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九、薯蓣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300
颗粒名称:
九、薯蓣科
分类号:
Q949.71+8.27
页数:
3
页码:
372-3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中草药单子叶植物薯蓣科内容的具体情况,主要介绍了薯蓣、黄独、薯莨的简介情况。
关键词:
畲族
单子叶植物
薯蓣科
内容
1.薯蓣(山药)
俗称:野薯、山薯、土淮山、山蓣。
科属学名: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山药)
Dioscorea batatas Decne
药用部分:块根。
性味功能:性平、味甘。能健脾胃,长肌肉,滋肺肾,补虚羸。
主治:泄泻,消渴,虚劳咳嗽,遗精带下,病后虚羸。
用法用量:每次9~18克,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9~10月采收,将根洗净,以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切成小块备用。
禁忌:有湿热实邪者忌用。
附方:
(1)久泻:薯蓣炒至微黄,研末,每次30~60克,加糖适量,开水冲调糊状服。
(2)小儿疳积:薯蓣研末250克、羊胆1个、糖200克,调匀后晾干,每次10~20克,每日3次。
(3)白带:薯蓣60克、金樱子30克、续断15克、黄柏12克,水煎服。
(4)糖尿病:薯蓣30克、金樱子30克、续断15克、黄柏12克、知母9克,水煎服。
说明:本品与野薯蓣(D.opposita Thunb)同科属,形态相似,茎叶不带紫色,属野生,故称野山药。山药藤甘平,90~125克煎汤熏洗治皮肤湿疹、丹毒,或鲜藤捣烂外敷。
2.黄独
俗称:桃风李、黄药子、狗嗽、金线吊葫芦、金线吊蛤蟆。
科属学名: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
Dioscorea bulbifera L.
药用部分:块茎(黄药子)、珠芽(零余子)。
性味功能:苦、辛、凉,有小毒。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主治: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疮疖。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涂敷患处。
采制: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附方:
(1)甲状腺肿大:黄独15克,水炖服,每日1剂,长期服用至肿消。
(2)软组织挫伤、急性关节扭伤:黄独12克、栀子9克、红花9克、草乌3克,共研末,鸡蛋清调匀,敷于伤痛处,2天换1次药。
说明:本品根、茎称黄药子,珠芽称零余子,均有毒,服用不可过量,过量易引起中毒,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甚至昏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而死亡。急救办法用洗胃、导泻、大量饮糖水、服蛋清等,或用岗梅250克,清水5碗煎2碗服,急送有救治条件的医院救治。
3.薯莨
俗称:薯郎、茹榔、红孩儿。
科属学名: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
Dioscorea cirrhosa Lour
药用部分:块茎。
性味功能:苦、微酸、涩、平。活血止血,收敛固涩。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带状疱疹,鱼虾中毒。
用法用量:每次2~10克,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干品研末调油涂敷患处。
采制:全年可采,采集时要采生长3年以上,割取较大块根,留下小者部分,再任其生长。采收后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附方:
(1)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便血、尿血等:薯莨块根50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成600毫升,分早中晚服200毫升。
(2)血崩:①鲜薯莨块根30克、茶树根15克,水煎冲白糖服;②鲜薯莨块根30克,酒炖服(不会饮酒者水酒各半炖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