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大耳婆”的伤心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426
颗粒名称: 十四、“大耳婆”的伤心事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房子建成后,雷家选定了入宅的好日子。雷昌坚一家人欢欢喜喜地由原先那沿村街的店铺迁进了新居。由于京福公路104国道线远离猴墩村2.5公里,猴墩自然失去了交通要冲的地位。随着步行往返于宁德、福安之间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光顾那沿村街的店面的人也更是稀少。到了50年代末期,那沿村街的店铺,除了保留一间充作村供销站外,其余的均已关门停业,分别完成了一个甲子,即60余年的历史使命。那位放鸭人被定为“纵火犯”,判了有期徒刑。祸福相依,当他刑满释放回到猴墩村时,带回了一个女人。他本来想以赎罪之身来向“大耳婆”道歉,可是,此时“大耳婆”已入土为安。
关键词: 畲族 “大耳婆” 伤心事

内容

房子建成后,雷家选定了入宅的好日子。雷昌坚一家人欢欢喜喜地由原先那沿村街的店铺迁进了新居。由于京福公路104国道线远离猴墩村2.5公里,猴墩自然失去了交通要冲的地位。随着步行往返于宁德、福安之间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光顾那沿村街的店面的人也更是稀少。到了50年代末期,那沿村街的店铺,除了保留一间充作村供销站外,其余的均已关门停业,分别完成了一个甲子,即60余年的历史使命。
  畲家迁居很是隆重,雷家办了多桌的“入厝酒”,差不多请了全村各户的户主。酒宴前后的鞭炮声震耳欲聋,这是接福呈祥、驱邪避煞的家庭礼炮。畲家入新宅,最讲究的是两件事:一是炉灶添新火,在当初起灶(砌灶)时,畲民就很重视,他们按年份择出吉月、吉日、吉时,并确定灶门的朝向,砌灶时必须安放“七宝”,内包括茶叶、铜钱(现在用镍币)、大米、黄豆、稻杆、小麦、灯心草等,“七宝”安放在后锅与烟囱的接口处。炉灶未生火前,是忌生人入厨房的。二是在家中的新粮仓门前贴上红纸,纸上书写“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话语。
  虽然,所有的一切都严格按畲家习见的自然法规和处世定则办理,原指望家中的一切均能在冥冥之中有神灵的护佑。但是,搬进新居不到一年,雷家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不幸的事。最最使“大耳婆”无法接受的是,雷昌坚的儿子,她的两个爱孙,都相继夭折了。那时,乡村缺医少药,请医生或抬病人就诊都十万火急,稍不留神,就会出事故死人。那突发的疾病来得太猛了,地狱的黑白无常鬼无任何商量余地,用来自阎王殿的铁链,急匆匆地掠走了两条幼小的生命。
  “大耳婆”默默地承受着突如其来的打击,她认定这都是新房子作的祟,便当机立断地作出了决断:马上搬回老屋,拆除新屋。“凉水泡茶半浮沉”,“大耳婆”办事历来讨厌优柔寡断,她觉得一刻也不可怠慢,否则,又会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雷家再也不能有三长两短,再也不能整天里担惊受怕!对于“大耳婆”的指令全家是绝对服从的,雷昌坚当即决定拆掉新屋。正好猴墩小学要建设新校舍,雷昌坚出让了这块宅基地,又将拆除的木料折价卖给了学校。这块宅基地对于雷家是凶地,可对于学校却是吉地。过了若干年,在新的校舍里培养了许多大学生、中学生。
  远在八都镇的好友黄华安闻讯赶到了猴墩,他安慰雷昌坚一家,并主动提出将自家的男孩子送一个给雷家。雷昌坚要了黄家的孩子,将他取名为“雷隆琬”,隆琬生于1952年,到雷家时正好7岁。他生性活泼、机灵,深得雷家的疼爱。雷家有了隆琬后,十几年内又增添了两个男丁,分别名叫隆琰、隆玠。这两个孩子都长得健康、可爱。雷家人说,多亏隆琬这孩子命好,能给雷家带来小弟弟。雷昌坚心底里感谢好友黄华安,这一年,他离开猴墩村到八都镇农具厂当厂长。
  “大耳婆”的另一件伤心事是发生在9年之后的冬季。村里的一位放鸭人在山地里烤火,不小心将火引到了干涸的水笕,火接风势,水笕上的火焰蔓延到了一片有林地。这里便是长岗尾松树林,是“大耳婆”在年轻的时候一锄一耙亲手营造成的。虽然此刻的林地属于大队集体所有,但毕竟是她的心血所在。三十载的阳光雨露,松木参天,已经成了猴墩的风水树,并能够撑起方圆数百亩地的荫凉。“大耳婆”时时流连于长岗尾松树林,轻轻地抚摸自己栽培的松树,她祝福猴墩茶人之家永远青枝绿叶,兴旺发达。
  一场大火焚毁了“大耳婆”的希望,也彻底击倒了她硬朗的身躯——她突然病倒,卧床不起。那位放鸭人被定为“纵火犯”,判了有期徒刑。祸福相依,当他刑满释放回到猴墩村时,带回了一个女人。猴墩茶人知道,那女人是他的妻子,他们是在劳改农场认识的。他本来想以赎罪之身来向“大耳婆”道歉,可是,此时“大耳婆”已入土为安。

知识出处

蕉城畲族村落

《蕉城畲族村落》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畲村轶事、畲村新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村人物、习俗、故事传说、附篇。记述了蕉城区畲族村落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