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禾本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305
颗粒名称: 十四、禾本科
分类号: Q949.71+4.2
页数: 7
页码: 381-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中草药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内容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牛筋草、薏苡、野燕麦、芦竹、白茅、金丝草、狗尾草、铺地黍、淡竹叶等。
关键词: 畲族 单子叶植物 禾本科

内容

1.牛筋草
  俗称:蟋蟀草、牛顿草、千人拔、千人踏。
  科属学名: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
  Eleusine indica(L.)Giertn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性凉、味甘淡。能清热利水。
  主治:小儿急惊,石淋疝气,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
  用法用量:每次15~60克,水煎服。
  采制: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禁忌:体虚者慎用。
  附方:
  (1)乙脑:牛筋草100克(干品),洗净加水6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
  (2)反胃:牛筋草30克、地胡椒10克,炖服。
  (3)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150克、水3碗,食盐少许,炖1碗,内服(12小时内服完)。
  (4)小儿结热、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牛筋草鲜根70克,水煎,分3次饭前服。
  (5)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40克、丝瓜络40克,黄酒适量炖服。
  说明:(1)有些畲族用千人拔125克、红糖65克,水2碗煎至1碗,分3次服,连服10天治疗乙脑效果更佳。少数地方用量超过150克。
  (2)据有关材料报道用千人拔30~60克水煎代茶预防乙脑有效。
  2.薏苡
  俗称:薏米、益米、薏米仁、苡米。
  科属学名:禾本科苡米属植物薏苡
  Coix lacroyma-jobi Linn
  药用部分:种子、根。
  性味功能:性寒,味甘,微涩,无毒。健脾补肺,清热渗湿。
  主治:脚气水肿,脾胃虚弱,黄疸湿热,肠痈,泄泻,咳嗽等。
  用法用量:每次9~30克,单味或配方用。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附方:
  (1)肾性水肿:取仁25克,水煎后去渣,冲配牙硝9克,内服。
  (2)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泄泻:取根30~60克,同猪肚1个炖服。
  (3)湿热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取根30~60克,水煎服,日服2次,或代茶频饮。
  (4)黄疸、小便不利:取鲜根15~60克,洗净捣烂绞汁,冲温黄酒半杯,日服2次:或取鲜根60克、茵陈30克,冰糖少许,酌加水煎服,日服3次。
  3.野燕麦
  俗称:鬼麦、鸟麦、雀麦、野麦。
  科属学名: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
  Avena fatua L.
  药用部分:根、果实。
  性味功能:甘、平,无毒。能补虚敛汗,益气除烦。
  主治:盗汗,多尿,白带,糖尿病。
  用法用量:果实9~15克、根90~150克,水煎服。
  采制: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根在夏秋时收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禁忌:有表邪或脾虚作胀者不宜。
  附方:
  (1)糖尿病:野燕麦鲜根60~90克、猪胰1个,加开水炖服,隔天1剂。
  (2)盗汗:野燕麦15克、不成桃干30克,水煎服,连服3剂。
  (3)白带:野燕麦根90克、扛板归根30克、木槿花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0剂。
  (4)食后吐酸:野燕麦60克、冬蜜30克,开水冲炖,分早晚服。
  说明:燕麦(浮小麦)Avena sativa L.与野燕麦同科同属植物,功用相似,不另列。
  4.芦竹
  俗称:芦竹笋、芦根、芦竹根。
  科属学名: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芦竹
  Arundo donax L.
  药用部分:根茎及嫩笋。
  性味功能:苦、甘、寒。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热病烦渴,风火牙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次20~60克,水煎服。单用或配方。
  采制:夏秋采收,除杂质,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禁忌:体虚无实热者慎用。
  附方:
  (1)肺热吐血:芦竹500克,捣烂取汁,调适量白糖服。
  (2)中耳炎:芦竹适量捣烂取汁,加适量冰片,滴耳。
  说明:部分畲族地区将本品与芦苇混用,统称为芦根。
  5.白茅
  俗称:茅根、白茅根、寒草根、贤草根。
  科属学名: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nees) C.E.Hubb
  药用部分:根、花。
  性味功能:甘、寒。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泻火止渴。
  主治:烦热口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哕逆喘急,血闭寒热,妇女崩中。
  用法用量:根每次15~50克、花9~15克,水煎服。单味用或配方服用。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压碎去心,鲜用或切碎晒干。
  禁忌:凡虚寒无实热者忌服。
  附方:
  (1)吐血,衄血,血崩:白茅40克(白茅花30克),白鸡冠花20克、楤木根20克,水煎,趁药汁温热加冰糖15克待溶后服。
  (2)淋病:白茅20克、苍术10克、冰糖60克,用红米所洗的米泔水代水炖服。
  (3)麻疹:鲜白茅30~100克,水煎代茶。疹未透者轻煎,疹已透者浓煎。
  (4)肾炎水肿:白茅60克、赤小豆30克,水煎服。
  (5)产后出血:白茅50克,烧炭存性,益母草20克,小蓟根15克,水煎冲白糖服。
  6.金丝草
  俗称:猴毛草、笔毛草、牛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云母。
  科属学名: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
  Pogonatherum crinitum(Thunb)Kunth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甘、淡、凉。清热,解暑,利尿。
  主治: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每次15~60克,水煎服。单用或配方。
  采制:随时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附方:
  (1)消渴:金丝草60克、白果12枚、猪胰1条,加水炖服。
  (2)热淋:金丝草3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
  (3)急性肾盂肾炎:金丝草30克、车前草30克、嚼床30克,水煎服。
  (4)黄疸型肝炎:金丝草60克,加水2000毫升,煎汤,去渣加白糖60克,每日1剂,代茶。
  (5)小儿疳热:金丝草15克、海金沙15克、竹茹9克,水煎服。
  (6)发热口渴、泄泻、热淋、血淋:鲜金丝草125克,水煎服。
  7.狗尾草
  俗称:犬尾草、大号犬尾露、犬尾露。
  科属学名: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L) Beauv
  药用部分:全草、花穗、根和种子。
  性味功能:甘、平。祛风明目,清热利尿。
  主治: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型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每次15~60克,花序、种子15~30克,水煎服。
  采制:夏秋采集,洗净除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禁忌:气虚尿频者不宜。
  附方:
  (1)淋浊剧痛:狗尾草30克、加冰糖15克,炖服。
  (2)急性传染性肝炎:狗尾草60克,水煎除渣加白糖60克,代茶。
  (3)目痛(眼结膜炎):狗尾草30克,水煎服。
  (4)遗尿、尿闭:鲜全草250克,水煎2次,每隔4小时服1次。
  (5)百日咳:鲜狗尾草(连根)60克、冰糖20克,开水炖服,每日分3次。
  说明:同科属的莠狗尾草、金色狗尾草在畲族地区混用,统称为狗尾草。
  8.铺地黍
  俗称:台风草、风台草、马鞭条、马鞭节。
  科属学名: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铺地黍
  Panicum repens L.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功能:甘、平。清热平肝,利湿解毒。
  主治: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湿热带下,尿路感染,肋间神经痛,黄疸型肝炎,骨鲠喉。
  用法用量:每次30~9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水煎外洗。
  采制:根茎全年可取,全草夏秋采集,洗净除杂质,鲜用或晒干。
  附方:
  (1)跌打损伤:鲜铺地黍根茎适量,洗米水适量,捣烂,敷患处。
  (2)腮腺炎:铺地黍根茎20克、少花龙葵15克、葫芦茶15克,水煎服。
  (3)毒蛇咬伤、疮疖:鲜铺地黍根茎适量捣烂外敷。
  9.淡竹叶
  俗称:土麦冬、竹下卵、林下竹。
  科属学名: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性寒、味甘、无毒。能宁心退热,利尿生津。
  主治:热病烦热,咽喉炎,肺热咳嗽,血淋等。
  用法用量:每次10~30克,炖服或配方用。
  采制:6~7月未抽穗时采集,除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禁忌:寒痰喘咳、虚寒泄泻禁用。
  附方:
  (1)肺炎高热咳嗽:取淡竹叶全草30克,麦门冬15克,水煎调蜜服,每日2~3次。
  (2)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30克、车前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退风热:淡竹叶适量,水煎代茶饮。
  (4)口腔炎、咽喉炎:淡竹叶30克、千人拔15克,炖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