喜梅断不了往婆婆碗里夹,笑得甜甜的。
“吃吧,吃吧。横竖都是穷,多留两顿也吃不了三顿,吃了算完。”
兰溪妈嘴唇翕动着,低了头,手好像没处放,拉拉衣摆,捏捏后襟,款款立起,回复媳妇:“你自家多吃一点,又下田又带孩子的。我……老了,什么没吃过?”她拿来一只空碗,将自己碗里好吃的扒拉出来,给小孙孙留着。
喜梅也不吭声了。
这是过去的事,眼下情况就两样了。一天,喜梅上镇去,看着一辆挂斗货车在吃力地爬坡,她立在公路旁出了神。她由车尾巴挂斗联想到婆婆。
这两年,种了责任田,家里米麦满仓,她又做了几批白木耳,挣钱不少,尝到了甜头,心里痒痒的,想的是钱,梦的是钱,一开口就是钱。渐渐地,喜梅什么都看不破了,一元钱恨不能掰成两块来使。她眼高,别人盖房买电视,她也想,她深信一句俗话:“世上除钱没二样。”她积钱像针挑土、燕垒窠,辛辛苦苦,费尽心机。别人家里天字出头夫当家,她却掌了家里仓库和钱柜的钥匙。丈夫兰恳能吃苦,且听话,不错;孩子大了,两三年后就上学,没话说。最伤脑筋的是婆婆这个“挂斗”。
婆婆去年大病了一场,老了许多,干枯了,像一只没肉的蟹,手脚僵硬了,上不得山,下不了田,缺乏“科学头脑”,也管不来白木耳;眼下没人买草鞋了,上山都穿胶底鞋,草鞋架没用了,塞在灶房角落,男孙也不用照看了。兰溪妈顶多只能擦擦桌,洗洗碗,却照样吃,照样喝,头疼脑热时还要花钱!
喜梅心有怨艾,脸上便没有好颜色。有好吃的,闩上房门三口子享用,唯独没有兰溪妈的份。
兰恳说她,反而招来一顿数落和责难。她动辄就发火,摔盆打碗。那一回,兰溪妈受了风寒,眼睛肿得像两个红樱桃,赔着小心向喜梅讨钱买药。喜梅一声不吭,阴着脸,在灶间走来走去。忽然,草鞋架绊着了她的脚,她气歪了鼻子,恶声恶气地骂道:
“不中用的东西,老占地方,碍手碍脚的,看我不收拾你!”找来斧头,三下两下劈碎,塞进灶里。坐在灶门边的兰溪妈双手微颤,像秋风中的枯叶。
草鞋架轻易地打发了,“挂斗”要到何月何日才能甩脱?
谁知天从人愿,兰溪妈不久就到老姐姐家去了。老姐姐的儿子、媳妇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她一人,嫌寂寞,来了信,要妹妹去住一段时间。还说,她儿子与媳妇工资高,白吃她一年半载不算一回事。
喜梅看了信,乐得两手合掌,一跳三尺半高,落地还打个旋。她当即给胶轮车打足气,催兰恳送娘上路了。
转眼间兰溪妈已去半年,兰恳几次想去接回来,喜梅都坚决予以制止,“老对老,丝瓜配面豆,闲着吃饭,成仙啦!你倒成心拆散她们?真是的!”……
近日,村里有人传说,全县两个人得了贴花储蓄头等奖,存进去5元,奖出来500元!有人说其中一名是兰溪妈,有人说不是。各执一词,谁也驳不倒谁。因为老姐姐所在的竹林村在三十里外,不同公社,一时间难以打听。而第一个传话的人也是间接听来的,不知消息的可靠程度如何。
虽然如此,这件事还是成了人们的中心话题。
大家都祝愿得奖的果真是兰溪妈。有人骂喜梅空有一副好皮囊:“天地有灵,她得不到钱财。”有人说:“她会马上去接婆婆的。”有人不以为然。
于是,两种看法,争论不休,后来不少人还打了赌。调皮后生兰二佟就是打赌者之一。他劝喜梅转回村,是眼看自己赌输了。其实,兰溪妈是否得奖,他哪里晓得?
可是,兰二佟几句话,却苦了喜梅。
近来农事稍闲,喜梅就将兰恳打发外出搞副业抓钱,家中全由她一人掌管着。这两天,她又喜又急,苦于不知婆婆得奖事确实与否,又不好问,也无从问起,因此心乱如麻,坐卧不安。去接婆婆,要钱,她面子上有点不好过。可是为了钞票,这点难为情退却了。她一定要去一趟,巴结巴结婆婆,接她回家,添进她的钱,不愁没有带彩的电视机。不能等几日水落石出了再去?过几天兰恳也会回家了。不行,她迫不及待了。然而此刻,她像掉进了冰窟,想:兰二佟讲的若是真话,我去接“挂斗”干啥?
喜梅转念又想,兰二佟这小子鬼得很,他的话起码要扣三四成。也许他这次全是扯谎,但愿如此!不过,他刚才的话也并非全无根蒂,村里那些长舌鬼们尽爱讲我闲话。这样想着,喜梅又苦住了。
车子一颠一颠,胶轮犹犹豫豫地滚着。
眼下是径直去接婆婆,还是索性当真去买了麦麸回家?两种方案,必取其一,就看婆婆中奖事是真是假。可喜梅既无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本领,又无耳报神相助,一筹莫展了。
忽然,脚下被石子一绊,喜梅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这一摔打,竟给喜梅震出一个“玄”主意来了。她把车子拉到路旁,复又蹲下,掐了两截灯芯草,一长一短,手掌握住,从虎口处伸出来,两根压压平,闭紧眼睛将两截草搓了一会,尔后睁开眼抽签:倘若抽到长的一条,意味着确是婆婆中奖了,可接婆婆;抽到短的,拉倒,到小桥镇就折回头。
乖乖,反复三次都抽出长的。喜梅无端地得到了安慰,弯弯眉毛扬了扬。
去!
车轮滚滚,轴子“吱纽”得欢。
过了小桥镇,喜梅心里慌张了:再遇上熟人怎么讲?兰恳的朋友兰阿吉就在竹林村做上门女婿,听说常给供销社拉货,在公路上跑,可别碰上了啊。喜梅戴上草帽,帽檐拉得低低的,遮住半个脸,低着头疾走,像偷了油的耗子。
一群人迎面走来。喜梅分明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不禁颤抖一下,下意识地抿紧嘴巴,拉一把草帽。谁知用力过猛,将草帽扯落到地上了。她匆忙弯腰去捡,草帽被风刮着像车轮一样滚。喜梅猫着腰伸着手步步追赶,动作太狼狈,引得路人哈哈大笑。喜梅脸上飞朱,心里直跳,这才听清人家不是喊“喜梅”,而是喊落在后面的一个同伴“依梅”。
这样提心吊胆走了五里路,再拐一个弯,就到竹林村了。喜梅又为难了一番,决定先要探个虚实,再做抉择。她把车子停在路旁,掏出先预备好的粗铁丝和大铁锁,连车轴带车架锁住了,尔后空手甩甩地进村去。
姨妈家就在公路旁,喜梅以前来过一回。推开虚掩的大门,就见兰溪妈坐在厅边搓苋菜籽,喜梅定了定神,脸上肌肉一松,挂上了酒窝,叫一声:
“妈。”
兰溪妈猛地打个愣怔,老眼昏花朝喜梅看了一会,挺直了腰,颤巍巍地立起招呼:
“梅,来啦!快进屋。”
喜梅进去了,问:“姨妈呢?”
“你姨妈上菜园去了。”兰溪妈忙着搬来板凳,斟了一碗茶水,双手捧给喜梅,完全是接待贵客的礼数。
喜梅端端坐下,品着浓茶。
兰溪妈搬来一个矮脚凳,傍着喜梅坐下,急忙问起喜梅的身体,儿孙的起居饮食。
喜梅回答了,也捎带回问几句。她在动心思。
“妈,近来缺钱花吗?”
“钱?不,不,不缺。”
“哪里来的钱用?”
“用……也用你姨妈的。”
“还有呢?”
“这……就这……”
精明的喜梅思忖着,脸上笑得甜甜的,目光在兰溪妈头上盘旋,她突然唤道:“妈,你的白头发又添了。”
说着,一边用手指当梳子,梳着兰溪妈有点凌乱的头发,一边说着话,话音柔和得像微风吹拂柳叶。她说,兰恳外出搞副业,每一封信都提到妈,过几天他就要回家了;男囡天天吵着要跟奶奶玩;她自己后悔过去对婆婆的不孝,决心挖掉田埂重做起,一定要孝敬婆婆,像刚进兰家门时一样。说着,她用手帕抹眼睛,擦鼻子。
兰溪妈早就浑身微颤,她低着头,有点口吃:
“别说了,梅,是妈不好,妈不好,妈不该——”
“喜梅!”兰溪妈的话被拦腰斩断,是姨妈叫着走进来。她身胚比兰溪妈高大,也硬朗多了,手上提着两棵白菜。
喜梅慌忙立起,很有礼貌地叫一声姨妈。
姨妈放下菜,盯住喜梅问:“你来接你妈?”
喜梅眨眨眼,想好进退迂回之余地,笑着说:“我到小桥镇买麦麸,先来看看妈,过两天来接。”
姨妈耸耸鼻子,轻轻一笑,说:“大概你是听到风声,说到你妈中奖,得了几百块钱?”
“哪里哪里。”喜梅遮掩着,心却狂跳开了。
“实话告诉你,”姨妈用食指点点喜梅胸脯,翘翘嘴唇,“没有的事,是村里一个与你妈同名同姓的人中奖,人家传错了。”
“这……”喜梅像遭了电击,浑身一震之后,呆若木鸡,张开的嘴巴没合上,定成“O”形。听姨妈笑一声,才清醒过来。
兰溪妈嗔姐姐一眼,有气无力地说:“做饭吧,喜梅该饿了。”
“再等一会,来得及。”姨妈不愿离开。
喜梅头晕了,目眩了,看东西都成灰色。她硬着头皮搭讪了几句,便要走。“我车子还放在街上哩。”匆匆出门而去,二老留不住。兰溪妈长叹一口气,两颗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站不稳了,打了个趔趄……
喜梅疾步不停,出了村,拐个弯,一头伏在车帮上,轻轻啜泣开了,肩头不住地耸动着。不知过了多久,听见有人问:
“喜梅吗?”
喜梅一惊,慌忙抹去泪水,抬头一看,是兰阿吉,拉着车子往小桥方向走。他好不惊讶:“喜梅,怎么啦?”“头疼,”喜梅急中生智,“中痧了。”
兰阿吉问:“你是来看婆婆?”
喜梅轻轻一点头。
“那快去,弄点药吃,回头到我家去玩。”
“嗯。”
“你婆婆真有福气呐,一下奖了500块。”
“啊,真有这事?”
“怎么,你还不晓得?”
“我问你——这是真的?”
“真的。嗨,我还骗你不成!”
“你听谁说的?”
“我亲眼见她在公社银行领款哩。”
“啊?”
喜梅嘴巴又张大了,痴呆了半天,兰阿吉什么时候走了也不晓得。她想唱、想跳,心里骂道:两个老货,糊弄人,想把钱带进棺材?哼,你们有神仙法,我有鬼画符!喜梅庆幸自己没把话说绝,进退都有路。她觉得她虽不及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可也胸有大略,堪称女界能人。你们兰二佟这些人算得什么,只会嚼舌头伤人。谁是长人,谁是矮子,走着瞧!
再进村去,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喜梅略一迟疑,闭眼想到500元,浑身就来劲了。为了能自圆其说,她又坐了一会,尔后拉车进村,见姨妈在门口劈柴,忙笑脸迎上去:
“姨妈,小桥镇没麦麸卖了,我这就接妈回家。”
“还算你有心,”姨妈看着喜梅,怔了一会,说,“那我起先讲话刻薄了,你妈也说我。其实,我只想试你一下。你记得妈,我也直说了:你妈是中了500块奖。”
“是吗?”喜梅努力镇定自己。
“你放心,”姨妈说,“这钱是你们家的,我不会用你们一分一厘。只是,姨妈要劝你一句话——侄媳妇,往后要把人看得重一点,把钱看得轻一点。你妈劳碌一世,是有功劳的呀……”
喜梅脸红了,轻轻地点头。
姨妈说:“我本来不让她回家,可是她做梦都想家哩。不过,你今天先回去,想定了,过几天跟兰恳商量商量,要接一起来接。”
“不,”喜梅急了,“今天接,我拉得动。”
姨妈说:“她近来血压高了点,动不动就头晕,刚才你匆匆走去,她又气又急,晕倒在床上了,要躺几天呢。”
喜梅吃了一惊,随姨妈进了房间。兰溪妈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招呼喜梅坐在床沿,她说:“姨妈和你讲话,我都听见了。这次我拿5元钱碰碰运气,想不到中了500元,起先我、我是怕你大手大脚,没敢告诉你。你一走,我就后悔了。我有子有孙,不拿给家里难道扔到溪里去?我想给男囡留一笔,他以后读书找对象都要花钱哩。我也想留一点点去世时用,省得你们多操心。起先,怕你不同意,没敢说出口……”
喜梅心里一热,眼圈红了。细想想,又感到有点委屈:“妈,你替家庭着想,我不也是全力支撑着这个家庭?”
“谁说不是?”兰溪妈说,“梅,我做梦都在家里呢。过两天舒服了,你和兰恳来拉我吧。”她那近乎祈求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喜梅脸上。
喜梅不假思索地点头:“你放心,过两天一定接你回家。”说着,她定睛看着兰溪妈,那眼睛在说:钱先拿给我带回家吧。
姨妈像看透喜梅的心思,出来做主了:“那好,钱也两天再拿,今天不忙,钱随人。”
喜梅无话好说了,搭讪几句,怏怏退出房间。
吃过姨妈烧的午饭,喜梅又上路了。她那辆胶轮车走得还是不稳,一颠一颠的。
知识出处
《夜闯卑库山》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当代的作品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大横山惊魂、夜闯卑库山、饱食之士、山哈祖图、乡村风流、暗夜喋血、粗旺村纪事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