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古瓷窑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8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古瓷窑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5
页码:
36-40
摘要:
本文收录了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霞浦县、拓荣县、周宁县所发掘出的古瓷窑址。
关键词:
古瓷窑址
宁德市
内容
一、蕉城区古瓷窑址
1.飞鸾镇窑址3处
飞鸾瓷窑址位于蕉城区飞鸾镇飞鸾村北50米的石桥头。1958年调查发现。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有厚1~1.5米的文化层堆积。瓷片有黑釉和青瓷两种,器形以碗为主。采集有黑釉兔毫盏、青瓷碗和匣钵窑具等。1980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栏岩瓷窑址位于蕉城区飞鸾镇飞鸾村西南约1公里。1958年普查发现。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900平方米,有厚约1米的文化层堆积。采集有青瓷碗等。
亭里瓷窑址位于蕉城区飞鸾镇亭里村西北侧。1958年普查发现。始烧于明代,明、清时期有烧造。窑址由三个小山包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采集有青花碗、白瓷碗、白瓷罐残片和匣钵等窑具。
2.霍童镇窑址1处
山下瓷窑址,位于蕉城区霍童镇石桥村西500米。1987年调查发现。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160平方米。暴露出龙窑基,残长约30米,宽1.5~2米。采集有青瓷罐、青瓷碗、白瓷灯等残片。
3.九都镇窑址1处
扶摇瓷窑址,位于蕉城区九都镇扶摇村西200米。1985年调查发现。始烧于元代,元、明时期有烧造。遗址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扶摇溪两岸可见十余处厚约1~1.5米的瓷片堆积层,采集标本有影清瓷碗片和支圈、垫饼、匣钵等窑具。1992年12月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
二、福安市古瓷窑址
1.晓阳镇窑址1处
首洋瓷窑址,位于福安市晓阳镇首洋村东300米。1990年4月发现。始烧于宋代,宋、元时期有烧造。窑址包括瓦窑岗、红木垅头两处山坡,面积约7000平方米。瓦窑岗北坡的断面上有厚0.1~0.3米的文化堆积层。采集有碗、托杯、盘、钵、碟、壶、灯盏、匣钵、垫饼等青瓷残片和窑具。器物纹饰多为刻划纹,有开片,属龙泉窑系。
2.下白石镇窑址1处
碗楼瓷窑址,位于福安市下白石镇碗楼村东侧。1985年发现。始烧于明代。窑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在坡地北面的断面上有厚0.1~0.2米的文化堆积层。南面有窑床断面暴露,宽2米。采集有青花瓷片和匣钵、垫饼,瓷片器形有碗、杯、壶。
三、福鼎市古瓷窑址
1.泮溪镇窑址1处
后坪南广瓷窑址,位于福鼎市泮溪镇后坪村。1982年8月发现。始烧于宋代。窑址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文化层堆积多处,厚0.8~1.2米。采集有影青釉执壶、碗、碟、砚及匣钵、垫圈等窑具。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桐城镇窑址1处
碗窑瓷窑址,位于福鼎市桐城镇岭头村碗窑自然村。1987年4月发现。始烧于南宋。窑址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采集有匣钵、支座、垫饼、残窑砖和青瓷碗、篦纹瓷片等。
3.管阳镇窑址1处
上窑瓷窑址,位于福鼎市管阳镇金钗溪村。1987年4月发现。始烧于南宋。
窑址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100米。采集有支座、垫饼、瓷碗、碟、器盖、残罐等。产品多为影青瓷,装饰纹饰有釉下刻划花草纹。
四、古田县古瓷窑址
1.吉巷乡窑址1处
亭坪峡瓷窑址,位于古田县吉巷乡吉巷村西南约500米。1987年4月发现。始烧于宋代。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文化层堆积。采集有青瓷片、青瓷碗、匣钵、垫饼、支座等。
2.杉洋镇窑址1处
玉山头瓷窑址,位于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西北400米。1987年4月发现。始烧于宋代。遗址面积约75平方米,有厚约0.6米的瓷片堆积,产品为青瓷。采集有青瓷器盖、执壶、碗等残片和支座、残匣钵等窑具。
五、屏南县古瓷窑址
寿山硋窑瓷窑址,位于屏南县寿山乡硋窑村西侧。1964年发现,1987年9月复查。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位于独立小山头的窑群。采集有瓷碗、瓷片及垫饼等窑具。釉色有青白和青黄,白胎。装饰有釉下刻划花草及篦纹等。
六、寿宁县古瓷窑址
1.平溪乡窑址1处
上窑瓷窑址,位于寿宁县平溪乡上窑村东800米。1987年8月发现。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1600平方米。地面暴露瓷片和窑具等,文化层堆积厚1~3米。采集有青釉的执壶、带耳罐、碗、杯、瓶以及窑具。属龙泉窑系。
2.凤阳乡窑址1处
大房瓷窑址,位于寿宁县凤阳乡大房村东约1公里。1987年8月发现。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1300平方米。地表散布有瓷片、窑具、烧土等。采集有青釉残碗、残盆、窑具等。属龙泉窑系。
七、霞浦县古瓷窑址
1.崇儒畲族乡窑址2处
望窑坪瓷窑址位于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东圯洋西约1公里。1988年8月发现。始烧于宋代。遗址面积约15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40米,有瓷片、窑具堆积。瓷片白胎施豆绿釉,器形多为碗、罐、盘、杯、壶等,部分瓷片有刻划纹饰。
濂坑瓷窑址位于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溪边濂坑村西北100米。1988年8月发现。始烧于宋代,宋、元时期有烧造。分布在濂坑村、坑头厝、青山窑、栏口岗等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30~50米,有窑具和瓷片堆积。瓷片白胎、豆绿釉,器形多为碗、罐、盘、碟、壶、砚台等。部分瓷片有刻划纹。
2.州洋乡窑址1处
州洋硋窑瓷窑址,位于霞浦县州洋乡赤岸村西500米。1988年8月发现。始烧于宋代。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20米。有龙窑遗迹及窑具堆积。瓷胎灰白,赭色釉,器形多为罐、钵、杯等。
八、柘荣县古瓷窑址
1.乍洋乡窑址1处
三叫天瓷窑址,位于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西南约5公里。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米以上。采集有垫圈、匣钵等窑具,影青釉碗、碟和黑釉茶盏。影青瓷纹饰有刻划卷草纹、花瓣纹等。
2.黄柏乡窑址1处
碗窑岗瓷窑址,位于柘荣县黄柏乡游家边村东南约1.5公里。始烧于宋代。窑址面积约1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5米。采集有碗、碟残片,多青白釉,少量黑釉盏。
3.东源乡窑址1处
碗窑,位于柘荣县东源乡碗窑村。始烧于南宋。该窑系斜坡龙窑,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2米。采集标本有碗、碟、壶、盆、瓶等。釉色以灰白、影青为主,碗多篦纹。对研究该县工艺发展和交通史很有价值。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城郊乡窑址1处
破窑下瓷窑址,位于柘荣县城郊乡硋窑下村北约200米。始烧于明代,明、清时期有烧造。窑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采集有白釉碗、碟瓷片。
九、周宁县古瓷窑址
硋窑瓷窑址,位于周宁县泗桥乡硋窑村东侧。始烧于宋代,后湮灭。1982年发现。窑址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挖掘出的遗物有青瓷、影青釉和白瓷,底足多露胎,装饰有划印花等。采集有青瓷盅、影青执壶、瓶、小碟、花口碗及高足杯等。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物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具有鲜明畲族特色的文物,并收录了对境内留存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相关性遗迹(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志和纪念建筑)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