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武器类遗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931
颗粒名称:
一、武器类遗物
分类号:
K871.7
页数:
5
页码:
155-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武器类遗物的情况。其中包括花叉、长矛、单面尖刀、铁尺枪、梭标刀、土枪、腰刀铁制、螺号等。
关键词:
宁德市
革命遗物
武器类
内容
1.花叉
花叉也称鎲,1934年福安县下西区畲族赤卫队员雷桂贤所用的武器之一。铁质,通长52厘米,头部如“山”字形,中间尖叉长28厘米,两边长18厘米内套有直径8.5厘米的圆铁片,以增加声威。柄由楮木所制,长105厘米、直径3厘米。
2.长矛
长矛也称戟。1933—1946年连江县龙山区畲族游击队员使用的武器。铁质,通长35厘米,头部如豆芽形,由刺刀与倒钩构成,内套有直径8厘米的圆铁片2片,以增加声威。柄楮木制,长134厘米,稍弯。
3.单面尖刀
铁制,通长21厘米、刀身长11厘米,背厚1厘米,刀尖锋利,刀柄长10厘米、宽3厘米、厚3厘米。1934—1936年,福安县下西区畲族游击队员所用的武器之一。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于1988年3月收集。
4.铁尺枪
铁制,通长45厘米。枪身呈圆形,长33厘米,直径2厘米,把手长10厘米。1934年,福鼎前岐半山村畲族赤卫队员使用的武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10月收集。
5.梭标刀
铁制,通长40厘米,刀身长27厘米,单面刃,刀柄圆形,空心,口径4厘米,可装上木棒,用以刺杀和投掷。1934年,福安县下西区畲族游击队员用过的武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于1988年3月收集。
6.土枪
铁制,通长115厘米,褐色,呈“*”形,分为三节,把手处最宽,至枪眼处逐渐减小。1933—1946年,古田县凤都畲族游击队员用过的武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10月收集。
7.腰刀铁制,通长45厘米,刀身长33厘米,宽5厘米,手柄长12厘米。刀身与手柄结合处伸出一尖叉。刀鞘木制,鞘身长40厘米,宽10厘米,系由两块木片绑接而成。1934年,福鼎县章家山畲族农民在福鼎冷城猴圣宫成立武装队伍时所用的武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10月收集。
8.螺号
用一螺壳做成,通长15厘米,最宽处7厘米,呈黄褐色。1934年,福安县下西区游击队用来集合队员作战的信号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10月收集。
9.梭标刀
铁制,通长38厘米。呈黄褐色。刀身长22厘米,宽3厘米,刀柄为圆筒状,直径3厘米,可以装备上木棒,用于投掷。1934年,霞浦县溪乾楼村畲族农民钟良弟参加“青皎暴动”时用过的武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8年3月收集。
10.牛角号
牛角制成,通长26厘米,最大直径5厘米,呈黑色,中空。1934年,宁德县上东岗村畲族赤卫队员打仗、步哨时,使用的信号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3月收集。
11.匕首
铁制,通长19厘米。呈黑色。剑首剑身长13厘米,最宽处2.5厘米为环形,直径2.5厘米。剑柄长3.5厘米,宽1厘米。1934年,霞浦县溪乾楼畲族农民钟良灼参加“青皎暴动”时使用过的武器。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9月收集。
12.铁尺
铁质,通长45厘米。刃长30厘米,宽2厘米,背厚1厘米。柄长13厘米,护手呈羚角形,十分锋利。1933年,霞浦县里马一带畲族农民参与西胜寺成立红军独立团时所持的武器之一。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1987年10月收集。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