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酢浆草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232
颗粒名称: 二十、酢浆草科
分类号: Q949.752.1
页数: 2
页码: 208-2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青草药双子叶植物酢浆草科酢浆草方面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青草药 双子叶植物 酢浆草科

内容

酢浆草
  俗称:酸芝草、咸酸草、何丕草、酸酸草、酸批草。
  科属学名: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功能:咸、酸、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白喉,咽喉炎,扁桃腺炎,口腔炎,齿龈炎,尿道感染,胆道蛔虫,小儿夜蹄,产褥热,产后腹痛,乳腺炎初起,痔疮,脱肛,湿疹,癣,带状疱疹,无名肿毒,烫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次30~60克,水煎服或捣烂绞汁咽服。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或揉擦患处。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禁忌: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附方:
  (1)白喉、咽喉炎:鲜酢浆草60克、天胡荽30克、积雪草30克,捣烂绞汁咽服。
  (2)口腔炎、齿龈炎:鲜酢浆草200克,捣烂绞汁频频涂抹口内,或含在口内。
  (3)胆道蛔虫病:鲜酢浆草60克、鲜凤尾草30克、鲜鱼腥草30克,捣烂绞汁,冲蜂蜜少许服。
  (4)尿道感染:鲜酢浆草60克、鲜海金沙30克、鲜车前草30克,水煎服。
  (5)乳腺炎初起、产褥热:鲜酢浆草60克、鲜鱼腥草30克、鲜积雪草30克,水煎冲红糖适量服。另取上药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
  (6)跌打损伤:鲜酢浆草60~150克,捣烂绞汁冲酒服。另取鲜酢浆草、马鞭草各适量,在铁锅中炒热,拌少许酒再炒,取出后趁温热揉擦伤处(太热防烫伤),反复揉擦至局部红紫,但用力要匀,防止将皮肤擦破。
  说明:同属植物红花酢浆草(铜锤草、大号酸芝草、水酸芝)Oxalis corym-bosa DC花为紫红色,有些地方也作为酢浆草使用。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