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女儿雷建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36
颗粒名称: 二十四、女儿雷建英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76-79
摘要: 说来真巧,“7”字对于雷家,始终是一个吉祥的数字。雷隆琬、蓝淑英都是7岁到雷家,而雷隆琬的女儿雷建英也是7岁到雷家的。雷建英生于1971年10月,与哥哥雷建强同龄,比哥哥小6个月。她的生父姓刘,是八都镇茶叶站的评茶师,专门给进站的茶叶评定级别。雷隆琬在送茶进站的过程中,和刘茶师相识。逐渐地,他们俩成了莫逆之交。刘茶师自告奋勇、心甘情愿地将爱女送给雷隆琬,不是因为自己家道贫寒,更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纯粹是一种友谊,一种值得信赖而永远珍惜的情感。雷隆琬欣然接受了挚友的特殊“礼物”,一种值得永远珍藏的无价至宝。几经周折,她终于回到了福建老家。
关键词: 畲族 雷建英 蕉城

内容

说来真巧,“7”字对于雷家,始终是一个吉祥的数字。雷隆琬、蓝淑英都是7岁到雷家,而雷隆琬的女儿雷建英也是7岁到雷家的。雷建英生于1971年10月,与哥哥雷建强同龄,比哥哥小6个月。她的生父姓刘,是八都镇茶叶站的评茶师,专门给进站的茶叶评定级别。雷隆琬在送茶进站的过程中,和刘茶师相识。逐渐地,他们俩成了莫逆之交。刘茶师自告奋勇、心甘情愿地将爱女送给雷隆琬,不是因为自己家道贫寒,更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纯粹是一种友谊,一种值得信赖而永远珍惜的情感。雷隆琬欣然接受了挚友的特殊“礼物”,一种值得永远珍藏的无价至宝。
  雷建英在父母身边的八都镇上小学,她从小爱学习,很用功,从来不要大人督促。中学在宁德一中,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她独立性很强,做事像男孩子,干脆利落。对于女儿的学习情况,父亲谈不上许多,他说,和一般的好孩子一样,凭她自己努力,不求人,顺顺当当地读完了中学上大学,她成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88级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上学时,父母觉得女孩子上了大学,应该有一两件像模像样的衣服,就专门给钱叫她到北京选几件衣服。她到了北京,还是穿中学时的学生装,用买衣服的钱买了傻瓜照相机,利用节假日,和同学们结伴到了长城、故宫等名胜古迹。她给父母亲寄回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父亲瞧见了女孩子的一大摞照片,直摇头,半嗔半喜地说——这孩子!
  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发生,学校里很混乱,上不了课。雷建英没有钱,就想起了一个冒险的计划,跑回福建老家。她买了1张站台票,混上了火车。火车在杭州整整停留了1天1夜。几经周折,她终于回到了福建老家。见到了孩子,父母亲如释重负。处于非常时期的非常行动,父亲原谅了孩子。
  4年的大学生活,雷建英成熟了许多。她的成绩,门门过关,英语还通过了六级考试。厦门的企业到北京招聘人才,一下子看中了她。
  1992年雷建英毕业后,在厦门工作。每年春节她都回家过年。结了婚后,她还一如既往,和丈夫一起回老家过年。雷隆琬患有轻度糖尿病,雷建英专门从美国买回了药品给父亲。雷隆琬对女儿是赞不绝口的。
  雷家三代人,若以血缘而言,都不算纯粹。雷昌坚不是阿妈“大耳婆”蓝银妹所生,雷隆琬不是雷昌坚的亲生儿子,雷建英也不是雷隆琬的亲生女儿。但是,在雷家,不管是长辈或者晚辈,他们都充当了应有的角色,并根据自身所处的家庭角色位置,具备了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对家人的亲情和对家庭的责任。山高海深的养育之恩,树叶对根的报恩之情,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一切都变做顺理成章。一点也不虚伪,也不娇柔造作。因为,家庭的亲情、道义、权利和职责,血缘关系并不是惟一的前提,姻亲关系也不是惟一的依据。如果是谊子义女,只要有着一以贯之的良好的家训与家风,有长辈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家庭成员之间的水乳交融,永远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三者的互动就形成了一种支撑幸福余庆之家的张力,就像是合金钢的熔炼,就如是五谷酒的酝酿。
  笔者拨通了厦门雷建英家的电话,她不在家,她的先生张清玉接了电话。他是三明宁化的客家人,毕业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笔者开玩笑说,自古“畲(族)——客(家)”不分家,你们二人的结合也是历史的必然吧?他以笑声表示默认。
  以下是我们二人的简短的通话:
  笔者:雷建英在厦门柯达公司从事什么工作?她干得怎样?
  张清玉:她在公司的人事部门工作,外国人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都与国人不同,但是,她还是胜任的。
  笔者:听说她不久去了美国学习,后来又去了澳大利亚。是吗?
  张清玉:是的,她现在还在澳大利亚。她主要是学习管理,公司很信任她,派她去的。
  笔者:她一到厦门就到柯达公司吗?
  张清玉:不是,她到了厦门先后在两家公司做事,第三家才是柯达公司。在那里,她已经干了4年,能得心应手。
  笔者:听说,你们在厦门干得不错,还买了房子、私家车。能谈一谈您的工作吗?
  张清玉:我是自己办公司,搞电子方面的。目前,公司的进展还行。我们买了100多平米的写字楼,用于公司的办公。住房并不大,有车。
  笔者:您觉得雷建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清玉:她敬业、开朗、活泼。
  笔者:贤惠吗?
  张清玉:贤惠!……
  我们的谈话证实了父亲对女儿的评价。雷隆琬告诉笔者,雷建英一家现在还不想要孩子,他们夫妻双方,各自都有自己心爱的事业,各人都忙不过来。以事业为重,生儿育女的事就往后挪了。
  与父亲谈起女儿,雷隆琬自豪地说:虽然雷建英不涉茶事,也远离茶区。但是,她从小得到茶之精、气、神。她永远忘不了故乡猴墩的茶树、茶人、茶事、茶情,她是身处厦门特区,心系猴墩茶乡的茶人后代。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建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