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莎草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304
颗粒名称: 十三、莎草科
分类号: Q949.71+4.3
页数: 2
页码: 380-3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中草药单子叶植物莎草科内容的具体情况,主要介绍了水蜈蚣、香附的简介。
关键词: 畲族 单子叶植物 莎草科

内容

1.(短叶)水蜈蚣
  俗称:一粒雪、土柴胡、三箭草、三角草、金钮草。
  科属学名: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
  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甘、平、微辛。清暑利尿,达表解热,祛湿,截疟。
  主治:截疟,感冒,外伤化脓。
  用法用量:内服或外敷,干品15~50克,鲜品适量。
  采制:7~8月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禁忌:孕妇忌服。
  附方:
  (1)截疟:①水蜈蚣干品50克,鸡蛋1个,(蛋壳轻敲裂后用针刺几个小孔)炖服。②隔日疟,寒多热少,自汗口渴,体痛食减,取全草15~30克,李干8粒,烧酒半杯,炖服。
  (2)感冒:水蜈蚣15克煎服。
  (3)外伤化脓:取水蜈蚣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每日1次至愈。
  (4)暑湿病(发热、汗出不透):干品30~50克,香薷10~15克,水煎服。
  (5)赤白痢疾:全草30~50克,冬蜜适量,水煎冲服。
  2.香附
  俗称:莎草根、三棱草、三楞草根、香附子、草附子、续根草。
  科属学名:莎草科莎草属植物香附
  Cyperus rotundus L.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功能:性平、味辛、微苦、甘。理气疏肝,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气滞胁痛,胃寒作痛。
  用法用量:4.5~9克,水煎服。
  采制:春秋两季采挖根茎,除杂质洗净,晒至须根稍干,用火燎净,撞去须茬,放入开水锅内煮到内无白碴,晒干(毛香附)。或直接晒至七八成干,用石碾碾去毛须,碾碎香附,簸去须毛,晒至全干(香附末)。
  醋香附:取香附米10斤,用醋2斤,拌匀,稍闷,炒至微干,晒晾。
  附方:
  (1)月经不调,经来延迟,小腹胀痛,有紫色淤块:本品配当归、炒白芍各9克,川芎4.5克,乌药6克,艾叶3克,水煎服。
  (2)月经不调,乳房胀痛:香附120克,研末,每服6克,每天2次,米汤送服。
  (3)气滞胁痛:本品9克,枳壳4.5克,炒白芍9克,甘草3克,水煎服。
  (4)胃寒作痛、嗳气、胸闷、呕吐清水:本品配干姜、木香各3克,姜半夏9克,水煎服。
  (5)感冒风寒,胸腹胀闷:香附9克,紫苏叶、陈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