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六十一、败酱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73
颗粒名称:
六十一、败酱科
分类号:
Q949.781.4
页数:
3
页码:
303-3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败酱科的内容,包含了白花败酱和败酱等。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败酱科
内容
1.白花败酱
俗称:白花苦菜、苦苴、苦菜、苦荬。
科属学名:败酱科败酱属植物白花败酱
Patrinia Villosa(Thunb)Juss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苦、微寒,清热解毒。
主治:阑尾炎,痢疾,肠炎,咽喉炎,眼结膜炎,便秘,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每次30~60克,水煎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附方:
(1)阑尾炎:苦苴60克、蒲公英60克,水煎服,日服1剂。
(2)肺炎、咽喉炎、痢疾:鲜白花败酱60克、鲜马齿苋60克、鲜蒲公英60克,水煎服,日服1剂。
(3)痈肿疔疮:鲜白花败酱3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另取鲜白花败酱适量,加少许食盐,捣烂敷患处。
2.败酱(黄花败酱)
俗称:观音菜、白苦爹、苦菜。
科属学名: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败酱(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凉苦。能活血破淤,消痈排脓。
主治:无名肿毒,赤白痢疾,痔漏肠痈,蛇咬伤等。
用法用量:每次6~10克,配伍使用,鲜药单味,水煎服或外敷。
采制:秋末采收,洗净晒干。
禁忌:无实热者禁用。
附方:
(1)肠痈:败酱草120~150克,水煎每3~4小时服一次。
(2)赤白痢疾:鲜败酱草60~80克,冰糖15~20克,开水炖服。
(3)肠血:鲜败酱草200克,冬蜜30~50克,酌加童便炖,空腹服。
(4)痈疽肿痛:鲜败酱草120~150克,30度白酒120~150毫升,开水适量冲炖服;将渣捣烂调冬蜜少许敷患处。
(5)蛇咬伤:鲜败酱草250克煎汤顿服,另用鲜败酱草适量捣烂外敷伤口。
说明:本品与白花败酱同科属,不同种,但性更寒凉,无毒,仅适用于实热体质。临床用量比常用剂量大,使用时应多观察。
3.缬草
俗称:鹿子草、拔地麻、甘松、穿心排草。
科属学名: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
Valeriana stubendorfi Kreyer et Kom
药用部分:根。
性味功能:性平,味甘,微辛;安神镇痉。
主治: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等。
用法用量:4.5~9克,水煎服。
采制: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附方:
(1)癔病:①缬草30~50克,研末,每次3克,每天2次,开水送服;②缬草9克,陈皮4.5克,水煎服;③缬草6克,甘草15克,小麦30克,大枣10个,水煎服。
(2)神经衰弱、失眠:①缬草6克,水煎服。②缬草6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5天后,每晚睡前服20~30毫升。③缬草、炒枣仁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6克,每天2次,开水送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