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旋花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80
颗粒名称: 六十八、旋花科
分类号: Q949.777.1
页数: 3
页码: 334-3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旋花科的内容,包含了马蹄金、菟丝子等。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旋花科

内容

1.马蹄金(黄疸草)
  俗称:螺丕草、小金钱草、螺仔丕、圆钱仔、圆草仔。
  科属学名: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黄疸草)
  Dichondra evolvulacea(L F.) britton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性平、味微辛。能祛风活血,行气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黄疸,痢疾,水肿,咳血,小儿惊风,妇人乳吹。
  用法用量:每次30~60克,水煎服或捣烂绞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全年可采,去净杂草泥土,鲜用或晒干。
  附方:
  (1)小儿乳蛾:鲜马蹄金适量,捣烂浸米泔水中约1小时,取浓汁频频含漱。
  (2)小儿腹胀:鲜马蹄金全草30克、冰糖10克,开水适量冲炖服,渣捣烂敷脐。
  (3)黄疸、痢疾、肺出血:鲜马蹄金全草60克(干品40克)、猪赤肉125克,开水适量炖服。
  (4)跌打损伤:鲜马蹄金全草60克、黄酒、开水各125克,炖服;另取鲜全草30克、生姜3片,捣烂擦伤处。
  (5)疔疖:鲜马蹄金全草30克,冬蜜少许,捣烂敷患处。
  2.菟丝子(附菟丝子苗)
  俗称:无根草、黄丝、黄蜡须、黄蜡草、菟儿丝。
  科属学名: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药用部分:种子及全草。
  性味功能:性平、味辛、甘。能强壮。全草有活血散淤功效。
  主治:阳痿、遗精、肝肾虚亏、体虚腰酸。
  用法用量:6~9克,水煎服。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同被缠绕的植物一齐采收,晒干,打下种子,除净杂质。
  菟丝子苗:夏季茎枝幼嫩时采收,晒干。
  附方:
  (1)体虚无力,腰酸腿软,大便稀,胃口不好:菟丝子、枸杞子、莲子、山药、茯苓各30克,做成蜜丸,每服9克,每天2次,开水送服。
  (2)遗精,体虚,腰腿疼痛,酸麻无力,小便次数多:菟丝子、牛膝各9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
  (3)体虚,腰腿酸软,视力减退,眼冒黑花:菟丝子、熟地黄各60克,车前子30克,做成蜜丸,每服9克,每天2次,开水送服。
  (4)儿童头面疖疮或痱子:菟丝子苗适量,煎汤外洗。
  3.牵牛
  俗称: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科属学名:旋花科牵牛属植物牵牛
  Pharbitis nil(L.) Choisy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有小毒。能泻下,逐水。
  主治:水肿胀满、痰饮。
  用法用量:3~6克,水煎服。
  禁忌:孕妇忌服。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根据种子颜色分别采集(黑色者为黑丑,黄白色者为白丑)晒干,打下种子,除净杂质。取净牵牛子炒至微鼓起,稍有香气,放凉,用时打碎。
  附方:肝硬化并发腹水(水臌),慢性肾炎并发腹水:黑白丑120克,茴香3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空腹开水送服,每日1次,连服2~3天;或用黑白丑120克,研末,每服6克,大枣10个,红糖适量,煎汤吞服,每日1次,连服2~3天。
  说明:①据传统记载,牵牛子不宜与巴豆同用。②同科植物毛牵牛(lpomoea Sinensis Choisy),药用种子,治实热便秘。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