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
唯一号: | 130920020220001133 |
颗粒名称: | 四、畲族治痧常用的方药 |
分类号: | R244.4 |
页数: | 2 |
页码: | 41-42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畲医认为痧症都是实症,无虚症,治痧不能用补药,应以清痧毒为主,用药更应慎重,治疗不当会招来祸端。有的地方治痧多配合中草药,但单独用中草药治痧却较少,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在山村购药不便,或因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或各承师传。据调查,常用的草药有10多种,如乞食碗(积雪草)、鱼腥草(蕺菜)、过路蜈蚣(耳草)、粘花草(鬼针草)、叶下白(天青地白)、黄花仔(一枝黄花)、六月雪(奇蒿)、鼠曲(秋鼠曲草)、金钱吊葫芦(兰花参)、蛇舌草(半边莲)、黄排黾(又称作蛤蟆草,学名车前)、六角仙(爵床)、茺尉(益母草)、土荆芥(马鞭草)、铺香柴(牡荆)、豆爿草(马齿苋)、四对金(银钱草)、金钱藤(海金沙)等。有的单用,有的复方,有的作为夏秋防暑痧的凉茶,各地根据各自传统经验使用,极少数能按配方、验方治疗,只有用于急救的3种祖传散剂组成药物较多。 |
关键词: | 畲族 民族医学 痧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