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杨梅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50
颗粒名称: 三十八、杨梅科
分类号: Q949.751.4
页数: 1
页码: 2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杨梅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杨梅科

内容

杨梅
  俗称:刺红、珠红、树梅。
  科属学名: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
  Myrica rubra(Lour) Siebet. Zucc
  药用部分:根、树皮、果实。
  性味功能:根、树皮:苦、温,散淤止血,止痛;果:酸、甘、平、生津止渴。
  主治:根、树皮: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治口干,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根、皮15~50克,水煎服;果10~30粒鲜食或绞汁服。
  采制:根、皮常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果5~6月成熟时采,鲜用或用食盐腌置瓮中密封备用。
  附方:
  (1)跌打损伤:鲜杨梅根500克、南五味子根30克,浸泡在童尿中7天7夜,取出清水冲后切片,置瓦片上焙烘,加大小茴香各3克,共研成细末,早饭前米酒冲服3~4克。
  (2)骨折:先整复后加夹板固定,取杨梅根皮适量,切碎,加童尿少许,炒干研末,调鸡蛋清成糊状,擦敷在夹板间,每日换药一次。
  (3)发痧:杨梅根皮研末吹鼻刺激喷嚏。
  (4)牙疳:杨梅核烧灰存性,研末涂患处。
  说明:雷公藤中毒用杨梅鲜果1500克,捣汁,每隔1小时服100毫升,或用鲜根250克,水煎2次共1000毫升,每隔1小时服200毫升,也可交替服用。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