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姜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93
颗粒名称: 二、姜科
分类号: Q949.71+8.33
页数: 3
页码: 357-3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中草药单子叶植物姜科内容的具体情况,主要介绍了姜、山姜、山黄姜的简介情况。
关键词: 畲族 单子叶植物 姜科

内容

1.姜
  俗称:姜姆、生姜、干姜。
  科属学名:姜科姜属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药用部分:根状茎。
  性味功能:辛、温。发表,散寒,止呕,解毒。
  主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胃痛,蛔虫性肠梗阻,痰饮咳嗽,水肿等。
  用法用量:每次3~9克,单用或配方,水煎服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擦患处。姜炭3~6克,研末服。
  采制:秋冬采收,除去茎叶、根须,洗净。干姜: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取老根,去除地上部分及须根、泥沙,切片,晒干。炮姜:先将适量细砂置锅内加热至发烫,投入备好的干姜片,用武火炒至体松发肿,外呈微黑内深黄色,取出,筛除细砂,摊凉。姜炭:取干姜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呈枯黑,内焦黄色,喷洒盐水炒干(食盐2.5%),取出摊凉。姜皮:生姜浸泡在清水中过夜,剥取姜皮,晒干。
  附方:
  (1)蛔虫性肠梗阻:姜60克,捣烂绞汁,加入蜂蜜120克,调匀,口服(本方对蛔虫性肠梗阻初期和不全性蛔虫性肠梗阻效佳,14岁以下酌减。完全性肠梗阻晚期病例应送医院救治)。
  (2)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疼痛:姜30克,捣烂,红糖30克,加水适量煎服。
  (3)预防感冒、晕车晕船:姜切成3~6克的薄片,含嚼(用姜片绑缚内关穴防晕车晕船在畲族群众中广为应用,据反映效果很好)。2.山姜俗称:土砂仁、土良姜、野生姜、箭杆风。科属学名: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 Hance
  药用部分:根块。
  性味功能:辛、温。祛风行气,温中止痛。
  主治:关节风湿痛,胃腹冷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采制:全年可挖,洗净切片晒干。
  禁忌:胃热痛忌用。
  附方:
  (1)胃腹冷痛:山姜15克、制香附9克,水煎服。
  
  (2)关节风湿痛:山姜15克、土枇杷根15克、猪蹄1个,水酒各半炖服。
  (3)寒邪伤经:山姜9克、八角金盘12克、铁钓干9克、白刺党15克、葱头7粒,水煎服。
  3.山黄姜
  俗称:黄姜、毛姜黄。
  科属学名: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
  Curcuma domestica Valeton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功能:辛、苦、温。行气破淤,通经止痛。
  主治:胸腹胀痛,中暑腹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次3~12克,水煎服。
  采制:冬季或初冬挖取根、茎,锤去外皮,煮熟晒干或鲜品切片备用。
  附方:
  (1)月经不调、痛经:山黄姜鲜品10克、鲜胡颓子根60克,水煎冲红酒服。
  (2)痈:山黄姜、黄土、米饭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