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南星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95
颗粒名称: 四、天南星科
分类号: Q949.71+7.2
页数: 4
页码: 365-3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中草药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石菖蒲、滴水珠、天南星、半夏等。
关键词: 畲族 单子叶植物 天南星科

内容

1.石菖蒲
  俗称:黄巢剑、溪菖蒲、土菖蒲、菖根、大叶菖蒲、菖蒲。
  科属学名: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药用部分:根状茎。
  性味功能:辛、微温。辟秽开窍,理气豁痰,散风祛湿,解毒杀虫。
  主治:胃痛,腹痛,痰厥,胸闷,风湿关节炎,牙龈脓肿。
  用法用量:每次3~15克,水煎。外用磨水或研末调茶油涂抹患处。
  采制:全年可采,除去茎叶及须根,晒干或鲜用。
  附方:
  (1)胸腹胀闷、食欲不振:石菖蒲15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草豆蔻6克,水煎服。
  (2)牙龈脓肿:石菖蒲30克、青壳鸭蛋1个,水煎服。
  (3)闭经:鲜石菖蒲、鲜胡颓子根各60克,黄酒适量,煎汤冲酒服。
  说明:闽东有同科属植物钱菖蒲(金钱蒲)、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九节菖蒲(A.tatarinouii Schott),也作石菖蒲入药,形态相近。叶有长短大小而异,性味功能相近,不分述。还有畲族群众俗称溪酸(菖蒲属植物,随手香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ns Engl F.suoveolens C.Y.cheng mss),性温、味辛,行气止痛,祛风逐寒,解毒利水,豁痰开窍,治疗神志不清,胸闷腹痛,湿浊中阻,风湿关节痛,疝气等,尤其用干品适量煎汤给初生儿洗澡,满月也加其他草药煎汤洗澡可防疾病。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2.滴水珠
  俗称:一滴珠、犁头草、犁头尖、一粒珠、水半夏、石半夏。
  科属学名: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滴水珠
  Pinellia cordata N.E.Brown
  药用部分:块茎。
  性味功能:辛、温,有小毒。解毒止痛,散结消肿。
  主治:乳腺炎,淋巴结结核,疔疮疖痈。
  用法用量:鲜品适量外用。
  采制:常年可采集,除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附方:
  (1)乳腺炎、淋巴结核:取滴水珠根块,除杂质,捣烂,加少量猪油调匀,外敷患处。
  (2)疔疮疖痈:取滴水珠根块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
  3.天南星
  俗称:南星、老蛇杖、一把伞。
  科属学名: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
  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
  药用部分:块茎。
  性味功能:苦、辛、温、有毒。祛风燥湿,化痰散结。
  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疔疖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每次3~9克,水煎服,多用于配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或磨醋涂患处。
  采制:秋冬季茎叶枯黄后挖取,除去茎叶杂质,洗净刮净外皮晒干。天南星生用易中毒,须炮制:将天南星大小分开,放入清水中浸泡(每天换水2~3次),夏秋3~5天,冬春5~7天,每日换水时加入2%明矾粉,漂至口尝略有麻辣感时捞出。把生姜铺于锅内,以一层生姜一层天南星间隔铺放,加入明矾水至高出药面6厘米左右,以武、文火煮至内无白心为度,取出晾凉,拣出姜渣,晒至六成干,装罐闷透,切成薄片,晒干。炮制10公斤天南星需用2.5公斤生姜、明矾1.5公斤。
  附方:
  (1)小儿流涎:鲜天南星块根磨醋适量,于晚上临睡前将药液涂于两足底(涌泉穴)上,每日1次。
  (2)瘰疬溃烂:天南星块根炒黄,研末,调陈茶油涂患处。
  (3)子宫颈癌:鲜天南星由15克起每天加1克,若有反应就保持原量,适应后再加,直加至45克,水煎代茶饮;再用鲜天南星根块10克,捣烂如泥,加烧酒5~8滴(75%酒精0.5毫升)调匀,纱布包扎成椭圆形,塞入阴道,每日换药1次。
  4.半夏
  俗称:三棱草、三步跳、三叶头草、老鸦眼、老瓜蒜、天落星、地雷公、狗芋头、野芋头。
  科属学名: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rnata(Thunb) Ten ex Breit
  药用部分:球状块茎。
  性味功能:性温,味辛,有毒。化痰、止咳、止吐、燥湿。
  主治:咳嗽痰多,胃寒呕吐,妊娠呕吐,梅核气等。
  用法用量:3~12克,水煎服。
  采制:夏秋采挖块茎(秋季采挖质量较好),洗净,除外皮晒干,另行炮制。
  (1)法半夏:①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100斤半夏加白矾2斤,泡一日后再行换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②取甘草(16%)碾成粗块,加水煮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20%),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加白矾(2%),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
  (2)姜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无麻辣感后,另取生姜(25%)切片煎汤,加白矾(12.5%,夏季为14.5%)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3)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无麻辣感后,加白矾(12.5%,夏季14.5%)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禁忌:①生半夏有毒,一般只可外用。②半夏不宜与川乌、草乌同用。③怀孕后期宜慎用。
  附方:(1)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姜半夏、茯苓各9克,陈皮、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
  (2)胃寒呕吐、妊娠呕吐:制半夏、紫苏各9克,生姜6克,水煎分数次服。发热加黄连2克。
  (3)梅核气:制半夏、茯苓各9克,厚朴、紫苏、生姜各3克,水煎服。
  (4)胸脘胀闷不舒,按之作痛:制半夏9克、栝楼12克、黄连2克,水煎服。
  说明:半夏有多种炮制方法,如宋半夏、仙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请参阅有关资料。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