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078
颗粒名称: 一、入殓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256-257
摘要: 本文记述宁德市畲族文化丧礼习俗入殓,入殓前要给死者换穿青衣。死者入殓(又称上棺)时棺木内先要摆放上寿被、寿席,以便好安放死者。
关键词: 宁德市 丧礼 入殓

内容

畲族称“落柴”。入殓前要给死者换穿青衣。先得由孝男用柴秤把七重或五重的衣裤都称过,记清重量,并点燃香火,在衣襟边烧个洞为记,然后由孝男向天地哭叫:“阿父啊!您的衣服共口重计口斤重,衣襟做了记,莫穿错。”而后给亡人穿衣。老年人逝世的穿着:女性仍头戴“凤凰冠”,挂银耳环,穿青蓝色踏轿衫和裙,捆玉白腰带,扎脚布,穿单鼻布鞋入棺;男性则多穿蓝色半长衫、长裤,双鼻布鞋,头戴青色帽环入棺。若死者有上辈人或父母健在,死者还得披麻戴孝,在鞋帽处缝一块白布。若父母早年亡故,又墓葬了,则死者可头戴红顶帽,否则只戴帽环入棺。
  对生前有“奏名”的人逝世时,先不准子孙悲哭,应先请本民族法师来行“报终”礼。先立一个香炉,点上三炷香二支烛,由法师念咒,意为帮助死者收去生前所带的阴兵,给死者布好“罗城”保护。这才把尸体停入后厅床上,方准开声哭泣。入棺时,死者要头戴卍字宫帽,身穿青色或蓝色道袍。道袍的前胸后背有太极八卦。入棺时还得把死者生前用过的“法印”、“牒身”用袋装挂在脖子上,同马鞭、笏等一起放入棺内。这时,还由法师念“立三界鸿楼”经,请神来为亡人超度,摘去奏名才可盖棺。死者盖棺后,孝男孝女孝孙等还得双膝跪地,跪行巡棺,从左到右,不得越过棺材头,反复巡跪三轮后,才可出棺,抬到山上埋葬。富家墓葬;穷家土葬,待三四年拾骸骨放在陶瓮内,再择吉重新墓葬。
  死者入殓(又称上棺)时棺木内先要摆放上寿被、寿席,以便好安放死者。随后用粗纸把火炭包成一节(数量按棺材内的空间大小来决定),等死者入棺后,在棺木内各处塞着。主要作用是以防在路上抬时尸体左右摆动,另一方面,火炭能吸收尸体蒸发的水分,起防潮作用。
  上棺时,死者所有子女们一定要在棺木前,亲眼观看自己的亲人最后一面。如果死者是女性,一定要等她娘家人到场后,通过他们再次检验死者穿衣层数,棺木质量等,一切经过死者的娘家人许可满意后,方可上棺。死者入棺时,忌带入农作物果子,忌衣服有口袋,忌带入有文字的纸条。死者上棺时,一定要在潮水涨时上棺。上棺时子女所哭唱的歌词内容为:
  “阿父罗!
  杉树起寮(木做棺)圆了圆,
  今晡(天)又分(给)阿父眠(睡)。
  阿父眠分柴寮(睡在棺材)内,
  透(永)世套(不)见阿父面。”
  “阿父罗!
  阿父又眠柴寮(睡棺材)来,
  柴(棺)盖又(爱莫能助)落下来,
  阿父扛(抬)去山内将(住),
  年年阿父毛转(无回)来。”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