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艺美术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95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艺美术类
分类号: K87
页数: 7
页码: 212-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工艺美术类的情况。其中包括铜制品、蜡染、剪纸、飞鸾古窑址、竹制品、木制用品等。
关键词: 宁德市 文物 工艺美术类

内容

一、铜制品
  1.铜手炉
  用青铜制作,通高35厘米,圆径38厘米。炉体及手柄外层用厚棉布包裹,以防烫。炉盖采用镂空方法錾刻花样,炉内配有铜拌匙。
  2.茶匙
  用红铜或白银制作,匙口呈圆形或梅花形,直径1.5~2厘米,柄长6厘米、宽0.5厘米,匙口正反面錾有莲花、梅花、竹花等图案,一些匙柄也錾有几何形云头纹、马牙纹,茶匙是畲家人招待贵客奉茶时放在茶中,用以搅拌茶中的白糖、花生、蜜枣等物。
  3.烘暖炉
  烘暖炉俗称火笼,用铜制成、呈圆形状。通高23厘米,盖子直径8.5厘米。采用镂空的工艺式雕刻叶子和几何图案,即起装饰作用又易于炉内热量散发出来。炉中部直径15厘米,两旁各有一小耳与半圆形的提柄相联结,炉内放木炭和木灰。炉外大部分及提柄用粗麻布包裹,起保温和不被烫伤作用。与一般的竹火笼相比,该铜火炉显得豪华、安全和干净。此件为民国年间遗物。
  二、蜡染
  1.蜡染布
  在白色苎麻布上按先前设计好的图案蘸上蜡水,凝固后放入蓝色的染水中,使其未被覆盖蜡水的部分被染成蓝色。待其干后,去掉蜡,未染部分呈原白色图案,图案以花卉和几何纹为主。
  2.蜡染被面
  将织布机编织成的苎麻质布匹两片相拼成长200厘米、宽140厘米的被面料,然后施以蜡染技术,即在白布上图案部分涂上蜡,放染缸后其他部分被染,蜡融后露出花样。图案可自行选定,制作后的成品一般为蓝底白花,蓝白分明。图案多为卷草、团花、双凤等。目前已不多见。
  三、剪纸
  又称作“铰花”,用纸张剪制美术图案.用作喜花、礼花、供花、冥花和绣样。喜花用于过年、办喜事布置门窗墙壁,或点缀器物,题材多为双喜、鸳鸯、蝙蝠、莲花鲤鱼、喜鹊梅花等。其表现形式多有一个严整的外轮廓,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溢。礼花为装饰婚嫁喜庆礼品用,题材多是“花中套花”,山区拿手山珍图案,沿海以海味纹样见长。供花为装饰点缀祭祀供品用,取材与祭典内容相一致。冥花为供丧葬、祭奠抛酒、焚化用,剪法比较简单,艺术性不高。绣样是刺绣花卉图案底样,通常用薄且带韧性白纸剪就。题材多系花鸟草虫,画面疏朗匀称,构图简洁,线条以弧线为主,纤秀、精巧,剪制技术要求高。
  四、飞鸾古窑址
  1.宋黑釉兔毫盏
  黑釉盏为宁德市飞鸾古窑址出土,该盏束口唇外侈,斜弧腹,矮圈足,灰胎,含少量细砂。盏大部为黑釉,口沿呈酱黄色,碗心聚釉处呈深黑色,腹壁流釉处有兔毫纹。釉面光泽莹亮。足墙外撇,氏心微凸,足根面旋削不规整。盏口径12.6厘米、高5.2厘米、底径4.4厘米。据考证,该盏具体年代为南宋末期产物,是民间用来盛茶及斗茶(表演茶艺)的用品。
  2.清青花瓷盘
  清青花瓷盘是清康熙年间产品。青花瓷是用青色染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瓷器。该盘构绘两条白龙,其笔法简洁舒展,画面单纯朴实,粗犷大方。底足露胎,胎质白而坚硬,胎釉结合好。青花呈色不一致,大多数发色灰蓝,有的暗淡,颇具地方特色。因采用口对口合烧的制作工艺,故口沿无釉,呈铁锈色。盘口22.3厘米、厚0.37厘米、底径7.6厘米。
  五、竹制品
  1.竹篮
  用毛竹表层加工成扁形和丝形条编扎而成。口径36厘米,底径22厘米,通高18.5厘米。腹自上而下渐收,口沿分两层,一为宽2厘米的竹片圈扎,一为细竹丝密扎,足高2.5厘米,内外施以桐油透气又牢固,用于存放针线活工具和布料等。
  2.斗笠
  一般斗笠直径38厘米,窝深8厘米,顶高3厘米,花纹形状有燕顶、四格、三层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以竿节修长、材质组织细密、剥篾性良好的袅竹、娄竹为主要原料。将表层青篾剖成厚度约为0.1厘米的细篾丝,并染成各种颜色编织而成。每顶斗笠用篾条224~240条;竹架编好后,两层之间铺以油纸,系上水绸带。再配以五色珠子、白飘带,戴在头上,既可遮阳挡雨,又是逗人喜爱的装饰品。
  畲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尤以霞浦崇儒上水村编织的花斗笠著名。
  存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双华斗笠。直径40厘米,高15厘米,清晚期细篾制作,当地畲族人干活时用。
  六、木制用品
  1.花轿
  清代后期制作,闽东畲族博物馆收藏。花轿主体高130厘米,宽80厘米,长90厘米。立面四大四小八角形,各面雕刻花卉、飞禽、松竹、人物,底座厚4厘米承托轿体,盖顶上置一金瓜顶。全轿所有图案均鎏金,豪华富丽。轿扛长420厘米,轿担长137厘米,轿内有横板可坐。
  2.迎亲灯
  福安市坂中乡林岭畲村收集。民国年间制,通高67厘米,通直径55厘米,骨架部分由杉木造,四面用玻璃围隔,玻璃面上绘牡丹、菊花。灯上置一木钩。整个结构无寸钉片铁,采用榫卯工艺制作而成。迎亲灯是畲族人家娶亲时由走在前面的人提着。
  3.漆金人物花卉柜门板
  木质。长49.5,宽112厘米。闽东畲族博物馆藏。
  4.木雕屏板
  木质,清代。长127,宽30厘米。上刻人物、花鸟图案。闽东畲族博物馆藏。
  5.漆金木雕板
  木质,清代。长38,宽17厘米。绘“二人舞扇”图案。闽东畲族博物馆藏。
  6.木雕螃蟹柜门
  木质,清代。长44,宽33厘米。闽东畲族博物馆藏。
  7.漆金花卉柜门
  木质,清代。长42,宽35厘米。闽东畲族博物馆藏。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剪纸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