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婚姻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86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婚姻生育
分类号: C924.21
页数: 7
页码: 252-258
摘要: 本文记述的宁德市1937年至2000年婚姻状况、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生育情况。
关键词: 宁德市 婚姻 生育

内容

一、婚姻
  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福建统计年鉴》记载,宁德市境内各县畲民的结婚年龄福安一、二区男23岁、女17岁,婚姻非同族不嫁娶。蕉城区(原宁德县)三都半山港口等村畲族居民婚龄为男15岁、女14岁,有与汉族通婚。1949年后,畲族结婚年龄略低于当地汉族,畲汉通婚已较常见。
  1990年据福安坂中畲族乡18个村民委员会1608对夫妇统计,畲族族内婚的1523对,畲娶汉45对,畲嫁汉40对,畲汉通婚仅占5.29%;而福安市区16个街(村)715对夫妇中,畲族族内婚230对,畲娶汉260对,畲嫁汉255对,畲汉通婚共485对,占67.3%。可见农村畲汉通婚并不普遍,城镇畲汉通婚率较高。1990年畲族15岁以上人口共107726人,其婚姻状况为:未婚29044人,有配偶68306人,丧偶8840人,离婚1536人。
  2000年宁德市畲族15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为未婚30110人,有配偶71780人,丧偶3390人,离婚1280人。
  二、生育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15~64岁妇女人数共43252人,按生产子女数分组,无子女的11851人,占27.40%;1个子女的5817人,占13.44%;2个子女的6800人,占15.72%;3个子女的7396人,占17.10%;4个子女的5074人,占11.73%;5个子女的3095人,占7.16%;6个子女的1775人,占4.06%;7个子女的838人,占1.94%;8个子女的377人,占0.87%;9个子女的137人,占0.31%;10个子女的64人,占0.15%;11个子女的19人,12个子女的4人,13个子女的1人,14个子女的1人。每个妇女平均生产子女2.29人。从1989年1月到1990年6月30日,共出生4416人。
  附录:
  霞浦崇儒畲族体质形态特征
  闽东畲族的身体素质无全面系统的调查资料,据1983年霞浦县霞坪、新村和上水等3个畲族村375人(其中男226人、女149人,年龄均在18~55岁之间)的观察测量结果如下。
  一、头面部形态分析
  (一)肤色、眼色、发色、发形
  肤色按鲁向氏肤色表,畲族肤色较浅,男性0级16.37%,1级83.63%,平均级为0.84%;女性0级38.93%,1级为60.40%,平均级为0.6%。从平均级上看似乎两性肤色无差异,实则女性的肤色较男性更浅。
  眼色指虹膜的颜色。按马丁—舒尔茨眼色表由浅到深排列,崇儒畲族的眼色为不同程度的褐色,其中浅褐色较多。随年龄的增长,浅眼色比例逐渐增多。而性别差异不大。
  发色按费休—沙罗氏发色表,崇儒畲族发色为黑色,男性有98.7%为黑色,1.3%为黑棕色。女性有98%为黑色,2%为黑棕色,男女两性发色差异不大。
  发形除个别的波发外,均属硬直发,男性99.1%,女性100%。与其他民族比较,畲族人群的波状发出现率最低。
  (二)眼部特征
  眉毛按发育的稀少、中等、浓密三级。崇儒畲族男性眉毛几乎盖住皮肤,属中等的占76.5%,稀少的占17.3%,平均级1.89。女性中等占35.6%,稀少占64.4%,平均级为1.36,女性稀少比率比男性高。
  眉嵴发育度可分为微显、中等、甚显3级。畲族男性眉嵴较明显,属中等的为53.5%,甚显为46.0%,平均为2.46%。女性中等为96.6%,平均级为2.01%。男性眉嵴比女性较明显。
  眼裂高度可分为细窄、中宽、高宽。畲族男性眼裂高度细窄占3.1%,中等占93.8%,高宽占3.1%,平均级为2。女性细窄占4%,中等占96%。两性差异不明显。
  眼裂倾斜度有三种类型,眼内角及眼外角在同一水平线上;眼内角高于眼外角;眼内角低于眼外角。畲族男女的均级分别是2.71、2.73,明显的眼内角低于眼外角。这是蒙古人种各族群的特征,与眼内角具有蒙古褶有关。
  蒙古褶也称内眦皱襞,是上眼睑皱褶向眼内角延续形成的皮肤皱襞,根据其覆盖泪阜的程度可分为4级。畲族男性约覆盖泪阜一半,蒙古褶中等的占61.1%,泪阜几乎全部被盖住、蒙古褶甚显的有31.9%;女性中等的占50.3%,甚显的占42.3%,均级分别为2.24、2.33;女性蒙古褶较明显。畲族女性的上眼睑皱褶的发育程度在4个级别中均较男性显著。
  (三)鼻部形态特征
  鼻根高度 指鼻根在两眼内角连线上的垂直高度,分为低平、中等、高3级;畲族男性低平的占2.7%,中等的占74.8%,高的占0.7%,平均级为2.20;女性低平的占18.8%,中等的占80.5%,高的占0.7%,均级为1.82;女性明显低于男性。
  鼻梁 可从硬骨部、软骨部及总侧面观去观察;其中硬骨部男性凹的占11.1%,直的占86.3%,凸的占2.7%;女性凹的占45%,直的占55;软骨部男性凹的占11.1%,直的占87.6%,凸的占0.7%。从总侧面观,男性凹的占14.6%,直的占81.4%,凸的占3.5%,波形的占0.4%,平均级为1.90;女性凹的占50.3%,直的占48.3%,凸的占1.3%,平均级为1.51。总的男性鼻梁偏直,女性偏凹。
  鼻尖和鼻基 分上翘、水平、下垂3类,畲族男性鼻尖上翘的为6.6%,水平的占90.3%,下垂的占3.1%:女性上翘的占35.6%,水平占63.8%,下垂的仅占0.7%;鼻基男性上翘的仅占0.9%,水平的占97.3%,下垂的占1.8%;女性上翘的6.0%,水平的94.0%;男女鼻尖和鼻基均以水平为主,其比例基本相同。
  鼻翼高度 从侧面观鼻下缘到鼻翼沟的最大垂直距离,可分为低的、中等、高的3种类型,即鼻翼高度为鼻高的四分之一左右,男性和女性均以中等为主,女性略高于男性,其均级分别为2.00和1.86。
  鼻翼显著度 指鼻翼和所在鼻梁侧面的关系,分为不突出、微突出、甚突出3种类型;畲族男性微突出占93.4%,女性占94.6%,男女平均级均为2.00,无性别差异。
  鼻孔形状和鼻孔最大径位置 男性鼻孔形状卵圆形及椭圆形近各占一半,女性卵圆形占61.7%,椭圆形占37.6%;鼻孔最大径的位置斜的和横的在男女性的比例几乎相等,男性分别为66.4%、32.7%,女性分别为66.4%、34.9%。
  (四)面部形态特征
  额度斜度 男性明显倾斜度为19.9%,中等倾斜为77.9%,微斜者占2.2%;女性中等倾斜占51.0%,直立或微斜占49.0%,男女的均级分别为
  1.82、2.490颧部突出度分为甚突、中等、微弱3类;畲族男性中等和微弱各占一半,女性多数为中等,89.9占%,微弱的占9.4%;女性颧部较男性突出。
  面部扁平度在即面部水平面观和颧骨突出度,分扁平、中等、紧收3类;畲族男性中等的占85.09%,扁平的占14.91%;女性中等的占96.6%,扁平的占3.4%;从扁平度来观察,女性也较男性更为突出。
  上唇突出度指上唇皮肤部,分为凸唇、正唇、缩唇3类,男性凸唇占100%,女性占98.0%,无明显性别差异,畲族上唇明显前突。
  下颏突出度 分直的、微向前突、明显前突3类,男女两性均以微向前突为主,分别为87.6%、85.2%,均级两性相等为1.96,男性直或微向后缩占7.96%,女性占9.4%,明显前突的男性和女性都较少,分别为4.5%和5.4%。
  耳垂形状 崇儒畲族耳垂形状以三角形居多,男性占45.6%,女性占47.0%;圆形的男性占33.2%,女性占35.6%;方形的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7.4%,性别差异不明显。
  二、体质测量分析
  (一)头面部测量分析
  头围 男性平均值为557.81±1.04,女性为544.29±1.30,两性间差异不明显,年龄组间差异在女性自青年组、成年组、中年组递减,在男性不明显。头最大长,男性平均值为185.47±0.40,女性为177.87±0.48,男女性差异明显。年龄组间的差异在男女均不明显。头最大宽,男性平均值为148.16±0.38,女性为142.58±0.46,男女差异明显。年龄组的差异在男女中均不明显。
  鼻高 男性为50.35±0.28,女性为46.66±0.31。
  鼻宽 男性平均值为39.73±0.17,女性为36.91±0.19,性别间差异明显,男女两性在年龄组间差异不明显。
  鼻指数 男性平均值为78.91,女性为79.10,女性的鼻子比男性宽而短一些,按马丁分类法,均属中鼻型。
  口裂宽 男性平均值为54.67±0.27,女性为51.98±0.31,男女两性及年龄组间的差异不大。
  上唇皮部高 男性平均值为15.46±0.15,女性为13.75±0.18,男性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不明显,女性随年龄增长上唇皮部高度有增长趋势。
  两唇厚度 男性平均值为17.15±0.24,女性为16.48±0.31,两性均有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变薄的趋势。
  上唇厚度 男性平均值为8.95±0.12,女性为8.63±0.15,两性间差异不
  明显。
  面宽 男性平均值为140.35±0.57,女性平均值为130.24±0.70,两性间差异明显,23~25岁的均值最大。
  两下颌角宽 男性平均值为108.86±0.34,女性为104.46±0.39,两性差异明显。
  容貌面度 男性平均值为187.53±0.54,女性为178.45±0.59,年龄与性别差异明显。
  形态面高 男性平均值为118.44±0.40,女性为109.82±0.52,两性间有明显的差异。
  (二)体部测量分析
  体重 畲族男性体重平均值为51.92公斤±0.65,女性为45.45公斤±0.75,两性均以25~35岁组为最重。
  身高 男性平均值为1569.02±3.44,女性为1504.33±4.31,两性均以25~35岁为最高,在35岁以后逐渐有缩减趋势。
  指距 男性平均值为1630.50±4.05,女性为1514.44±4.93,两性均略大于身高,性别间差异明显。
  躯干高 男性平均值为616.60±1.89,女性为583.25±2.24,两性间有明显差异,年龄差异较明显;男性18~25岁为608.82±2.90,25~35岁为629.72±3.53,35~55岁为608.82±2.90;女性18~25岁为586.17±4.48,25~35岁为588.55±3.16,35~55岁为576.30±4.14;两性18~35岁均呈继续上升,自35岁以后出现下降。
  胸宽 男性平均值为251.56±1.05,女性为235.69±1.05,男女性别差异明显,两性均以25~35岁均值最大。
  胸深 男性平均为190.24±0.92,女性为175.86±1.04,男女性别差异明显,年龄组差异不明显。
  胸围 男性平均值为850.21±3.33,女性为797.84±3.83,性别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
  肩宽 男性平均值为356.32±3.83,女性为297.84±1.40,性别与年龄组差异明显。
  手长 男性平均值为170.20±2.42,女性为163.09±3.01,男女性间差异明显。
  手宽 男性平均值为85.84±0.24,女性为78.51±0.30,性别差异明显。
  足长 男性平均值为239.80±0.62,女性为178.51±0.30,性别差异明显。
  足宽 男性平均值为95.31±0.37,女性为88.05±0.43,男女性间差异明显。
  右上臂最大围(伸)、右上臂最大(屈)、右前臂最大围、右前臂最小围、右小腿最大围、右小腿最小围的围度测量,男女性别差异均明显,在各年龄组间男性以25~35岁的均值最大,女性以18~25岁值最大。
  皮脂厚度 男性平均值为5.37±0.13,女性为10.04±0.27,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且女性在18~25岁时,皮脂厚度最大,而男性在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
  三、小结
  (一)崇儒乡畲族身材矮小,胸围较小,体重亦较轻,相应均小于其他群体。说明由于经济条件低下,影响民族体质发育。
  (二)崇儒乡畲族两性的头型均属中头型,面型均属中面型,鼻型均属中鼻型。
  (三)崇儒乡畲族的肤色较浅,为浅棕色,眼色一般呈褐色,发色黑色,发形多为硬直发,额部中等倾斜,眉毛较少。眉嵴稍显,眼裂中等宽,眼内角明显低于眼外角,蒙古褶稍显,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鼻根高度大多中等,鼻梁男性偏直,女性偏凹,鼻尖、鼻基大多呈水平,鼻孔大多呈圆形,大多为凸唇,下颏微向前突。根据特征看,崇儒乡畲族应属蒙古人种,但有其独特的地方。
  (四)体质测量项目中的大多绝对值,是以23~35岁均值最大,这说明崇儒畲族在此年龄内发育最好。年轻时期由于营养条件影响而发育不够良好,到35岁以后,某些指标又逐渐下降,这可能与过多的体力消耗有关。
  (五)崇儒乡畲族平均体重较轻,但三头肌皮脂厚度较大,特别女性更明显,可能是由于食物构成中热量充分但蛋白质不足所引起的。是由于食物构成中热量充分但蛋白质不足所引起的。
  35岁以后出现下降。胸宽,男性平均值为251.56±1.05,女性为235.69±1.05,男女性差异明显,两性均以25~35岁均值最大。胸深,男性平均值为190.24±0.92,女性为175.86±1.04,男女性别差异明显,年龄组差异不明显。胸围,男性平均值为850.21±3.33,女性为797.84±3.83,性别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肩宽,男性平均值为356.32±3.83,女性为297.84±1.40,性别与年龄组差异明显。手长,男性平均值为170.20±2.42,女性为163.09±3.01,男女性间差异明显。手宽,男性平均值为85.84±0.24,女性为78.51±0.30,性别差异明显。足长,男性平均值为239.80±0.62,女性为178.51±0.30,性别差异明显。足宽,男性平均值为95.31±0.37,女性为88.05±0.43,男女性间差异明显。右上臂最大围(伸)、右上臂最大(屈)、右前臂最大围、右前臂最小围,右小腿最大围,右小腿最小围的围度测量,男女性别差异均明显,在各年龄组间男性以25~35岁的均值最大,女性以18~25岁值最大。皮脂厚度,男性平均值为5.37±0.13,女性为10.04±0.27,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且女性在18~25岁时,皮脂厚度最大,而男性在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村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乡村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畲族乡、畲族村民委员会、畲族乡村人口、福安市调查资料摘录、蕉城区调查资料摘录、霞浦县调查资料摘录、福鼎市调查资料摘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