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会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30
颗粒名称: 十八、“会房”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59-62
摘要: 因为,前一年的一场突发的大火,烧毁了“大耳婆”年轻时栽种的松林,这件伤心事彻底击倒了“大耳婆”,她病入膏肓了。1969年秋,临终前的“大耳婆”要来了一大碗新制的白露茶,酽酽的,浓郁苦涩。她强撑着,将茶汤汨汨地送进嘴里。在弥留之际,她呼唤儿子来到面前,她圆睁着双眼,微弱的声音一字一顿地交代了两件事:其一,尽早让雷隆琬与蓝淑英“会房”,有这对夫妻,雷家有望;其二,在她的坟头栽两株粗壮的茶树,有茶树相伴,她心里踏实。平时家里,虽然没有明说蓝淑英是童养媳,但是,蓝淑英到了雷家却始终没有更改姓氏,便埋下了这场婚姻的伏笔。在拜祭仪式上,已逝的“大耳婆”右手执着茶树枝条。畲家将童养媳到年龄结婚称为“会房”。
关键词: 畲族 “会房” 蕉城

内容

因为,前一年的一场突发的大火,烧毁了“大耳婆”年轻时栽种的松林,这件伤心事彻底击倒了“大耳婆”,她病入膏肓了。1969年秋,临终前的“大耳婆”要来了一大碗新制的白露茶,酽酽的,浓郁苦涩。她强撑着,将茶汤汨汨地送进嘴里。在弥留之际,她呼唤儿子来到面前,她圆睁着双眼,微弱的声音一字一顿地交代了两件事:其一,尽早让雷隆琬与蓝淑英“会房”,有这对夫妻,雷家有望;其二,在她的坟头栽两株粗壮的茶树,有茶树相伴,她心里踏实。她老人家做事从来考虑再三,准备充分,安排妥当:她不动声色,早早就修好自己的坟茔。平时家里,虽然没有明说蓝淑英是童养媳,但是,蓝淑英到了雷家却始终没有更改姓氏,便埋下了这场婚姻的伏笔。
  老人家病逝后,得经过沐浴更衣,在这种仪式上,亲人们必须唱《买水歌》、《洗身歌》,之后停尸于后厅。在拜祭仪式上,已逝的“大耳婆”右手执着茶树枝条。猴墩茶人说,黄泉路上,只要她手中的茶树枝一扬,四周的黑暗便变成了光明。“病逝带茶归”,可确保她一路畅通无阻。“大耳婆”的出殡是俭朴的,那年月的社会风气不允许奢华。不过,路祭时,照样有家人唱《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等。入葬时,唱《进葬歌》、《喝龙歌》,这是巫师的专利。
  畲歌是无价的,在与亲人诀别的时候,以悲情的咏叹调送行。人们始终沉浸在悲凄如缕、柔情似水的特殊话语之中,家庭悲剧的终场总是给家人留下永恒的遗憾和无尽的遐思。
  “大耳婆”的墓地两侧是新植的两株茶树,青枝绿叶,就像是一对装扮亮丽的金童玉女,永远守护着坟茔的主人。
  悲剧谢幕,喜剧转场。雷家又忙着举办婚事。畲家将童养媳到年龄结婚称为“会房”。按规矩“会房”必须在阿婆死后的百日内举办,否则,得经过三年后才能进行。畲家有“女性十八难,男性二十难”之说,即女性18岁忌出嫁,男性20岁忌娶亲。如果新人中有一人正好遇上这个年龄,那也只好把婚期作无奈的推迟。正巧,这一年雷隆琬19岁,蓝淑英20岁。于是,婚礼定在农历十二月初三日。
  此刻,雷隆琬和他的家人还没有从悲哀的氛围中完全解脱。雷隆琬和姐姐时时到阿婆的坟前,他们经常除草施肥,拾掇那两株茶树。那茶树就像是他们二人,永远伴随着阿婆。阿婆在雷家功高望重,对他们恩深义厚。
  “会房”虽然也要进行畲家独有的拜堂礼仪,但是,却省略了一般畲民婚礼的前后两部分,即包括婚前的“做表姐”、哭嫁、惜别娘家和“难为迎亲伯”、夫家迎娶的一步步繁文缛节,以及婚后回门做“新客”(做女婿)等内容。因为,新娘和新郎从小就住同屋,吃同灶。完全不必要先将新娘送回家,再遣人把新娘抬回来。因此,这场缺乏序曲和尾声而只有高潮的“人间喜剧”,没有邀请蓝家的亲人,也没有那么隆重热闹。
  婚礼的厅堂上悬挂着一副畲家亘古不变的大红楹联:“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驸马金卿公子王孙免差徭。”这是在喜庆的日子里不忘畲民家族的盘瓠传说。长几桌上摆放着香案,一对喜烛已经点燃。新郎由伴郎引进了厅堂,先对天地,再向祖宗,行三跪九叩礼。新娘手执花绢遮掩脸部,只行礼,不跪拜。因为延续着上述那个悠久而美丽的传说,新娘是三公主的化身,尊贵的皇族是不兴跪拜的。
  引入洞房后,雷隆琬才醒悟,自己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姐姐,他无法接受这种角色的转换。娶了自己的姐姐当老婆,不知村里的后生哥们会有什么议论。蓝淑英似乎早已心中有数,她表现出异常的平静和安祥。
  娘家没来客人,猴墩村的青年男女无法组织盘歌,没有对手斗歌,搭不起彻夜难眠的“歌铺”。于是,通宵闹洞房的盘唱便打了折扣。——雷隆琬的新婚之夜显得漫长而索然无味。
  次日,雷隆琬便走出了家门,蓝淑英懂得弟弟的心思。姐姐问:几时回家?弟弟答:不知道……她默默地目送弟弟离家,姐弟二人拉开了无形的距离。
  雷隆琬外出打工,是因为对农村生活不习惯,还是对这场婚事不理解,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雷隆琬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到了八都桥梁工地,又到了大泽溪水电站工地,因为有文化,他得到了一份轻松的工作,出简报,抄写专栏。他觉得,在这里一个月有36元工资,加班一天还多1元,比在小队里干活,一天挣三四角钱强多了。白天嘈杂的工地里他什么都不想。但是,不知为什么,一到晚上,在他的眼前总会时时闪现那熟悉的身影和怜爱的面容,他会不经意回忆起和姐姐相处的日子。
  那时,也有招工的机会,主要去林场、矿山等,父亲雷昌坚都没有同意,认为公家饭不好吃,雷家一人吃公家饭就好了,别让孩子再受累。雷昌坚已经觉察到儿子和蓝淑英之间的微妙关系,他告诫孩子,生意亏本了可以重来,如果不满意这场婚姻,可以重新考虑。但是,这是阿婆的临终遗言,你爱阿婆,就应该听她的话。不要别别扭扭,贻误了你们两个人的前程。
  雷隆琬终于无法拒绝故土的诱惑和亲人的呼唤,浪迹一年的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猴墩村,真正开始承担茶人之家的生活重担。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