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十五、葫芦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37
颗粒名称:
二十五、葫芦科
分类号:
Q949.782
页数:
4
页码:
213-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葫芦科的内容,包含了茅瓜、栝楼等。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葫芦科
内容
1.茅瓜
俗称:杜瓜、老鼠瓜。
科属学名:葫芦科马交儿属植物茅瓜
Melotnria heteropn ylla(Lonr) Cogn
药用部分:根、叶。
性味功能:辛、苦、寒。清热解毒,益气消肿。
主治:根治多发性脓疡,痈疽肿毒,胃痛,肺痈,子宫脱垂,咽喉肿痛,腮腺炎,烫火伤等;叶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根30~60克,水煎服。外用鲜根、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采制:根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叶夏季采用,多为鲜用,经霜的茅瓜叶浸泡童便7天,漂露7天,阴干、研末备用。
附方:
(1)肺痈:茅瓜根60克、鱼腥草30克、玉叶金花15克、水煎冲白糖服。
(2)背痈:茅瓜根60克、一枝黄花30克,水酒各半炖服,另取鲜茅瓜叶浸泡米泔水软后贴患处,叶干变色即换。
(3)烫火伤:取茅瓜根研末,调茶油涂患处。
(4)外伤出血:茅瓜叶粉末撒出血处。
2.栝楼
俗称:山金匏、天花粉、瓜蒌、天瓜、老虎阴囊。
科属学名: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li Maxim
药用部分:根(天花粉)、果实(瓜蒌)、果皮(瓜蒌衣)、种子(瓜蒌仁)。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润肺祛痰,滑肠散结。
主治:肺热咳嗽,黄疸,热病口渴,鼻衄喉痹,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肿毒发背,乳痈疮痔,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根15~30克,栝楼10~25克,栝楼仁、衣6~15克,水煎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根磨水涂患处。
采制:根全年可采,以秋冬为佳,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叶夏秋采,鲜用或晒干;果秋末冬初采摘,鲜用或切片晒干;瓜蒌衣、仁于果实成熟烂瓜蒌中取出种子,洗净瓜瓤,分别晒干。
禁忌: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附方:
(1)产后催乳、肿硬疼痛:取栝楼根30克、乳香3克,合研为末,每次6克,温酒送服,每日2次。
(2)咳嗽痰喘:栝楼20克、半夏6克、陈皮6克、杏仁6克,水煎服。
(3)热病口渴:取栝楼根30克、淡竹叶15克,水煎服。
(4)咳嗽:鲜栝楼30克、枇杷叶(去毛)15克,捣碎,水煎服。
(5)乳腺炎:栝楼30克、蒲公英30克、橘叶15克,水煎服。
(6)便秘:栝楼、火麻仁各15克,捣碎,水煎服。
3.王瓜
俗称:土花粉、山冬瓜、杜瓜、水瓜、土瓜。
科属学名:葫芦科栝楼属植物王瓜
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Maxim
药用部分:根。
性味功能:性平微寒,味甘淡微酸苦。能解热毒,利尿,退黄疸,生津止渴,润肺清痰,消肿痛,疗疝气。
主治:消渴内痹,淤血经闭,邪气热结,湿热溺黄,小便不利,疝气肿痛。
用法用量:每次15~60克,水煎服。鲜根捣烂绞汁内服;外用鲜根磨米泔或捣烂外敷外涂。
采制:夏秋采挖,除须根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禁忌:脾胃虚寒无燥热者勿用。
附方:
(1)上腹痛、外伤痛:王瓜根切片,每次0.5克嚼烂吞服,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2)睾丸肿大、疼痛:王瓜根60克、猪赤肉125克,黄酒适量炖服。
(3)乳汁不通:王瓜根块晒干研末,每次6克,热黄酒送服,每日2次。
(4)无名肿毒:取鲜王瓜根块捣烂外敷或磨米泔涂抹。
(5)多发性脓肿:鲜王瓜根120克,地瓜酒适量炖服,渣捣烂外敷。
4.南瓜
俗称:金瓜
科属学名: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
Cucnrbita moschata Duch
药用部分:瓜果、种子、根、藤液、叶、蒂。
性味功能:甘温无毒。能和中,益气,杀虫。
主治:胃痛、痢疾、蛲虫。
用法用量:子、根每次30~60克,蒂2~3个,叶、藤液适量,单用或配方。
采制;果实成熟时采收,多为鲜用。
禁忌:凡脚气、黄疸病均禁用。
附方:
(1)蛔虫、蛲虫:①南瓜子(去壳留仁)30~60克,研碎加开水、蜜、糖成为糊状,睡前空腹服。②南瓜子晒干、炒熟,早晚各服30克。
(2)胃痛:南瓜藤汁适量冲红酒服。
(3)烧、汤伤:①南瓜藤汁涂患处。②鲜南瓜瓤适量,外敷患处。
(4)风火痢:南瓜叶(去叶柄)7~8片,水煎加食盐少许服。
(5)咽喉肿痛:南瓜蒂2~3个,白糖少许,水煎代茶。
(6)背痛:南瓜叶、猴已姜、荆芥叶各适量,捣烂,烧酒少许敷患处。
说明:《本草求真》载,体润质滑,多食令人气胀湿生,凡时病、疳症、疸痢、胀满、脚气、痞闷、产后痧痘皆忌。
5.绞股蓝
俗称:苦草、野苦瓜、苦瓜藤仔。
科属学名: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微甘,清热解毒。
主治:实热心烦、咽喉疼痛等。
用法用量:每次10~30克,水煎服。
采制: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禁忌:虚寒者忌用。
附方:
(1)实热心烦:干品20~30克,水煎代茶。
(2)咽喉疼痛:干品10~20克,水煎服。
(3)带状疱疹:鲜品30克,水煎服。鲜品适量,水煎,温热熏洗患处,日3~4次。
(4)疔疮疖痈:鲜品(去头、根)适量,捣烂外敷。
说明:在夏暑期间,用10克绞股蓝干品开水冲泡,代茶可防暑热,体质燥热者(素体内热)用全草适量水煎代茶可以“降火”。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