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半山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3795
颗粒名称: 二十六、半山村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半山村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小浦线北侧,康厝乡中部,距福安市区30公里、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临穆水,西至老虎岩,北至石背山。海拔39米。下辖半山、墓亭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半山村委会驻半山自然村。
关键词: 福安市 康厝畲族乡 半山村

内容

半山村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小浦线北侧,康厝乡中部,距福安市区30公里、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临穆水,西至老虎岩,北至石背山。海拔39米。下辖半山、墓亭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半山村委会驻半山自然村。1982年供电。1988年新建小学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100平方米。1993年,全村153户775人,其中男387人、女388人,系纯畲族村;耕地面积848亩,其中农地148亩、水田700亩;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336吨,亩产量397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34公斤,人均纯收入96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00元,村有茶园179亩,绿竹120丛;有个体商店3家,医疗站1个,碾米厂1家;小学2所,4个教学班,教师公、民办各2人,在校生84人。半山村靠山临水,土质肥沃,盛产水蜜桃、芙蓉李、柿子等。年产生姜50多吨及白菜等销往全省各地。2005年,全村197户833人,耕地面积848亩,林地面积1550亩;粮食总产量395吨,人均占有粮食474公斤,村民人均纯收入3498元;村医疗站1所,有卫生员1人;完全小学1所,教师5人,在校小学生60人。
  半山自然村。半山村因村庄坐落于老虎岩半山腰故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县用儒乡钦德里十五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福安县穆阳镇龙芦保。雷氏于明代末叶由古田县三漈坑迁入福安县平石,复从平石迁苏家坂,再迁半山。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迁入洋中田,故分为上半山、下半山两村。1988年上半山全部迁入,两村合并,沿用旧名,统称“半山”。现有雷姓人口45户,200人。村落坐东向西,东邻穆水,西至老虎岩,南至赛浦公路,北至石背山。房屋建于洋中田内,1990年共49座,为土木结构。有耕地面积470亩,其中水田400亩。耕作地点最近村口,有30%的水田位于5公里外。
  半山村有保留完好的洋里宫(旧名南洋古宫),该宫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保存畲族四姓龙牌等。新建有蓝氏宗祠,村民仍保留讲畲语和古朴的畲族习俗。半山村依山傍水,有老虎岩的风动石、石锣、石鼓等,自然风光优美迷人。

知识出处

福安市雷氏志

《福安市雷氏志》

本书从福安市雷氏千百年来,在福安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聚集了三百多个族姓,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姓氏有69个,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6个,福安雷姓人口居全市第七位。全志分设迁徙聚居、谱牒、宗祠、传统文化、人物、文献辑录等六个章;各章节内容横排竖写,以记述历史和现状为主。

阅读