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金丝桃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43
颗粒名称: 三十一、金丝桃科
分类号: Q949.758.5
页数: 3
页码: 224-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金丝桃科的内容,包含了地耳草、元宝草和红旱莲。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金丝桃科

内容

1.地耳草
  俗称:田基黄、黄花仔、黄花草、对叶草、七寸金、七层塔、乞食耙。
  科属学名: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
  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淤止痛。
  主治:肝炎,急性肾炎,阑尾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小儿惊风,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次30~90克,水煎服。鲜品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春夏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附方:
  (1)肝炎:鲜地耳草90克、鲜马兰30克、红枣7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2)急性肾炎:①地耳草干品30克,研末,炒鸡蛋一枚食用。②鲜地耳草60克、鲜车前草30克、红枣7个,水煎服。
  (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鲜地耳草30克、鬼针草30克、半边莲15克,水煎服。
  (4)急性结膜炎:鲜地耳草150克,水煎熏洗患眼,每日3次。
  (5)毒蛇咬伤:鲜地耳草150克,捣烂取汁加醋10克,温开水送服,将药渣加少许黄酒敷伤口周围。
  2.元宝草
  俗称:茶米香、穿心草、叶抱枝、大叶对口莲、合掌草。
  科属学名: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
  Hypericum sampsoni Hance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辛、苦、平。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衄血,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牙痛,疔疮痈肿,指头炎,跌打损伤,乳腺炎。
  用法用量:每次30~60克,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附方:
  (1)风湿关节痛:元宝草30克、水酒各半炖服。
  (2)坐骨神经痛:元宝草60克、薜荔根30克,水煎服。
  (3)风火牙痛:元宝草30克、龙芽草15克,水煎服。
  (4)吐血、衄血:元宝草30克、养心草(土三七)60克,水煎服。
  (5)指头炎:元宝草鲜品适量,田螺肉3个,同捣烂,敷患处。
  说明:乳腺炎,疔疮疖肿,未破溃时,用茶米香鲜叶加田螺肉,少量食盐捣烂敷患处。
  3.红旱莲
  俗称:才虫草、黄海棠。
  科属学名: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红旱莲
  Hypericum ascyron L.
  药用部分:果实、花。
  性味功能:苦、寒、平肝凉血、清热解毒。
  主治:胃痛,疟疾,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每次5~9克,水煎服,外用鲜草捣烂敷患处。
  采制: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附方:(1)胃痛:红旱莲果实9克,水酒各半煎服。
  (2)疟疾:红旱莲嫩芽7个或14个,发作前一时辰水煎服。
  (3)外伤出血:红旱莲嫩芽叶适量捣烂敷创口。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