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喉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12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喉科
分类号:
R276.1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医的喉科包括口、舌、唇、齿在内,传说喉症有72种,但现在多已失传,多数畲医只能专治某一症,少数畲医能掌握数种,畲医在治疗喉症时,采用内治与外治。
关键词:
畲族
民族医学
喉科
内容
畲医的喉科包括口、舌、唇、齿在内,传说喉症有72种,但现在多已失传,多数畲医只能专治某一症,少数畲医能掌握数种。畲医认为喉症有寒热虚实之分,治法也有升降攻补之别。有些病症发病危急,朝发夕亡,因此诊治喉症不仅要详细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还要听音切脉,辨气察形,细心诊察,精心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治疗失当,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畲医认为喉症诊断最重要,要明确诊断,首先要倾听患者或亲属对病情的详细叙述,尤其是小儿患喉病,更要特别小心,要详细询问发病前至就诊时的情况,以免误诊。每种症状的程度要仔细判别,如疼痛情况,热症者痛,痛甚病重,寒症者不一定会痛。痛的时间也极为重要,痛在上午者病在气分,痛在下午或子夜者,病在血分等。还要询问是否有发痒发麻,饮食及二便情况,以利判断。在倾听患者叙述时,一方面切脉,分析脉况,一方面要详细观察患者的气色表情。在听完患者叙述后再详细检查,观察病变部位,触摸病变部位的情况,分析病因,区分轻重,确定诊断,然后才决定治疗措施。
畲医在治疗喉症时,采用内治与外治。内治是根据病情,服用中草药。草药多数以清凉解毒药为主,一般剂量都比较大,中药最常用的是养阴清肺汤,以丹皮,麦冬、白芍、栀子、元参、薄荷、生地、川贝等8味组成,讲究剂量。福安市溪尾乡怕岭村畲医钟成瑞是闽东畲医喉科最闻名者,在使用养阴清肺汤时必加葶苈以泻肺,并自制银手术刀,用于切割脓肿等疾患,割法是刀向垂直伸向喉部,有割上、下井之分。上井指喉之上部,主要割垂舌;下井指喉之下部,割单胀重舌等。悬旗风亦用针刺刀割。还备有一条小铜管,长度18厘米,管径0.25厘米,将药粉装入铜管内吹入喉部,要求吹气时用气要均匀,不宜过大,大则患者难受,引起咳嗽,气小则药末不均匀,且药末易撒在舌面,患者难过。畲医钟成瑞还提出正将、次将、猛将之说:小儿夜半发病(以发热为症),至21天夜半死亡谓正将,此症在两天内可救;次将4天内可救;猛将6天内可救,救之法用养阴清肺汤加中草药,随症增减。我们认为,所谓正将、次将、猛将只是在当时当地的医疗水平而对咽喉一些急性疾患的认识,而现在医学科学发展迅速,许多疾患在正规医院都能获得有效的治疗,都有治愈的机会。
现介绍畲医钟成瑞治疗如下几种病症的情况。
1.走马喉痈(类似急性扁桃腺炎)
主症:寒热、头痛、咽喉痛、脉象浮微、舌淡苔黄。
治法:偏表寒者用荆防败毒散,偏于肝火盛者用龙胆泻肝汤。
2.靠壁喉痈(类似扁桃腺周围脓肿)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病名也不同。长在喉头的叫喉头痈或骑马痈,长在喉底叫里喉痈(类似咽后壁脓肿),长在颌下的叫颌下痈(类似咽边脓肿)。以小儿多发。
主症:咽后壁疼痛剧烈;吞食困难,语带鼻音,颈项强直,甚至痈肿阻塞气道,出现痰鸣气急,呛咳,呼吸困难等。钟氏认为本病因脾胃素有积热,上循咽喉,内外热毒搏结,蒸灼咽膜,内腐成脓。
治法:(1)内服五味消毒饮加荆芥、防风、白芷。(2)吹药:北细辛10克、生月石9克、冰片6克、元明粉6克、琥珀6克,研末,一日吹4~5次。
3.虚火乳蛾(类似慢性扁桃腺炎)
多因脏腑亏损,虚火上炎所致。小儿喉核肥大,无发炎病史。若因气血凝滞而致者,称为“石蛾”。
主症:咽部干烧不适,微痛、微痒、干咳、咽喉哽哽然,午后症状较明显。
治法:滋养肾阴,以六味地黄丸为主,配合“口含药”以治。
口含药:薄荷6克、土牛膝根16克,水煎后加醋少许食用。
4.日出日落
类似“锁喉风”或“紧喉风”,畲医认为该症发病危急,早发夕死,故取名日出日落。
主症:发病迅急,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牙关拘紧,口禁如锁。
治法:内服中药,白芷10克、天竹根15克、冰糖10克、白糖10克。先将两味中药水煎,后纳冰糖、白糖服。
5.重舌
该症不是舌上生息肉,而是喉间生息肉。单侧重舌有疼痛症状及吞食难等,与一般重舌不同。重舌治法,一般针金井、玉液、禁舌下三根。凡宜针刺者不用手术,针刺无效者则用手术切除,割法如前叙。
还有“瓮里莲花”是属“急喉风”一类喉病,其意是咽喉痛肿,肿如莲花大,治法与“日出日落”相同。此外,还有“金针悬梁”,一些学者认为不是“悬雍垂”而是“悬旗风”,是口腔上腭处突然发生血泡,一般称“飞杨喉”,发生在悬雍垂处就称“金钟悬梁”,药用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双蛇出洞”属双侧扁桃腺炎,治法按“靠壁喉痈”。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药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医药的特点、历史和现状;畲族临床简介;畲族特殊疗法;畲族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畲族单验方选辑;畲族常用青草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