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七十八、石竹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90
颗粒名称:
七十八、石竹科
分类号:
Q949.745.8
页数:
1
页码:
3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石竹科太子参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石竹科
内容
太子参
俗称:孩儿参、童参、棒棒草。
科属学名:石竹科假繁缕属植物太子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药用部分:块根。
性味功能:性平(微寒),味甘(微苦)。补气生津。
主治:病后体虚,倦怠自汗,饮食减少,口干少津,咳嗽痰少。
用法用量:6~15克,水煎服。
采制:夏季采挖,洗净泥土,放开水中烫透,稍晾,去须根,晒干,用时打碎。
附方:
(1)病后或慢性病体虚弱,胃口不好,大便稀:太子参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
(2)肺虚咳嗽,咳嗽痰少:太子参、麦门冬、北沙参各9克,水煎服。
(3)自汗口渴,尿多:太子参、石斛、麦门冬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说明:本品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补气作用不如人参、党参,用于病后气阴两亏等较适宜;本品还有生津作用,可代替西洋参,对于热病后气阴两亏的病人,在邪未祛尽但有气虚不足、津少口渴的情况下,也可应用。本市柘荣县盛产太子参。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