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忍冬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72
颗粒名称: 六十、忍冬科
分类号: Q949.781.2
页数: 3
页码: 301-3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忍冬科的内容,包含了忍冬和荚迷。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忍冬科

内容

1.忍冬(金银花)
  俗称:双花、忍冬藤、金钗股、金银藤、通灵草。
  科属学名: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药用部分:花蕾(金银花)、根、茎藤(忍冬藤)、叶。
  性味功能:花、叶甘寒,清热解毒;根、茎藤微苦、寒,舒筋通络。
  主治:花、叶治感冒,中暑,肺炎,扁桃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阑尾炎,痢疾,丹毒,疔疮疖肿。根、茎藤治风湿性关节痛,肺脓疡,肾炎等。
  用法用量:花、叶9~30克,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根、茎藤30~60克,水煎服。
  采制:根、茎、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花于4~6月清晨日出前含苞待放之蕾摘取,微火烘干(或晒干)或炒炭备用。
  附方:
  (1)感冒:忍冬花12克、菊花9克、薄荷6克,水煎服。
  (2)痢疾:忍冬藤60克,炒炭,水煎服。
  (3)肾炎、肾盂肾炎:忍冬花20克、金丝草30克、海金沙20克、车前草20克,水煎服,日服1剂。
  (4)乳腺炎:①忍冬花30克、王不留行15克,水煎服。②忍冬藤30克、蒲公英30克,水酒各半煎服;渣捣烂敷患处。
  (5)疗疮疖肿:忍冬花5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荚迷
  俗称:和尚头、酒仔柴。
  科属学名:忍冬科荚迷属植物荚迷
  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药用部分:根、叶。
  性味功能:叶:酸、微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根:辛、涩、微寒,祛淤消肿。
  主治:叶治疔疮发热,风热感冒。根治淋巴结炎(丝虫病引起),跌打损伤,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每次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患处。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附方:
  (1)风热感冒:荚迷叶30克,水煎服。
  (2)跌打损伤:荚迷根50克,水酒各半炖服。渣捣烂敷患处。
  3.陆英
  俗称:接骨草、大血草、猪麻草、通甘草、蒴藿
  科属学名:忍冬科接骨草属植物陆英
  Sambucus javanica Reinw ex.B1.
  ssp Chinensis(Ridl)Fukuoka
  药用部分:根、茎、叶。
  性味功能:性温,味苦。根能活血散淤,祛风活络;茎叶能发汗利尿。
  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肾炎水肿、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根10~60克,茎叶15~30克,水煎服,单用或配药用。
  采制:根全年可采,茎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附方:
  (1)跌打损伤:①根10~30克,水煎服;②鲜叶适量捣烂,先搽后敷患处。
  (2)风湿关节痛、关节炎:根30~60克,猪脚1只,水炖,吃肉喝汤。
  (3)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茎叶15~25克,水煎服。
  (4)风疹瘙痒:茎叶适量,煎汤洗浴。
  说明:有些地方还用陆英、鸡眼草根、大青叶各10克,炖田鸭治小儿疳积;有些地方治关节疼痛用根时加酒炒黄后再炖猪蹄,或炖时加黄酒适量,供参考。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