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宗族内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2008
颗粒名称:
四、宗族内部管理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283-2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宁德市畲族宗族内部管理情况。
关键词:
畲族
宗族管理
宁德市
内容
明代畲族大量迁入闽东后,直至民国时期,族长制一直是畲族社区管理的主要形式。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解放前,宁德漈头和南山均有祠堂,一姓一个族长。“族长权力很大,在村里的一切事宜都要由族长决定,人们也愿意听从族长的意见与指挥。在南岗了解到族长由推选产生,村里年长有威望、做事秉公的人就被推举为族长,村中有了什么事情,要族长出来决定,甚至家庭的纠纷,财产分家,都要父老出来调解。父老死后便可以在本村另找一位有威信的、合适的人来担任,并非世袭制的。”①福安甘棠山头庄在民国期间有钟姓祠堂1所,下分4个房,房有房长,族有族长。族长称“父老”,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平时为群众调解纠纷,主持祠堂祭祖活动。谁家有喜事,就请他饮酒,以示敬老。祠堂过去有举行祭祖活动,近几十年来已不重视祭祖。②福鼎县的调查结合《族谱》记载得更具体:“各姓都有祠堂组织,有族长,族长由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担任。下设理事若干,系公众推举产生,负责经营公众财产,主持祭祀事务,解决内部纠纷。而充任族长的,一般都是‘名门望族’,至少也是小康之家。族长职责,除‘玉成’公务,‘建本村神宇,辑合族谱书’之外,还‘剖析’、‘调停’闾里中的‘睚眦起衅’,还要‘团壮丁,联里甲’。有些族长还拥有地主武装,与官府有瓜葛”。①可见,畲族社区在民国以前曾普遍奉行族长和祠堂制度。通常一姓一位族长(又称父老),由族人推选村中年长、有威望、做事秉公者担任,村中大小事情均由族长决定。对内主持祭祖、修谱、建祠,处理族内有关家庭纠纷、财产继承分配和有关民事纠纷;对外协调祠际、村际关系,维护本族利益。族长逝世后由族人另选有威信者担任,不世袭。
族长行使权力的依据是祠堂制度和“习惯法”。一姓宗祠,通常由血缘相近的同姓子孙组成,祠下分若干房,族长和房长,按祠堂《族规》分别负责处理祠内和房内的大小事务。
建祠、修族谱、祭祖是宗族内的3件大事,也是族长份内的工作。祠堂是一祠集体议事和举行祭祀场所;《族谱》通常以显著的位置记载“族规”、“家训”,视同族内法典,族长借此约束族众,管理祖业,调处民族内外纠纷。《族规》主要内容有:宗祠、祖坟、宫庙和祖产建(置)于何时何地;强调春秋祀典应有专人专款办理;要尊敬族长,族内大事应由族长主持裁决,族人应协同。族长办理祭祖、造桥、修路等公益事业;维护祖业山场和山界,不使破坏,违者施以杖责,控官究办;族内财务应谨慎秉公,账目必须张榜公布;载明族谱20~30年一修;及时清理续嗣顺序,妥善安置孤寡;房内嗣份缺人,允许本房子侄过继,抱养男孩续嗣;无子有女者可招婿承嗣,无子女者亦可抱养女赘婿(女婿入赘后,要改姓方许祭谱入族)等。
畲族除《族规》外,还有《家规》。《家规》以蕉城猴盾雷氏宗谱为例:有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务农业、崇节俭、善治家、戒赌博、息争讼、敦人伦等十条。其一至三条是处理家庭关系准则,第四条是处理族内人际关系之本,第五条强调立业,第六条强调生活作风,第七条讲家庭管理,第八条是戒赌,第九条讲民事调解,“族中有授受不明,数目不清,先禀族长,听凭公断,
依旧平心静气复归于好,勿致行苇践履之伤”,强调和平解决族内纠纷,第十条强调夫妻和睦。
族长除凭借《族规》、《家规》管教族众外,还常以传统惯例即“习惯法”的方式,裁决族内纠纷。如遇偷砍林木罚以扦苗还山,赔偿损失;偷挖竹笋要罚放鞭炮认错;偷宰大型牲畜,受害者有权追回赃款,并扒下偷盗者屋顶瓦片;虐待、殴打妻子,要受“娘家头”舅姑的责罚,跪请恕罪等。
闽东畲族社区村落偏小,多处在边远山区,又比较分散,历代政府鞭长莫及。因此,其管理长期以宗族制为主要形式。民国在畲族乡村设置保甲后,族长制受到挑战,族长地位有所削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畲族社区设立乡村政权,乡村领导就是族内权威,基本上废除了族长制。
附注
① 见《宁德县畲族情况调查》。 ② 《福安县甘棠乡山岭联社畲族调查》。 ① 《福鼎县畲族情况调查》。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代文明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畲族文化研究;畲族文化展示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