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龙溪地委统战部对“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的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20000667
颗粒名称: 中共龙溪地委统战部对“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的意见
分类号: C951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中共龙溪地委统战部对“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的意见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华安县 畲族

内容

(1957年5月28日)
  在四月十八日送来的“华安县关于贯彻畲族名称情况补充报告”很好。报告中提出的今后意见基本同意,并补充如下几点:
  (一)省委在今年5月9日批转省委统战部“关于检查民族关系和民族乡试建工作的报告”已发至县委。在报告中所提5点意见望你们研究,以弥补你县提的今后意见不足之部份。
  (二)你们在报告中提到畲民部份困难,需要经济上帮助,我们认为应引为重视,建议省委统战部是否拨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救济费。以照顾畲民中的困难。
  (三)你们在报告中未提到是否建民族乡问题,不过我们认为你县58户356个畲民是集中在2个自然村,合作化后,以畲民单独办了1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个与汉族联合办了1个合作社,是否可以建呢?望你们研究,提出意见。
  以上意见是否有当,请省委统战部指示

附注

华安县委关于贯彻畲族名称及情况补充报告 我县少数民族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依据他们的宗谱和历史记载研究确定为畲族,并根据地委统战部关于畲族名称通知精神,结合当地中心工作召开畲族群众会议,进行民族问题的宣传教育,以及对畲族名称问题的解释。使畲民颇觉满意。同时进一步加强民族之间团结,如老妇女钟罕说:解放前反动统治少数民族是三苦四无,一苦是受反动统治剥削压迫苦,二苦是受汉族人的歧视说少数民族是蓝雷狗,被人家看不起苦,三苦少数民族是过着牛马生活苦。四无:一无家可归,不分日夜都是在旷野上,度过日子,不敢回家,恐怕被抓去做壮丁;二无土地,少数民族在山居住及去砍柴,每年每家要给汉人缴纳二担米,否则不给居住及砍柴;三无文化,少数民族全村没有一个能识文化;四无财产,当时受土匪灾殃,经常被抢光。现在解放了,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是旭日东升,趋向光明大道,目前少数民族有五喜临门:一喜,少数民族政治地位一律平等喜;二喜,参加合作化增加收入喜;三喜,能安居乐业喜;四喜,汉族尊重少数民族不敢歧视喜;五喜,今日共产党领导帮助肯定种族。使今后代代子子孙孙有种族可依据喜。其他畲民普遍反映良好,这次主要是从会议贯彻,个别访问了解,谈生活生产,谈解放前后对比畲民政治、文化、经济的转变着手,从中了解其风俗习惯,以及种族的特点,当前存在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畲民居住于彭水、官畲二个自然村,混居在汉族二个乡,系姓蓝、雷、钟三姓,没有其他姓别混合,自搬到华安彭水、官畲居住有十四代之久,计四百廿多年,家居一贯业农为生活来源,其饮食起居很简单,俗话说:“吃无油菜汤,睡无脚眠床”,(意思说吃很简单,睡的是在地板上)。该族自历以来,并无文字,所用文字都以汉文,只是在语言上的差别,以往其种族的称呼,自古以来本族群众也不知道是什么族,只是知道本族人口稀少,曾有一段说是苗族。主要是在解放后土改时,该乡工作组(苏六官),根据该族语言差别,就给予说你们是苗族。自此以来群众就有这种传说,认为自己是苗族,可是去年漳平少数民族确定为畲民,漳平系与华安少数民族同宗同姓,因此就产生矛盾。认为漳平是同宗同姓为什么没有同族,这样少数民族对苗族称呼是不大相信,通过这次确定为畲族,畲民非常满意。都能诉说前情,普遍反映说:“党实在是英明,自历以来没有种族称呼,只有党才能鉴别出来,今天党对待少数民族是日益加亲,现在少数民族是锦上添花。即有了政治地位又有种族称呼”。(下略)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1937~1990年)》

本书以福建省档案馆及各市、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为主,全书共辑入214件档案资料,选材上侧重于五六十年代的史料,并附有大量的历史照片。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