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
唯一号: | 130920020220001139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畲医治疗“小儿风症” |
分类号: | R272.3 |
页数: | 4 |
页码: | 58-61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医对小儿风症的含义是广义的,认为“病痉”与津液气血有关,男女皆有。如过汗变痉,风病误下变痉,疮家误汗变痉,产后汗多遇风变痉,跌扑破伤冒风变痉,表虚不任风寒变痉,失血过多变痉等。而小儿初生,阴气未足,性禀纯阳,身内易致生热,热盛则生风生痰;小儿凑理不密,更易感冒寒邪,寒邪中入,必先入太阳经,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所以病则筋脉牵强,遂有抽掣搐搦,故一般临床上对频繁抽风和意识不清的都叫“惊风”,分为急慢二型,有急惊属实、慢惊属虚的说法。发病主要原因是外感时邪、内蒸痰热及久吐久泻、脾虚肝盛等,畲医中治疗小儿风症以福安康厝畲族乡老虎坑村钟玉履最负盛名,祖传六代,并无私塾。钟氏根据祖传经验,对小儿风症分为72种,即其中24种属阳,24种属阴,24种属半阴半阳。 |
关键词: | 畲族 民族医学 “小儿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