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居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4316
颗粒名称: 四、居住
分类号: K892.3
页数: 2
页码: 192-193
摘要: 清以前,族人住房大多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悬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仅在寮中央竖1排3~5根树叉,叉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
关键词: 福安市 饮食 风情习俗

内容

清以前,族人住房大多是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型,寮面的悬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墙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仅在寮中央竖1排3~5根树叉,叉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竹片),覆盖茅草而成。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入清后,转建“土墙厝”。土墙厝为土木结构,四方筑墙,屋架直接置在山墙上,屋顶呈“人”字形,盖以瓦片,有4扇、6扇、8扇之分。最大的10扇土墙厝,可住20多户。传统宅院注重土墙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只开小窗,以便避风防盗。一些村的周围都植有松、杉、樟、榕、柯、枫等乔木。族内也有以阴阳八卦选择宅地为职业的风水师。
  族人一户建房,全村帮工,帮工者只用酒饭,不拿工钱。建房前要择吉日奠基、架木马,而后劈扇料,制作木构件。上梁之日,要备熟猪头、鸡、鱼、酒、菜,以及草鞋、木屐、雨伞、笔墨砚、镜子、胭脂、头梳、花线、红带子等物祭鲁班仙,请紫微銮驾。上梁时辰一到,鞭炮齐鸣,木匠师傅将缠悬红布的正梁架好后,用亲朋送来的稻米与红布压梁,备馒头分馈众人,以示彩头好,并在当午或当晚宴请工匠和亲戚朋友(俗称“梁下酒”)。房屋落成后,择日砌灶,然后择吉日入宅(迁入新房居住)。入宅时全家人手拿工具、火把或灯笼,象征生活红火,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火钵,路上不断地往火里撒盐,发出爆声,象征发丁发财,同时放爆竹,按辈份大小鱼贯进入新房,尔后把祖公香炉、斗灯移到厅堂桌上,点香秉烛拜祭。当午或当晚摆入厝宴请亲戚朋友。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福安市雷氏志》

本书从福安市雷氏千百年来,在福安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聚集了三百多个族姓,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姓氏有69个,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6个,福安雷姓人口居全市第七位。全志分设迁徙聚居、谱牒、宗祠、传统文化、人物、文献辑录等六个章;各章节内容横排竖写,以记述历史和现状为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