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重冷(寒或凉)热(温)属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145
颗粒名称: 二、注重冷(寒或凉)热(温)属性
分类号: R247.1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群众对自身体质的冷热属性较为关注,畲医也认为体质冷者要配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冷性食物。畲医认为冷热掌握不好,有害无益,重者会招来祸端,因此强调选用食物要注意冷热属性,用药注意药性,还要注意季节性。这可能与畲族居住南方高山峻岭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畲族 民族医学 食物疗法

内容

畲族群众对自身“体质”冷热属性普遍都较注意,有些群众会自诉我是“热体”,多食一根油条脸上就长小“痘痘”;或说我是“冷体”,食用“冷”的食物胃肠就难过,不能吃凉的。畲医也认为体质冷者要配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冷性食物。如胃脘冷(寒)痛要用羊肉炖药,热痛要用猪肚或猪五花肉炖药(畲医认为羊肉性热,猪肚、五花肉性平);白糖、冰糖性冷,红糖性热(红糖制作时要加石灰,石灰能把生蛋煨熟);白酒性冷,红酒(米黄酒,土黄酒)性热;绿豆、萝卜性冷,葱、姜、蒜性热等。畲医认为冷热掌握不好,有害无益,重者会招来祸端,因此强调选用食物要注意冷热属性,用药注意药性,还要注意季节性,夏天多用冷性,冬天常用热性,这可能与畲族居住南方高山峻岭有一定关系。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