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祠堂、牌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88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祠堂、牌坊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14
页码: 98-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德市畲族祠堂、牌坊的情况。其中包括蕉城区宗祠、福安市宗祠、福鼎市宗祠、古田县石牌坊、宗祠、寿宁县宗祠、柘荣县宗祠等。
关键词: 宁德市 祠堂 牌坊

内容

一、蕉城区宗祠
  1.漳湾镇又加塘钟氏宗祠
  又加塘钟氏宗祠位于蕉城区漳湾镇又加塘畲族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1962年重建。坐北向南,面阔三间14.2米,进深15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杉木柱,直径20厘米,一层直通屋顶,屋面披瓦片,悬山顶。砖、土墙,穿斗式抬梁结构。为该村钟姓宗祠,“文化大革命”期间作生产队仓库,较简易。
  2.洋中镇雷氏宗祠2处
  雷厝雷氏宗祠 位于蕉城区洋中镇雷厝畲族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面阔5米,进深11.3米,建筑面积56.5平方米。红土墙,悬山顶,穿斗式抬梁结构。一层直通屋顶,高5.2米。散开凉亭式,无大门,较简易,为该村雷姓宗祠。内存三面清代神牌和一块清代牌匾。神牌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分别为16×14厘米、56×13厘米、24×14.5厘米。牌匾长1.5米、宽0.6米,落款为乾隆年间立。
  溪旁雷氏宗祠 位于蕉城区洋中镇溪旁畲族村,清代建筑。面阔12.3米,进深18.7米,占地面积232平方米。青砖墙,悬山顶两侧加盖风火墙,穿斗式抬梁结构。共二层通高8米,上建有阁楼。建筑保存较好,为该村雷姓宗祠。宗祠左侧有一古井,清同治九年(1870年)建,井栏青石,正方形边长1.05米,高0.5米。
  3.七都镇漈头雷氏宗祠
  漈头雷氏宗祠位于蕉城区七都镇漈头畲族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后有重修。面阔8米,进深12米,占地面积112平方米。土墙,悬山顶,穿斗式抬梁木结构。共二层,通高9米,上建有阁楼。内存香亭,通高1.9米,共三层,上层宽0.8米,中层宽0.62米,下层宽0.53米,顶部为瓜形。有扇形与长方形两面神牌,上书“功建前朝加封忠勇王龙驸马大神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立。另有“肃静”、“回避”牌子及两把神铳。
  4.九都镇柴坑钟氏宗祠
  柴坑钟氏宗祠位于蕉城区九都镇柴坑畲族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面阔11米,进深15米,占地面积175平方米。土墙,悬山顶,穿斗式抬梁木结构。原有戏台、厢房,现两侧留有厢房。宗祠墙体嵌有清光绪五年(1879年)石碑,高147厘米,宽59厘米,记录钦加同知衔署宁德县正堂批文,内容为纠纷诉讼案,断柴坑钟姓胜诉,并赔一定钱两修建钟氏宗祠。另保存有木鼓、五谷盒及七幅传说挂图。
  5.八都镇猴盾雷氏宗祠
  猴盾雷氏宗祠位于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失修毁坏,后于民国四年(1915年)重建,1987年重修。砖墙,木结构,双檐悬山顶。面阔12.6米,进深21.2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为宁德市现存规模较大的雷氏宗祠。内存有清代“万代兴隆”牌匾;鎏金樟木龙头祖牌,上书“御旨驸马忠勇王二世武侯雷氏祐祖”;樟木鎏金龙头杖,高48厘米,通宽17厘米,口含龙珠。
  二、福安市宗祠
  1.坂中畲族乡2处
  钟氏神牌供奉祠堂 位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大林畲族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面积700平方米,土木结构,由戏台、祠厅组成。祠厅面阔5间,进深3间,穿斗减柱构架,悬山顶,两山施腰檐,顶棚露明造,前檐以三跳插拱挑檐。祠内保存其历代祖先(元代至清代)“龙牌”共487块。这些“龙牌”造型大致相同,均为木雕。以龙头附凤为主,雕刻精细,手工精湛,是研究畲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1991年7月公布为福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岭雷氏宗祠 位于福安市坂中畲族乡林岭下村与上村相近的路边。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坐南向北,为砖木结构。悬山顶,设腰檐,主脊饰做三段迭落式,鹊尾脊。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整座祠堂由祖堂、天井、戏楼、祠堂坪组成,建筑面积369.8平方米。祖堂面阔5间4柱,进深3间4柱,明间内侧与两侧次间均设橱式神龛,明间顶棚设藻井饰以彩饰。祖堂前廊台明中间铺设九级踏跺至戏楼戏台沿下,左边为天井。戏台两侧建观戏楼,下为通道。该祠堂雷姓是较早迁入福安的一支雷姓家族,已有分支迁往霞浦、福鼎、柘荣等地。
  2.康厝畲族乡凤洋钟氏宗祠
  位于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畲族村中。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002年维修。整座祠堂由戏楼、天井、祖堂组成。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21.28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戏楼面阔5间,进深3柱。台前天井至七级台阶上祖堂,两侧为通廊,上覆双坡顶,七架梁。祖堂面阔5间,进深4间带后寝室。祖堂内壁与两侧梢间均设橱式神龛排列祖宗龙牌。明间设藻井,与明、次间梁枋均饰彩绘,祖堂屋檐与楣梁间悬挂牌匾一方,中间行书“光前裕后”。
  三、福鼎市宗祠
  牛埕下雷氏宗祠,位于福鼎市白琳镇牛埕下畲族村。重建于民国年间,外用水泥砖块,内为木构穿斗式、抬梁混合式。面阔3间9.3米,进深4间7.5米,中间大梁书有“风调雨顺”及董事6人名字。
  四、古田县石牌坊、宗祠
  1.富达蓝氏石牌坊
  位于古田县平湖镇富达畲族村东1公里。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立,石构,四柱,三间三楼,高5.2米,宽4.8米,中间宽2.3米,造型淳厚谨严。坊楼盖下为石雕圣旨牌匾,镂空石雕着青龙飞凤,十分精致美观,圣旨两旁有阴刻对联:“七秩坤仪愿捧瑶觞称寿母,千秋坊表合将贞石拜完人”;“金阙焕伦音十七龄矢志柏丹正气作壮屏河岳,玉田昭志乘三百日遗还关梦芳微开东完箕裘”。
  2.富达蓝氏宗祠
  位于古田县平湖镇富达畲族村。始建于宋祥符五年(1012年),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1999年2月(农历正月初五夜)失火被毁,占地面积514平方米。
  3.富达张氏节孝坊
  位于古田县平湖镇富达畲族村50米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立,石构石牌坊,4柱,3间,3楼,高5米,宽4.8米,中间宽2米,两边各1.5米,皇帝赐礼,圣旨镶在石牌坊上端正中央,上盖宝葫芦。圣旨下是四楷书匾额“冰雪为心”,两旁刻对联:“松筠耐守千秋操,节厉素惟勒青珉而不朽;铁石长留万古铭,恩登丹桂标彤管以流芳。”
  五、寿宁县宗祠
  帽底钟氏宗祠位于寿宁县南阳镇帽底村。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占地面积332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楼,上厅二进(未进行隔间),门楼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2间。上厅面阔3间,进深3间,悬山顶,穿斗式减柱构架,设神龛,供奉神主牌(杉木制,通高45厘米)。神主牌中间竖书“颖川郡帽底开基始祖钟太笔公妣杨陈氏孺人暨历代一派先祖神位”。
  六、霞浦县宗祠、会馆
  1.半月里雷氏宗祠
  位于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半月里自然村。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面阔11米,进深15.5米,建筑面积136.9平方米(不包括外祠埕),悬山顶,砖木结构。大门为牌楼式,规模不大,但古雅可观。宗祠内梁架漆彩描金,祭台前及内有九幅工笔彩画,线条清晰,为霞浦县唯一一座畲族宗祠。
  2.福宁山民会馆
  位于霞浦县松城旗下街3号,原为清代满族达官贵人街,又称“三民会馆”,“山民”音与“三民”相谐,意则以福、禄、寿三星高照,有纳吉呈祥之意,是清末闽东地区乃至浙南一带唯一畲族会馆,是十二个县畲族聚会之所。建筑面积741平方米,坐北向南,整体为悬山顶六扇厝,始建清末。外围墙体空斗墙,自南而北依次为门楼厅、前后天井、二进前后两座房、后座辟有小天井,前后落差1.7米,采光通风良好;厅两旁连同楼上共23间房,多作客房用;前后廊柱为三层斗拱,前后廊顶为轩顶式,中堂顶及左右为八角藻井。大厅旧时作为祭祀及重要聚会场所,原中庭设大型神牌(龙头牌)上端及左右雕刻龙凤呈祥,正中刻“敕封盘护忠勇王神位”重彩描金,柱上悬挂黑底金字楹联:“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垂后裔王孙公子勉差徭”。大厅两侧壁间书有“盘、蓝、雷、钟、李、吴”,拱形大门门额横书“福宁三明会馆”。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福建按察使司“向山民劝改妆束”的《告示》,发到福宁府,各地“山民”代表(多为族长,或其他头面人物),陆续前来领取。当时城里没有畲族专门客栈,代表多感不便,因而动议集资建馆。经分头筹集,第二年在西门外教场头,买下四瓦房一座,依照《告示》中“山民”之谓,并仿照当时颇为盛行的“会馆”之称,名为“福宁山民会馆”。专门接待畲族宗人(住宿免费,伙食自办),并在厅堂设神牌,偶有祭祀活动。民国元年(1912年),“霞浦县西附城区乡农会”成立,会址设在“山民会馆”内。这是当时唯一以“山民”为主体的团体,会馆逐渐成为“山民”联络议事之所。
  七、柘荣县宗祠
  乍洋雷氏宗祠位于柘荣县乍洋乡宝鉴宅村。坐北朝南,砖木构穿斗式单檐硬山顶。台基两层,上台基高0.25米,下台基高0.30米。上厅正堂面阔3间,进深3间;下厅左右廊庑连接门楼,中间天井。通面阔10.80米,通进深16.70米。北面山坡地;南面门口空地进深4.60米,外毛石砌造山墙高约10米;东面距民居(雷福弟厝)约2米;西面空地至围墙9.80米,之外为柴岚。祠堂门口围墙上立一块“泰山石敢当”,未见纪年。大门对联“鹤山正学渊源远,虎观明经世泽长”。
  据该村雷氏群众介绍说,该祠创建于清代,现存为近年重建,未见详细记载。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