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982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2
页码:
265-266
内容
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现有畲族人口18.3万,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全省畲族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分布于全区的114个乡镇,2014个自然村。有畲族自治乡8个,人口占60%以上的畲族村委会141个。在历史的长河中,宁德畲族人民创建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存,形成了独特的风情。
近几年,宁德畲族文物普查与保护工作空前高涨。2004年6月成立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宁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工作的方案》的通知,拨出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深入畲村进行畲族文物的普查登记、征集保护等工作。同时,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致全市畲族同胞的一封信》,要求畲族人民认真配合普查,申报有价值的典籍、文献、谱牒、经卷、契约、手稿、碑碣、楹联;反映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的民居、服饰、器具、用具;代表性建筑物、标识和节日、庆典活动中使用的特定场所等畲族文化遗产目录。这项工作的开展,征集了大量畲族文物,充实中华畲族宫文物馆;查清境内畲族文化遗产分布概况,在全市文物干部普查的基础上,由宁德市政府命名霞浦白露坑、福安林岭和凤洋及古田富达等具有畲族文化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畲族村寨为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进一步加强畲族文物的保护工作,为本书的成功编写奠定了基础。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人员不畏艰险,走村串寨进行畲族文物的调查、登录,足迹遍及闽东的山山水水。所过之处,我们对畲族文物进行细致的勘探、测绘、拍摄,对有关的地方史志、族谱、流传故事等进行耐心的查阅、对比和采录。历经二年多,我们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终于完成《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一书的编写,使长期藏在深处而人未知的畲族文物展示在世人面前。
“干涸之鱼,相濡以沫”。编写组人员克服了恶劣的环境和种种困难,团结协作,互相关爱。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宁德市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宁德市民族与宗教局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收入的照片,除了编写组人员拍摄的以外,还有夏念长、余炳炎等人为该书提供了部分照片。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向参与、关心和支持《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编写出版工作,以及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专家学者、全体编写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约束,本书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6月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