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祭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409
颗粒名称:
二、祭台
分类号:
B945
页数:
2
页码:
303-3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东畲族文化中民间信仰的情况,介绍了神事活动中开光祭台,讲述了民间认为新戏台存在“加马煞”和下道妖魔鬼怪,所以在演戏之前必须要祭台,并介绍了祭台的程序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宁德市
畲族
神事活动
祭台
内容
祠堂或宫庙新搭建的戏台,在没有祭祀之前,一般不宜演出。因为民间认为新戏台存在“加马煞”和下道妖魔鬼怪,因此演员在新搭建的戏台演戏之前,必须先把以上的“煞”驱赶开,才能正式演出,以确保演员演戏与观众看戏时的安全。这个仪式民间叫做“祭台”,“祭台”必须选择黄道吉日。
“祭台”的程序:祭台前先在上座正殿的供桌上摆上猪头1盘、鱼1盘、豆腐干1盘、鸡蛋两个、茶酒各10杯、菜5样、果子5样,点燃2根红烛及上好香,由做尪先生施法,奉请上、中、下三界神仙降临法会。祭台那天,当事人(头哥)身上都要贴上一张“煞”符,每根柱子也要贴糊一张“煞”符,同时,在戏台前摆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两片瓦,两片瓦中央互相合着“大宝” (硬币、竹钉、稻谷、小麦、茶叶、花生、豆等七件),桌子上面的左右两边站立着
已打扮成一个红脸,一个黑脸武将,双手持着演戏道具“提刀”。当时辰到时,敲打起锣鼓的瞬间,站在桌子之上的两位“武将”,分别用单脚踩下瓦片,并同时踢到戏台下面的“天井”,两人同时跳下桌子,手握提刀分别在戏台上绕着每根柱子行走一圈。等戏台上的柱圈走完后,再走到戏台前,同时跳下戏台,两人又分别先从上一座的内向每根柱子开始行走,直到下一座的每根柱子,两人分别走出左右两个小门,把“煞”赶出门外。然后,两人再回头到戏台前,跳上戏台,把手中的提刀,一个换成“火把”另一个换成“铁叉”,重新在戏台上的每根柱子绕圈后,也从戏台前跳下,再从上一座的每根柱环走到下一座每根柱子后,取意直升把妖魔鬼怪赶出外面,回头再从戏台前跳上戏台。随后,再由先生施法,在戏台上排上八卦以防演员在戏台演出与晚间睡觉之时,受妖魔鬼怪的干扰。当天演出的祭台戏通常为武戏、神仙戏,配合巫师施法驱邪除煞。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闽东畲族多神崇拜、祖庙神宫、神事人员、法事器物供品、神事活动、符咒方术、禁忌等内容共7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