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法事器物供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37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法事器物供品
分类号:
B958
页数:
34
页码:
160-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地区闽东畲族法事器物供品的情况。
关键词:
闽东畲族
法事器物
供品
内容
第一节 法器
畲族闾山派法师(尪师)施法有文场、武场之分,其常用的法器均在罗天诰牒中一一经本师传给,其名称并被写入诰牒,以示受命于神,合法使用,郑重有神力。述之于后。
一、法冠与法衣
1.法冠
头红巾 即为一块3尺见方的红布,做武场时和头额一起绑扎在头上使用。
头额
通常用皮制成,上绘符咒等神秘图文,法师武科施法。如奶娘踩罡时,经过用符水咒语点化,与头红巾一起佩戴使用。
天尊用金属或硬木雕镂而成,有类于戏剧中太子冠饰。为文场时与道袍一起穿戴。
道冠通常做功德时和青黑色道衣一起穿戴。
2.法衣
分为神裙和龙袍两种,通常文场头戴天尊身穿道袍,武场是头扎红巾戴头额身穿神裙。如果是做功德(超度)也有道士装束的,是头戴青黑色的阴阳道士帽(有太极标志),身穿青黑色道衣。
道袍通常底为橘红色(又称绛衣),粗纹布质,斜襟、直领、大袖,袍身彩绘有金龙图案的袍服,两手横向平伸,其袖宽大着地,绛衣展开即成四角形,像地之四角。道(法)袍虽然比戏装粗糙,但与道士不经化装和粗放的施法道场更为协调。
神裙用红纻布染红或其他红布制成,镶以蓝边。为武场法事时与头红、头额配套穿用。
道衣道士穿的长衫,多为棉布质地,斜襟、直领、大袖,为红色或海青色。前胸和后背均有八卦或太极图案。
二、吹奏类法器
1.龙角
又称角、灵角、号角、角笛或羚号,是木吹乐器,长约30厘米,口径大小约10厘米。为畲族巫师在祭祀、请神做醮、求嗣祈雨、降妖驱邪等神事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常用法器。
2.吉铃
即法铃,亦称三清铃、法钟、帝钟,以铜铸成,高约23厘米,口径大小约9厘米。施法时握在手中,摇动时发出叮铃响声,其柄常做成如“山”字形,并列三根突出物象征道教三清。相传黄帝会神灵于昆仑之巅,天帝授以帝钟。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巫师施法时摇动帝钟,意为振动法铃,神鬼成钦。帝钟民间称“吉铃”。用于法事中唱诵经文配合奏乐之用。
3.三音
又称三音锣,由三面大小不一的小铜锣构成,每面锣均有固定的音色,以一竹制小槌击打不同铜锣,发出不同的声音,故称“三音”。为巫术道场唱诵经文时配合奏乐用的法器。
4.铃刀
由五片铜板串在一个梨状铜线架上,柄如刀形,即身为铃,柄为刀,故称铃刀。巫师施法时,摇动铃刀,发出清脆的“镲镲”声音,是畲族巫师驱鬼镇妖时配合诵经文动作演奏使用的法器。
5.五雷号令牌
又称雷令令牌,源于古人调兵的虎符,上圆下方,一般正面刻“五雷号令”,背面刻“总召万灵”,两侧刻二十八宿名称。以五牙纹,背纹若一坐虎形,在施法中用令牌画符,或击桌念白,用以召集神将雷神之用。
6.木鱼
又称木鼓。刻成圆角形。是巫师在道场上唱诵经文时配合演奏用的法器之一,形制与佛教寺庙中使用的木鱼相同,只是巫师使用的木鱼通常要小一些。以击桌念白或停顿时之用。
7.法鼓
法鼓有大小之分,大鼓为各神宫必备之物,通常安置于神宫正殿神龛前,右侧或左侧,以备村中重大法事时演奏或信士危急时向神击鼓鸣冤告急之用。小鼓直径36厘米,高38厘米,鼓面绘有八卦或符咒煞字,为巫师必备演奏类法器之一。
8.钹
大钹、小钹,以铜制成,与戏剧演奏打击乐器相同。主要用于请神、迎神施法时演奏,增加法事场面的热烈气氛,是巫师施法时配合使用的演奏类法器之一。
9.锣
铜制,配合请神、迎神、祭祀、施法时演奏用的乐器,与戏剧演奏的打击乐器基本相同,用于鸣锣示警或制造气氛。白露坑村各家均备有锣一面,正月元宵请神时全村锣鼓声音响成一片极具节庆喜乐的氛围,锣声还可以威吓邪魔,被视为必备演奏类法器之一。
三、镇压类法器
1.七星剑
七星剑或称宝剑、令剑、法剑。剑身上嵌有北斗七星图案,剑柄刻有龙、符图案,用以驱邪斩妖。
2.月斧
铁制,半月形,故称月斧,为破洞科仪时用。
3.神针
神针亦称灵针,头一节用铁做成,像体育用品的标枪头;后一节用山鸡毛做成。
图4-24月斧(左一)
图4-25 神针
4.魔蛇鞭
魔蛇鞭又称法绳、法鞭、净鞭、丝鞭等。手柄用木雕成蛇头状,长约20厘米,蛇身至尾部长约一米,用苎麻拧成。法索用以鞭打凶神恶煞,辟除邪魔妖怪。
5.竹节鞭
竹节鞭,用乌竹子头做成,而且要有36节,尾处扎捆红丝线(人们说成是嘴毛半两,打鬼重千斤)。
四、其他法器
1.法印
代表法师身份的闾山印,是道教法师上奏天庭的印信,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通常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边长约4~15厘米,质料有木、石、青铜不等。有驱魔辟邪的功用。因此,在科仪中的章表奏申、关牒符檄,都要用印。所以每位法师在奏名赐给法名时亦刻有专用印章,“印、帽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爱之也”。
2.奏板
简,又称朝板、笏手板或奏板,有竹制或木制多种,长约50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5毫米。稍弯,上端略窄。古代大臣进宫朝觐,要持笏谒见。巫师手执圭简,如对天庭。为法师施法中行朝礼之用。
3.如意
如意,一般为木制,形状略曲如“心”字。首尾作云彩或灵芝形,中央一点呈圆形。这三点道教暗喻“道化三清”之意,也象征一心尊三宝(道宝、经宝、师宝)。相传如意为黄帝战蚩尤的兵器,后世改为骨朵。道教谓天真手执如意,以辟众魔。
4.手香炉
法师手执手炉,炉内燃以香料,以香供神。有执炉不执简,以行朝礼的说法。就是法师如果手拿手香炉行朝礼时,就不拿奏板;拿奏板时就不拿手香炉。
5.桌搭
桌搭,又称奉旨,或静板(类似“惊堂木”),是一个长8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多系“九层木”或“桧木”等硬木制成,用以拍案吓鬼。
图4-31 手香炉
图4-32桌搭
6.甲杯
甲杯(筶〓)系两片直径约三五厘米的小铜片,分阴阳两面,用以掷地卜阴阳。
7.五营令旗
全套由五面令旗组成,代表五营兵马。旗为布质三角形,每面令旗中间画一个圆圈,内书一“令”字,分五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方位(东西南北中五方)即一营神兵。施法时法师摆上令旗,象征调遣神兵,把守坛界,驱逐邪魔恶煞。其中青色旗为东营九夷军,主帅张圣;红旗为南营八蛮军,主帅萧圣;白旗为西营六戎军,主帅刘塑;黑旗为北营五狄军,主帅连圣;黄旗为中营二秦军,主帅李圣。
图4-33 甲杯
图4-34 五营令旗
洒水时用。
插茶树枝用。
10.桌围
桌围即桌幔,布质,绣有各种图案,用以装饰法案之用。
五、神事挂图
畲族法师认为神灵有上、中、下三界的分法,凡属于会腾云驾雾的都是上界神,它属于“藏起玉皇殿”之神;“山岳洞府圣仁宫”(主要指宫中的神)为中界神;“水府扶桑庙”主要是指祠堂、庵堂庙观、桥亭佛塔、神宫草庙的神灵,属下界神。上界神、中界神、下界神又统称为三元三品。因此,神事挂图分为上界神、中界神、下界神挂图三类。
1.上界神
上界神有天宫中的玉皇大帝、齐天大圣、太上老君、长生大帝、元帅、观世音、二郎神等。
2.中界神
中界神有奶娘、各境土主、自家法坛历代法主、三十二公等。
3.下界神
下界神为十殿阎王、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
六、神庙神坛对联
圣母垂恩赐福消灾除久病,天仙布泽禳关度煞保长生。
凡案香飘投帝阙,圣贤泽沛下尘寰(清醮用)。
一道清风尘秽净,九重惠泽吉祥临(清醮用)。
敬奉文书通达大神临草舍,叩祈德泽携持小子过花桥。
天高无阶可凭一缕心香可达,佛德有求必应三叩福祉能臻(祈福用)。
许愿保婴儿不负前盟来叩谢,设筵迎上圣唯求后裔赐安康(还关用)。
安乐关于天一点正心可致,祯祥赐自帝四时佳气恒临(十保用)。
延生赐福数口儿童蒙圣力,消灾弭祸一家老幼沐神恩。
偿愿愿完似秋潭而映月,求恩恩赐如春日之爱人(还愿用)。
许愿在前今日酬还无歉,还恩居后明朝庆集有余。
许愿在前一席筵中无一缺,还恩居后三层案下有三多。
金铃变作凤鸣除凶得吉,木角化成献舞解祸生祥。
圣母垂恩赐福消灾还吉庆,天仙布泽禳关度煞保平安。
解厄度关全赖元君施法力,移星转斗须凭太后发慈心。
阳春布泽五彩云中来太后,华屋生辉百花桥上保婴儿。
太后慈悲四境里中皆保护,元君惠念百花桥上共扶持(安胎保婴)。
临水殿前腾彩凤,斯人堂上祝贤儿(设霞用)。
太后慈心盘里生无皆得所,元君惠念百花桥上共扶持。
临水殿中求圣母,百花桥上赐婴儿。
请福迎祥保佑婴(生)儿有赐,遣霞度厄恳求贤(孕)妇无忧(遣霞清醮用)。
诚意求神度厄消灾除疾病,正心向佛垂恩赐福纳祯祥(十保用)。
一座香烟烧灭三灾百难,九天雨露化成百福千祥(祈三界用)。
专意投神乞赐良剂全我辈,诚心望圣愿求惠泽济吾侪。
水殿祥光生(敕)出英儿不少,花桥彩耀度来肖子许多。
北斗流恩垂地满,南宸主福与天齐(叶保福筵,祈安洪福)。
度关煞保儿童须赖元君法力,祝星辰谢太岁全凭老子神功。
南极丹台书不老,北宸紫府驻长生(万象森罗,紫府降祥)。
香点金炉迎列圣,烛排玉案接诸神(千祥云集,圣驭临轩)。
九夷惠泽求保佑,三灾厄难乞消除(作醮用,千贤赴会,万圣相远)。
诸蛮门下移凶曜,列圣台前望吉祥。
诸戎共送洪福,列圣覃敷大恩。
五狄军兵除八难,一乡男女纳千祥。
奏名洪门
九夷殿阁通名姓,三界衙署纳表章。
八蛮门下求神助,五凤坛前谢圣明。
三天案下陈词意,五狄门中恳职衙。
五狄门中求任职,三层界内讨封官。
口吹木角七星台上天仙降,手动金铃八宝楼前圣母临。
表完蒲一诚满愿满心祈满福,求平安二字安人安物保安康。
拔伤度亡联额(祗迎圣驾)。
超升道场,度亡生天。
拔度生方。
拔度荐亡。
闾山宝殿。
花开见佛。
宝殿宏开召集圣贤求草舍,伤天大破迫追魂魄转家堂。
设席请筵恭迓诸神来拔厄,焚香拜圣恳求列圣去伤灾。
宝佛台前召起军兵攻地狱,闾王殿里摄归魂魄往天宫。
三炷兰香通天佛,一条符带引灵魂。
玉炉焚香祇迎圣驾临佳地,金幡引路援接凡魂到贵家。
建会报恩因叹妾身逢薄命,焚词投圣惟期夫魄出重阴。
一疾弗瘳和合鸳鸯偏隔断,三年莫报唱随夫妇竟分离(荐妇)。
拆散鸳鸯固是合姻缘浅,哀鸣鸿雁岂非失偶恩深(荐夫)。
天道无常不觉孔丘哀孔鲤,人生有数谁知颜路泣颜回(荐子)。
三宝殿前求赦罪,十王殿下判超生。
扫净阳居迎上马,宏开冥路引凡魂。
九品莲台品品清新迎圣驾,三张奏本张张恳赦度亡灵。
扫净阳居迎上圣,宏开冥路引凡魂。
完佛联
佛眼宏开普照三千世界,神恩远济悉沾亿万生灵。
完佛事祝昨辰祈男女善信,投圣真上奏表求士庶咸安。
佛眼光昭开吾道统,神聪显达佑我山门(开光安座)。
二九先尊,四七后贤。
一枝杨柳依然瑞日,千叶莲花俨矣祥云。
南海闾山传法教,玉封帝敕受馨香(观音太后共殿用)。
翻愿联
翻愿清醮全赖诸神施法力,解冤释结须凭列圣斡天枢。
建立法坛祇迓圣道仝降赴,翻除冥愿挽回人物共安宁。
释结解冤千载结冤同解释,消愿除债万年愿债共消除(翻愿清醮,闾山宝殿,祈安王福)。
扫净凡居迎圣帝,修求王福捉妖魔(皇府法司)。
黑面强兵手执金刀驱恶煞,黄头大将腰悬宝剑斩妖魔(法通三天)。
上元请福,月皎灯煌。
月皎星明四时吉庆,风调雨顺八节平安(四时有庆)。
龙角鸣中三界神明同耳聪,琅函奏上九重佛圣共心知。
尊五位秉五行五显灵官膺五福,开三眼通三界三生大帝赐三余。
遣火洪门
东:一派石泉流屋下,四隅井水镇门前。
南:丙丁火化西江水,萤或星回北极天。
西:南地火灾沉北坎,北方水厄镇南离。
北:壬癸水浸荧或地,丙丁火堕玉龙宫。
中:水顷城池仙法济,火荧第宅佛经攻。
祷雨联式
上帝警苍黎窃恐商朝还有厄,高真开青眼应知郑国永无灾。
雷震九天倏忽祥云舒众望,龙翔四海须臾甘雨沛农郊。
珠节双缨允矣现身童子,金刚一杵魏然观世将军(韦陀仙)。
法正妖邪凭一杵,明同日月照三州。
如来佛眼素明明佛眼时通普照,释伽法轮常转转法轮日满流行。(释伽)
观空有色西方月,聪世无声南海潮。
西方绿竹千年翠,南海莲花九品香。(观音)
南海非遥转念慈航即渡,西方自在遐观世界皆春。
随处化身莲花座上春风暖,寻声救苦杨柳枝头甘露香。
一尘不染净重安观闲自在,五蕴皆空无中觅见活如来。
白马西来海上犹传天乐近,慈云南绕人间素见法轮新。
南海有流皆水月,部洲无处不花香。
观音观自在,大士大慈悲。
接木移花气本同根地脉,拔芽连茹汇证极乐天堂。
念手足情深设席三筵求荐拔,痛雁鸿影断焚香一炷恳超升。
弟非肯归空都缘前生注定,尔是素积德谅必后裔延昌(弟故)。
鹰鸟悲鸣只为离群无聚首,荆树失茂都缘落叶有枯枝。
鸿雁群分哉求佛祖阴阳开碧眼,脊会音散矣痛兄魂日夜隔黄泉。
鸿雁群分痛矣兄乎孤在世,脊会音断悲哉弟欤丧芳年(弟故)。
挽夫联:
君做神仙膝下儿童虚照顾,妾为女子家中事务少维持。
夫妇纵由天不至同一百岁齐眉举案,死生虽有命何妨隔二三月携手登仙。
结发情分望断归云徒化石,画眉偶别梦回拜月只空庭。
挽妻联:
抛男女赴幽冥千年怨恨,撇夫君登极乐半世姻缘。
月冷秦城夫妇镜中鸾失耦,霜寒姜被兄弟行里雁离群。
妻居泉间鸾凤镜中形影杳,夫处世上鸳鸯帐里泪痕斑。
蚌欲抱珠为你频瞻千里月,花因子落教人散恨五更风。
琴瑟和鸣不觉芳姿身坐草,兹悲垂顾因知懿范步生莲(荐产难)。
宿世姻缘夫唱妇随何割舍,少年恩爱鸾鸣凤和怎抛离。
夫妻恩情相爱相欢何日了,圣贤法教度生度死几时休。
半途而废表表后生可惜,中年乃亡哀哀幼子无依(荐考行年)。
我老年华哭子丧亡须鬓白,怜儿命短仗师追荐肺肝伤。
请佛超升共愿升天见佛,养儿待老谁知老父虚儿。
父母痛心元君速教丹台至,门楣失色女儿化作玉鸾飞。
天地功无全何况我儿别我父,佛真灵有感祈吾子到吾家(奶醮用)。
太后度幼魂旌节迎归天上去,慈悲怜后裔麒麟抱送梦中来。
太后垂慈愿度子魂登法苑,观音指示脱换胎骨抱回来。
水满长城一颗骊珠何处去,情分骨肉几行血泪暗中流。
奏衔联:
法乐鸣时三界帝庭同降赴,名衔奏达十方佛圣普皆闻。
天庭弄职感天恩礼天行化,佛国策名承佛敕代佛宣扬。
领兵领将领功曹除邪转正,传法传罡传秘诀利物安人。
名奏金曹加职加官加号令,法传教主受罡受诀受琅函。
将听令行立刻驱邪臻福祉,兵随印转即时捍患保黎民。
天曹御前升职任,琼琳库内出名衔。
三界符使贲表须臾通帝阙,十方圣贤晋恩顷刻佑凡居。
洒净凡轩亦圣亦贤光雅集,奉申文牒曰文曰武普知闻。
扫净门庭迎圣驾,庄严坛舍接神车。(保安用)
集福开筵合家男女增吉庆,消灾降吉一门士庶沐恩波。
符命严明镇一方门庭清吉,神灵赦保四季人物安康。
师教传流永保千秋法讳,弟徒学法治救万民祯祥。
金鼓振时诸佛降,灯花灿处众神临。
设醮当坛谨谨祇迎金凤辇,福筵合室人人抱送玉麒麟。
九夷门启修胜会,一缕香焚恳圣贤(九夷门)。
法通临水三千界,恩度南闽百万家。
八蛮士庶迎圣驾,三界仙真降神筵(八闽门)。
八千万意同称母,三十六宫都是春。
北门宝烛光筵席,南省珍馐献圣贤。
为民父母功则祀之,保我子孙德其盛矣。
视而不见求而应,听作无声叩则灵。
震地苍黎迎佛驾,东方士庶迓神车。
三界圣贤云集集,四府神佛马匆匆。
佛前:坛花献瑞,佛前:圣象森罗,佛前:清醮道场,佛前:请福道场;
佛前:金阙御前,佛前:三清胜境,佛前:禳关醮坛,佛前:元君醮坛。
佛前:祇迎圣驾。元宵:金阙云宫。取奶:临水宝殿,诵经:銮舆辇筵。
上元诵经:庆赞醮筵。还愿:答谢鸿恩。祈雨:请雨道场。取仙:鹚鸬宝殿。
奏请联诗:
三清师宝
领兵领将领功曹除邪辅正,传法传傅传密旨利物安人。
金阙云寅
名奏天曹加职加冠加号令,法传教主受罡受诀受琅函。
龙楼凤阁
将听令行立刻驱邪奏福祉,兵随印转即时捍患保黎民。
奏职道场
法乐鸣时三界帝廷同降赴,名衔奏达十方仙圣普皆闻。
清醮头时(终)
第二节 供品祭器
一、供品
1.五供
五供指香、花、灯、水、果。
2.大三牲
猪(猪头代)、全鸡、全鱼为大三牲福礼,为祭一般神灵礼。大礼时则改用全猪、全羊。
3.小三牲祭品
用以犒劳天兵神将以及祭凶神恶煞,用以谢外方最下级的鬼神。通常是肉一块代猪,鸡蛋几个代鸡,鱿鱼干代鱼。
4.五果
5.五菜
二、祭器
1.香炉
2.烛台
3.酒器
4.龙伞
5.神轿
6.大香亭
7.小香亭
此外还有各种礼器、旌旗等,不一一列举。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闽东畲族多神崇拜、祖庙神宫、神事人员、法事器物供品、神事活动、符咒方术、禁忌等内容共7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