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道教诸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34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道教诸神
分类号:
K288.57
页数:
8
页码:
41-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道教诸神概括了三清、三官大帝、许真君、临水夫人等介绍。
关键词:
宁德市
三清
三官大帝
内容
畲村无专门道观,只有清一色的神宫,供奉的主要道教尊神有三清三官大帝、许真君,临水夫人陈靖姑等,其中三清许真君多见于法事桂图和受供于职业法师的神坛,三官大帝有供于厅赏者,建神庙崇祀最多的是由民间俗神转化为道教尊神的奶娘陈靖姑。
一、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大帝,全称为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在道教宫观三清殿神案上,元始天尊居中而坐,一般头罩神光,手执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清浊未判、阴阳未分,混沌之悍的“无极”状态。其生诞为阳生阴消、昼短夜长的冬至日。
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居于禹余天,其气元黄。《大洞真经》云:“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玉晨之真气,庆云之紫烟,玉晖曜焕,金映流真,结化含秀,包凝立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母妊三千七百年,乃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岳,丹崖之阿矣。”在三清殿神案上,灵宝天尊居于元始天尊之左,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辨,清浊剖判,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其圣诞为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日。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又称混元老君、太清大帝、降生大帝、降生天尊。居于大赤天、其气玄白。太上老君即老子,是“道”的化身。据《史记》载,老子确有其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三清殿的神案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居于元始天尊之右侧,手摇太极神扇,俯视人间万事万物,象征宇宙形成的第三大世纪,其圣诞为农历二月十五。三清是道的化身,也就是道经所说的“一气化三清”,“三号虽殊,本源一也”。
二、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全称为: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三官信仰源于古代人们对天地水的崇拜。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三官诞日分别为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日七月十五日,下元日十月十五日,故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天官赐福,故人们把天官视为福神,天官身穿大红官服、龙袍玉带,手持如意,五绺长须,面容慈祥,一派雍容华贵气派。近代人们又把天官和员外郎、南极仙翁一起合称福禄寿三星,三星图常挂于中堂,象征多福多禄多寿,喜气盈门。福安金斗洋畲族村即珍藏有一幅四周环以二十四孝图,中间为三星的三星图。
三、许真君
许真君,即许逊,字敬之,东晋道士,南昌人,吴赤马二年(239年)正月二十八日降生。传为陈靖姑师傅,《临水真经》中有《法主许真君宝诰》篇。
相传其母梦金凤衔珠,坠落腹中,遂受孕而生。自幼颖悟过人,年甫三岁即知礼让。他师事著名道士大洞真君吴猛,得“丁义神方”奉修精励,道法高超。后与郭璞访名山,择定洪都西山以为栖隐之地,日以修炼。晋太康元年(280年)曾出任旌阳县令,为政清廉,以德理政,以道化民,爱民固本,治法简易。他将道教方术和儒家的观念相结合,创“太上灵宝净明法”。传说他曾斩蛟镇邪,为民除害。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许逊136岁,是年八月里的一天,有仙人降于他的庭院之中,说是奉玉帝之命,册封他为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侠之职,赐给他紫袍、宝带、玉膏、金丹各一盒,并授以升仙之法。八月十五日举家42人同时白日升天。
四、临水夫人
陈靖姑,号顺天圣母、顺懿夫人、陈妈夫人、大奶、奶娘。
五代闽县(今福州市)下渡陈昌之女,18岁时嫁给古田县明经贡士刘杞为妻。传说曾赴闾山学习道法,能降妖伏魔,好扶危济难。24岁时因施法祈雨抗旱,为国除害而殉难于古田县大桥临水,死后为神,为百姓所祭祀。五代时闽王封她为“顺天圣母”,南宋理宗皇帝追赐她为“慈济夫人”,赐额“顺懿”。清乾隆皇帝封她为“太后”。
陈靖姑在保护妇幼方面善举尤著,故被尊为“救产”护胎佑民女神。其信徒遍布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及东南亚等地,仅在台湾就有大小临水宫130余座。
附:
奶娘传①
天今灵灵地灵灵,观音勒赐陈夫人,②
父是陈家陈长者,③母是西河葛夫人。
开宝元年正月半,亥时生下奶娘身。
五海龙王来吐水,金盆盛水洗奶身。
一岁二岁多伶俐,三岁四岁是聪明。
五岁六岁挑针黹,④七岁八岁读书文。
读得诗书看经卷,奉祀南海观世音。
双亲见儿身长大,终朝挂念在心头。
托媒隔壁木八叔,许配古田县黄官人。①
香珠龙女云头现,夫人摄去仓山前。
带你闾山②去学法,除邪灭祟救万民。
夫人未曾几数步,遇着两妖对头人,
拦在路上莫伊过,③龙女发性气嗷嗷,
将口龙珠弹过去,通身猴毛都烧光。
一妖原是长坑鬼,二妖原是红毛猴。
夫人金簪插落地,学法之后除两妖。
举头看见石碑字,法门一度三十年,
十字头上加一撇,三十改过三千年。
闾山浮在南台上,张沙即刻开闾门。
观音佛母来作变,河叶化作一条船。
奶娘坐在河船内,狂风吹去到闾山。
法主师父厅中坐,借问何州那县人?
我是江南陈小姐,今来学法救万民。
师娘接转花厅内,好法十道动娘心。
一本教娘通三界,二本教娘救万民,
三本教娘行罡法,四本教娘显威灵,
五本教娘牵云来遮日,六本教娘尧州水面作旱〓,④
七本教娘拖山来塞洞,⑤八本教娘孩骨练成人,
九本教娘催生救产难,十本教娘起土显灵通。
元和二年天降旱,石上发火井无泉,
州州县县挂文榜,有请巫师作旱〓。
官府出帖请巫师,陈二师兄作头名,
请龙接仙无雨至,又罚罪送及兄身。⑥
大奶夫人闻见说,亲身就去替兄身,
奶娘身中又怀胎,骨节酸软路难行。
怀胎脱在金盅内,①尧州水面作旱〓:
一声龙角②开龙门,二声龙角五雷鸣,
三声龙角云便起,四声龙角雨缠缠,
五声龙角雨头高万丈,显见灵通陈夫人。
夫人作法未曾了,一点狂风吹奶身,
娘身草席沉海内,③晓得妖魔破金盅。
太白仙翁云头现,就差黄花水鸭救奶身。④
奶娘二十四归阴府,⑤鼓角收回临水宫。⑥
三斗洋麻⑦分天下,家家护侍奶娘身。
州州坐塑奶娘庙,村村坐塑奶娘身。
百花桥头来拨送,麒麟抱送就来临。⑧
天上渺渺奶作法,地上渺渺奶行罡。
救男便作男端正,救女便作女团圆。
一更打鼓声咚咚,奶娘点出九州军。
二更打鼓声沉沉,奶娘点出九州兵。
三更请奶奶也去,四更请奶奶也行。
胎前产后来救夫,除关度煞保儿童。
五、福德正神(土地公)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某一方地面的神灵,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民间信仰极为普遍,闽东绝大多数畲村,均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公。土地神的形象为穿袍戴帽的白发老翁,慈祥可亲,平易近人。有的土地庙除塑土地公外还塑一老妇,即土地婆,称土地奶奶或土母神。土地不像城隍那样个个都有名堂,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农业社会普通民众对丰收和温饱的殷殷期望。
六、灶君
“灶”在最基本的意义上象征着人类文明的生成和存在。在荒凉的境界里,行人如果看到缕缕炊烟,便会坚定生活的信心,所谓“人烟”正是生命存在的象征,而“烟”正是由“灶”而生的。中国先民信奉灶神(或灶君)是与对火的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灶神是“种火老母之君”。男权社会产生之后,主要的灶神便成了男性,据说他的原型是黄帝、炎帝或者是火神祝融。①后代民俗流传的灶神多指张单,他是一个喜欢打小报告的神,专门将每家每户犯的小错误汇报给玉帝,因惹不起他人们便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时用糖果、糕点等款待他。实际上是将他的牙粘住,不让他向玉帝面前乱汇报。不过灶神表面上都和蔼可亲,人们称他们“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灶君牌位是灶君的神牌,意义与图像是一样的。它往往被供奉于厨房,有了它等于灶君在此了。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闽东畲族多神崇拜、祖庙神宫、神事人员、法事器物供品、神事活动、符咒方术、禁忌等内容共7章。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