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十三、锦葵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45
颗粒名称:
三十三、锦葵科
分类号:
Q949.757.3
页数:
4
页码:
227-2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锦葵科的内容,包含了木芙蓉、黄蜀葵等。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锦葵科
内容
1.木芙蓉
俗称:芙蓉。
科属学名: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
药用部分:花、叶、根。
性味功能:性凉、味微苦、辛。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
主治:肺痈咯血,月经过多,白带,痈疽肿毒,为外科消肿解毒良药。
用法用量:每次15~30克,水煎服。外用叶、花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根、茎全年可采;花10月采摘;叶春末至冬初采,鲜用或晒干。
附方:
(1)肺痈:木芙蓉花30克(鲜品60克),每天2次,每次以冰糖15克煎服。
(2)痈疽疔、乳腺炎、无名肿毒:鲜木芙蓉叶或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酌加冬蜜或红糖共捣烂敷患处,每日换2次。
(3)妊娠子宫下坠:木芙蓉花3朵、红蓖麻子10粒(去壳取仁),同捣烂加白米饭适量做成药饼,缚贴囟门穴。
(4)肾盂肾炎:鲜木芙蓉根100克、荔枝核30克、猪腰子1对,水煎服。
(5)月经过多:木芙蓉花、莲房各等量,焙干研末成粉,每次6克,每日3次,米汤送服。
(6)烫火伤、带状疱疹、脓疱疹:木芙蓉叶或花,晒干研末,调茶油为糊状涂抹。
2.黄蜀葵
俗称:野芙蓉、三胶破、土黄芪、胡毛核、夜合、野甲花、秋葵。
科属学名: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
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
药用部分:根、叶、花、果。
性味功能:甘、寒。消肿解毒,清热凉血。
主治:肺热咳嗽,痈疽恶背,表虚自汗,脾虚泄泻,风湿疼痛,劳倦伤脾,黄肿,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根、叶30~60克、花15克,水煎服。花、叶及鲜皮,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夏、秋采叶、花;秋季挖根,除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禁忌:有表邪及阴虚者忌用。
附方:
(1)肺热咳嗽:黄蜀葵根15~30克,加水适量,煎后加冰糖30克,饭后温服。
(2)肺痈(肺脓疡):黄蜀葵根60克、母鸡1只,同炖分几次服。
(3)泌尿系结石:黄蜀葵花适量,炒至焦黄色,研末,每次3克,米汤送服,每日2~3次(干花粉末亦可治小儿口疮)。
(4)急性阑尾炎:黄蜀葵根60克、三叶鬼针草30克、鱼腥草30克,水煎服。另取鲜根皮和酒糟适量,捣烂敷回盲部。
3.木槿
俗称:白木桑、白布篱、姑婆花、白和尚花、白锦葵花。
科属学名: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药用部分:花、根。
性味功能:甘、平、无毒,能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主治:花治咳血,燥嗽,赤白痢;根治肠风,血痢,赤白带下,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每次花3~15克,根30~60克,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
采制:根常年可采,花7~8月间采摘,洗净鲜用或晒干。
禁忌:便溏者忌用。
附方:
(1)痢疾:木槿花50克、冰糖50克,开水炖服,每日1剂。
(2)产后周身浮肿、气喘:鲜木槿花100克、鲜灯芯草30克、红糖30克,开水炖服。
(3)咳血:木槿花40克、冰糖40克,开水炖服。
(4)血崩:木槿根(去表皮)30克,水酒各半炖服。
(5)白带:木槿根50克、鸭肉300~500克,炖食。
说明:畲族群众因白带、小便淋沥灼痛,斑疹,下血等都采用木槿花100~150克,炖冰糖服用。
附:黄木槿(H.tiliacus Linn),又称海麻,与木槿同科同属,花为黄色。药用叶、花、树皮。味甘、淡,性微寒。有消肿毒、清热的功效。治痈疮肿痛、木薯中毒。
4.梵天花
俗称:五龙会、犬脚迹、拦路虎、粘花衣、锥爪草。
科属学名: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
Urena Procumbens L
药用部分:根、叶。
性味功能:性温、味甘、苦,有小毒。能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主治:风湿疼痛,胃寒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根30~90克,水煎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禁忌:孕妇禁用。
附方:
(1)风湿关节疼痛:鲜梵天花根90克、猪蹄250克、黄酒250克,加水适量,炖服。
(2)跌打损伤:胃脘部跌打损伤而致呕吐不能进食或食后即吐者,取鲜根90克、红糖20克,开水冲炖服(有些地方用鲜根90克,水酒各半炖服治胃脘跌打痛和胃寒腹痛者)。
(3)风毒流注:取鲜梵天花全草120~150克、羊肉250克,水酒各半炖服。
(4)毒蛇咬伤:取鲜梵天花鲜叶捣烂浸米泔水取汁洗伤口,用渣敷伤口。
说明:本品同科属的肖梵天花叶片大,畲族群众称为土棉花、大号五龙会、大号犬脚迹。两品有时混用,效果亦同。
肖梵天花(Urena sinuate Linn),与梵天花同科同属不同种。药用根,全年可采。每次15~30克,
水炖服;治风湿关节痛可酌加猪蹄、黄酒炖服。能逐痹祛风,活血健脾。主治筋骨不利,风湿痹痛,阳虚自汗,水肿泄泻。尚治产后风、疔疮痈疽、妇人带下、睾丸炎、胃痛等,多数畲区有混用现象。
5.黄花稔
俗称:黄花仔、黄花母,山麻。
科属学名: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黄花稔
Sida acuta Burm F.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性平味淡。能补虚损,益肝胃,舒经络,清头目,除寒湿,解疮毒。
主治:头昏目眩,手足酸重,精神疲乏,黄疸,湿疹。
用法用量:每次20~50克,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夏秋收集,洗净除杂质,切碎,阴干备用。
附方:
(1)黄疸:①鲜黄花稔根300~500克,雌鸡1只,将鸡除毛洗净切碎,加上内脏放入锅内,将药散在鸡肉上面,加水及少许食盐,炖服,分3~5次,一日服完,隔2天再服1次,至愈。③黄花稔50克、水丁香20克,水煎一次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
(2)头晕目眩:黄花稔全草200克煎汤,调鸡蛋,冰糖服。
(3)泌尿系感染、结石:黄花稔200克、车前草100克,加清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加猪肉100克,煮熟为度,食肉喝汤,分2次服。
(4)风湿痹痛:黄花稔200克、黄酒250克,清水适量,炖服。
(5)疔疮肿毒:鲜黄花稔叶适量,加蜜少许,捣烂敷患处。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