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攻破“棺材山”与初四端午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574
颗粒名称:
攻破“棺材山”与初四端午节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153-155
摘要:
本文为宁德市的地方风物传说,是由钟伏波讲述的,主要描述了攻破“棺材山”与初四端午节的由来。
关键词:
风物传说
棺材山
端午节
内容
五月五,包粽子,划龙船,吊忠魂——这是南方世代相传的风俗。可是寿宁县车岭上下村子的畲族人家,偏偏赶在五月初四过端午节,这是为什么呢?
宋朝时候,寿宁还未建县,县城还叫杨梅村。那时红场一带有着很大的银矿,皇帝派来内侍的武将监督开采。这些钦差住宿处,老百姓叫做太监府。
一年年过去了。民工们血汗炼出的雪花银子一担担进贡给皇帝。钦差更不是省油的灯,乘机大刮地皮,银矿渐渐不出银了,民工纷纷逃跑。后来,炼出的银子还不够钦差自己花销。发给兵丁的粮饷一减少,兵丁便三五成伙溜下山。他们先还只在邻近村子偷鸡摸狗、摘瓜拔菜。慢慢狠劲上来,拦路要买路钱,打家劫舍抢妇女。不上三年,这伙皇帝的心腹,便变为凶神恶煞的强盗。后来他们索性在一个叫寨宝尖的山上盖了个寨子,寨前摆满刀、剑、弓、戈、矛,四边放上炮石,这寨子,老百姓背地里叫它“棺材山”。山寨的一大王武艺高强,人说他浑身铜皮铁骨,唯有三寸喉头是肉;二大王力大如牛,使一条大关刀重一百来斤,他平时就拿农家舂米的大石臼作头盔。而那群先是皇帝亲兵,后是山寨喽啰的,也是个个如狼似虎。这“棺材山”气焰嚣张,下属寨子如雨后的毒菌,多至十八个小寨,遍及周边五县地界,所有的要道都有喽啰打劫过往客商。朝廷里不是没有听到这边的事,只是强盗们大半是皇亲国戚,也曾为皇帝捞过不少好处,而且他们抢到东西从没少分给当地官儿。因此,皇帝和官府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到后来,“棺材山”的大王都懒得下山了,逢年过节,传下话来,叫村村户户把钱、粮送到山寨。哪个村子敢说个“不”字,或拖上三五日,山寨王便带了喽啰,恶狠狠打上门来。
这样,山民们既要受官府抽盘,老财剥皮,又要被强盗敲骨吸髓,哪还有活路呀。终于山民的反抗心也生出来了。有人走村过户暗中联络,要大家同心除去这占山为王的强盗。但山上那些强盗太凶猛了,如果硬攻强打,肯定不会得胜。商量再三,他们决定先派人做内线,伺机进攻。
那时杨梅村有个猎人叫阿叶,射得一手好箭,他说要射飞着的乌鸦脖颈,就决不会射到胸脯,阿叶自告奋勇去当内线。
一天,“棺材山”寨门前喽啰嚷嚷,只见一大王把一个交不起贡品的老农,绑在岩上当活靶子射。一大王挽弓搭箭,对准岩上老农的心窝“嗖”一声箭出弦,众喽啰就一片喝彩。当一大王的箭就要射到老农时,右边高坡上突然飞来一枝白翎箭,只听“叮”的一声,箭镞相撞,火星一迸,齐齐落在老农的脚背上。寨门前喽啰都作声不得,一大王暗暗吃惊,正要发作,一个猎人从高坡上跑下。他双手向前,说愿意献出自己猎得的所有野味,代老农交贡品。一大王顺水拉猎人入伙,那猎人推三阻四一番后答应了。一大王立即叫他也坐一把交椅,并让他亲自把守山寨大门。
猎人在山寨里,时时把摸到的底细写在纸上用箭射下山来。车岭上下村庄一齐决意五月初五攻打“棺材山”,各村提前在初四过端午节。
初四过了节后,初五早上,各村挑拣出健壮的十来个汉子,身藏暗器,挑着美酒、糯米粽、全鸡全鸭,登山进寨送礼来了。而千百个山民初四夜就带了田刀、铁锄暗暗潜伏在山寨外的草丛中……
初五晌午,山寨正热闹。杀牛宰羊,全寨人马都在大厅中呼三喝四,吃肥肉,喝烈酒,欢笑作乐。守寨门的喽啰们馋得眼里冒火。猎人挥手说道:“去吧,有我把门,一只黄蜂也莫想飞进来。”喽啰们活像地狱里放出来的饿鬼,一溜烟去了。吃呀喝呀,众头目轮番给大王敬酒。大王和喽啰醉得雾蒙蒙的,有的“咿咿呀呀”乱唱,有的骂天骂地,有的醉倒在阶前,惹得狗仔围着舔脸哩。
突然一声锣响,一大王惊得抬起头来,“何事?”话还来不及出口,猎人一支利箭,就射穿他的喉咙。这时,侍候在阶下的送礼的壮汉,个个拔出暗藏的刀枪,砍菜样杀起来。二大王看事情不妙忙溜进后厅,端起廊边那个七八百斤的舂臼套在头上,边挡射来的利箭,边从后门逃走,直跑到炭三岔口,才掀开舂臼,想游水逃走。可是山洪暴发,把他淹死了。
威名赫赫的“棺材山”被攻破,强盗被剿灭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车岭上下村子的山民从此改在五月初四过节了。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闽东畲族神话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人物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寓言笑话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钟伏波
责任者
郑锦升
责任者
陆新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