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独具一格的畲族养生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1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独具一格的畲族养生观
分类号:
R298.3
页数:
2
页码:
68-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德市畲族独具一格的畲族养生观,包含了节日庆典,欢歌载舞,以乐养生及喜耍游戏,练拳习武,以动养生。
关键词:
畲族
医药
养生观
内容
畲族认为:动者不衰,乐则长寿。竹(子)树(木)日晒雨淋长得快,镰革(镰刀)常磨勤使才会利。这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一脉相承的。
畲族的动与乐是通过民间信仰的各种祭祀活动和传统的民族节日,以千姿百态的畲族民间音乐舞蹈,独树一帜的畲家武术,妙趣横生的民族游戏等加以表现,使畲民乐而忘忧,娱以解乏,以期达到强身壮体、益寿延年,体现畲族别具一格的养生之道。
一、节日庆典,欢歌载舞,以乐养生
畲族认为“愁会生病,乐能长寿”。爱唱山歌、喜欢跳舞也成为畲族人民的一个特点,每个人都要学会唱山歌,跳传统舞蹈,用以表现畲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劳作中唱山歌以解乏,客人来了唱山歌会友,男女谈情说爱用山歌传情,婚娶山歌充满全过程,连丧葬也以歌代哭,山歌成为畲族群众生活中的一曲不可缺少的主旋律。畲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欢歌载舞,抒发民族的情感。畲族的节日很多,除了一般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节日外,还有畲族传统的节日,如招兵节、会亲节、乌饭节、分龙节、春节等,都与盘瓠传说与纪念畲族先辈英烈有关,通过节日的庆典活动,唱山歌(盘诗会),跳民族舞蹈,加深民族亲情。畲族的山歌来源于传记、劳动、生活中,代代相传。传统舞蹈都以图腾崇拜为内容,与祭祀、生产、婚丧、喜庆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舞姿和谐,舞技精湛,风格独特,造型高雅,难度较高,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是健身壮体的有效方法,是畲族独特的养生之道。
二、喜耍游戏,练拳习武,以动养生
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畲族人民自幼参加体力劳动,直至耄耋之年勤劳不息。畲族认为“闲能生病,动则不衰”。畲族群众根据自身的民间信仰,结合本民族特点而设计的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游戏,如“打尺寸”、“爬竹竿”、“扭角担”、“跳水牛”、“弹花毽”等,都是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都有积极意义。畲族群众还根据原始时代为搏杀野生动物,近代为抵御外族欺凌而开展群众性练拳习武,木棍、竹棒、扁担、锄头都是练武健身的工具,农闲时节集体教练,劳作中弄棍舞棒解除单调的劳作疲乏,形成独特的流派,如罗源县松山镇八井畲族村的“八井拳”具有攻防结合,节奏分明,步法稳健、连贯自如,迅速凶猛,短促有力,简练实用,招式多变,有时像猛虎下山,有时似雄鹰展翅,有时如狂龙奔舞,有时若观音坐莲,有比较完整的套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多次在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中获佳誉;又如集健身、防身于一体的福安市穆云畲族乡金斗洋畲族村的“畲家拳”(又称牛家桩),风格独特,具有力、硬、快三绝,攻防兼备,变幻无常,连贯自如,威力无比,成为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的一朵民间体育的奇葩。畲族群众根据“动则不衰”,开展各种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达到健身祛病、益寿延年。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