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家伯、媒人公挑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1045
颗粒名称: 三、亲家伯、媒人公挑肉
分类号: K892.3
页数: 2
页码: 106-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人民男方在迎娶的前两天,要把约给女方的全部礼物如数送上。另外还有媒人掏伞包。
关键词: 迎亲 畲族 习俗

内容

男方在迎娶的前两天,要把约给女方的全部礼物如数送上。通常是猪肉若干,鸡4只,其中公鸡2只、没生蛋的母鸡2只;鸡蛋40个,没有付清的礼金若干,还有鱼2尾、红烛两根。并附上做厨包(男方给女方操办酒席请厨师的红包)、拦旗包(拦旗又称拦路、拦门,新娘花轿出村时的一种风俗仪式)、订铜包(男方给女方父母做嫁妆时给木工师傅装铜锁的红包)、花彩包(给女方做嫁衣师傅在出阁当天为其负责装运嫁妆的红包,俗称“吊扛”)、穿衣包(给女方父母、母舅帮出嫁女穿衣上轿红包)、梳头包(给女方父母、嫂嫂或好命人帮新娘子梳头的红包)、裹凤冠包(给打银师傅为出嫁女打造凤凰冠的红包),以上7种红包由媒人亲手交给女方父母,到时再由女方父母为其打发料理。
  另外还有媒人掏伞包(当媒人随花轿前往男家时,女家要将一把伞交给媒人,媒人这时要回给拿伞人一个红包,叫“掏伞包”,这个红包事先也要由男方预备给媒人)、掏肉篮包(指亲家伯挑肉到女家,回去时有人帮亲家伯把装肉的篮子送到门外,这时亲家伯必须递一个红包给送篮子的人,叫“掏肉篮包”,这红包也要由男方事先给亲家伯准备下)。
  挑送礼物的人必须是双数(媒人公加亲家伯刚好二人),所送的礼物重量与数量都必须是偶数,畲语叫做“打双”,即取成双成对之意。所送的公鸡必须会啼叫的,不会啼叫的公鸡会被认为还是小鸡,会啼的公鸡象征男方正值青壮年。所送的母鸡要没有生过蛋的,因为没有生过蛋的母鸡象征处女,如生过蛋的母鸡送到女方家,媒人将当场受到女方父母的咒骂。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俗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的民间风俗,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诞育成长、婚礼、丧礼、民俗调查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